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連雲港市海州區:默默無聞的抗“疫”中堅力量
2022-04-17 16:00: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小強責編:蔣碩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近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連雲港市海州區出現了太多的平凡英雄,有醫護人員,也有快遞小哥、紅馬甲、網格員……他們默默無聞,但面對危險、困難,主動請纓,成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中堅力量。

  “我是老兵,我先上”

  馬武,58歲,臨近退休年齡,是海州區掃黑辦的一名老警察,長期在公安機關基層派出所、股隊工作,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疫情發生後,馬武立即主動請戰到海州區社會及社區防控組工作,“我長期在基層工作,對社區熟悉,我先上”。

  3月5日,海州區社會及社區防控組需要在全區所有生活小區張貼公告,小的小區要貼五六張,大的小區要貼十幾張,馬武連夜和同事穿梭在各個小區。腰肌勞損發病後,馬武依舊堅持奮戰到第二天淩晨5時。天亮後,馬武拖著疲憊的身體又回到崗位繼續完成其他任務。

  防控熱線的“娘子軍”

  海州法院卜玉霞副院長帶領的需求反饋專班,共有7名女同志,她們不分晝夜,24小時值班值守,接聽市民來電訴求,為廣大群眾開展心理疏導、生活便民、政策解答等服務,並及時跟進解決封控區內居民生活就醫、生活保障等問題,加強與後勤組溝通協調,幫助隔離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等。

  在疫情期間的26個日日夜夜,辦公室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海州法院需求反饋專班的“娘子軍”24小時堅守崗位,每天工作量大,工作內容繁瑣,團隊的每個人都一心撲在抗“疫”上。

連雲港市海州區疫情防控組工作側記_fororder_圖片 7

封控區內居民生活就醫登記現場

  前進的腳步停不下來

  疫情防控工作中,袁成女負責匯總各類信息,是溝通協調、上傳下達的橋梁。3月5日以來,她的手機就成了熱線,每天工作到淩晨三四點。為了能夠及時回復工作信息,她把手機提示音量調到最大。這些工作信息關係到每日封控區、管控區的增減變化、封控人數等,袁成女必須第一時間對接連雲港市社會及社區防控組,便於各有關鎮(街道)及職能小組第一時間採取封控、管控的措施。

連雲港市海州區疫情防控組工作側記_fororder_圖片 6

社區防控組工作現場

  “都這個時候了,身體不舒服怎麼辦呢,吃顆止疼藥繼續唄。”蘇雅雲即使身體不舒服也咬牙堅持,她負責監督督查工作,需要每天緊盯點位長情況、封控區、管控區底數、工作人員底數、醫生入駐情況、健康監測、生活和醫療垃圾處理、紅碼人員、門磁安裝情況、卡口管理等重點領域。為確保督查無遺漏,蘇雅雲與督查組的同事們每天檢查點位均在40個以上,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跑100多公里,每天任務結束的時候雙腿都直打哆嗦,雙腳佈滿血泡。(文/圖 莊緒毅 李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