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從廠長到教育家 沈思“愛·説課堂”詮釋知識的力量
2022-04-18 17:13: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小強責編:周經韜

  66歲的教育家沈思,著有《課堂的革命》《教育是什麼》,被社會廣為關注。沈思向來低調,出書立説從不用本名楊錦寧。用沈思寓意“慎思”,這通常是做學問者與生俱來的嚴謹。值得一提的是,沈思退休前在國有企業工作,當過廠長,並非來自教育體系,卻讓教育界刮目相看。從這個角度講,教育本身未必只是“一堂課”。

(作者第一人稱稿 不加電頭)從廠長到教育家  “愛·説課堂”詮釋知識的力量_fororder_圖片 1

沈思(右)接受採訪。攝影 范素麗

  沈思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智慧,呼喚教育模式中的“師生平等”理念回歸,強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的關係與主體性,特別是受教育者的自由發展。

  他將“愛·説課堂”研究課題帶進南京市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西善花苑小學,在設于校園內的“沈思工作室”予以實踐,即將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著《教育的覺醒》(沈思、劉紅萍等著),三分之一內容源於這一課題實驗。

  2022年4月初的一天,筆者與沈思相約落座秦淮風光帶優嘉傳媒花園茶坊,圍繞“愛·説課堂”話題進行採訪。沈思個高1.78米,面龐如雕刻般有棱有角,寒暄中便可感受到他的溫文爾雅,其身上的學者氣質亦清晰可見。

(作者第一人稱稿 不加電頭)從廠長到教育家  “愛·説課堂”詮釋知識的力量_fororder_圖片 2

“沈思工作室”授牌。

  我們的交流,從“2020西善橋街道‘大教育’合力助推社區治理論壇”開始。沈思至今仍清楚地記得他的發言題目《西善橋——一座通向善良與智慧的橋》,在當時,這個智慧特別界定為“教育智慧”。

  他的教育理念、成果融入西善橋街道,與“理想教育小鎮”建設倡導者、西善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徐立不可分割。此前某一天,徐立在一個微信群中了解到沈思的資訊,便和他取得聯繫。在沈思看來,作為基層領導幹部,對教育和教學能如此清晰區分,並且對它們相互關係的定位能這樣精準,顯然是一位對教育有研究、有情懷的人。

  幾天之後,兩人在西善橋街道初見書房見面,僅一杯清茶,兩人談了整整一個下午。他由此感受到西善橋街道“理想教育小鎮”建設思路與眾不同,想的是用新的套路“種”新人,也就是説,不是走硬體建設、外延擴大的路子,而是走軟體建設、內涵提升、提高人的文明程度的路子。

  “我十分讚賞西善橋街道‘大教育’概念的提出。按照《禮記·大學》裏的説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就是最好的東西,這個最好的東西就是人們常説的善良和智慧。西善橋街道發揚光大老祖宗提倡的‘止于至善’,創辦‘向善家長學校’就是證明。孩子的成長,受到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影響,需要教師、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沈思説。

  西善花苑小學挂出“沈思工作室”的招牌,不是應景,而是校方創新學校教育方法的嘗試之一。“沈思工作室”開展線上線下創新教育的科學實驗。沈思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參加實驗的老師必須是自願報名,而不是被要求參加的;二是邀請學生參與,而且必須是平等地參與;三是讓學生、教師與家長閱讀過《課堂的革命》《教育是什麼》後參與其中。

(作者第一人稱稿 不加電頭)從廠長到教育家  “愛·説課堂”詮釋知識的力量_fororder_圖片 3

沈思在座談會上發言。

  2020年10月14日“愛·説課堂”項目啟動至今,召開了8場專題研討會,舉辦了兩次公開課。研討會開得一次比一次氣氛熱烈、案例更加詳實、探討更加深入,老師們對教育本質的認知一次比一次更加客觀、全面。

  沈思對校園裏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保有十二分的好奇,有興趣去了解每一個人身上發生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所做的就是幫助那些在教育和被教育之路上能認清自我、認定未來道路的人。

  了解、傾聽、傳遞的渴望,讓沈思一路走到今天。沈思説,在一次“愛·説課堂”研討會上,他建議讓學生寫一篇《假如我是爸爸媽媽》的作文,意在提醒老師把學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納入關注範圍內。

  後來,他收到嚴朝勝副校長轉來的五(3)班學生40篇“真心話大冒險”——《假如我是爸爸媽媽》作文。嚴副校長為此專門寫了一篇題為“孩子的心聲,誰來傾聽”的文章,坦陳“第一感覺是孩子們雖然沒有成年,但有一顆敏感而近乎成熟的心靈。”嚴副校長感嘆,在父母眼裏,孩子永遠長不大,需要自己的“悉心照料”“嚴格管理”。在學生眼裏,父母總是把自己當“小孩”,他們總想著掙脫父母的“枷鎖”,這種願望一天天強烈,掙扎的力量也一天天強大;在父母眼裏,小小年紀竟然想“翻天”,還治不了你。於是,“束縛”與“對抗”一天比一天激烈,親子關係一天比一天緊張。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司空見慣。

  西善花苑小學“愛·説課堂”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教育中類似迫切的問題。沈思説,如何讓一個學生從厭學變成樂學,一個學生從自閉變得自信,一個學生從網遊世界自覺回到現實,是他研究的核心。他相信,《課堂的革命》《教育是什麼》這兩本書,多一個家長閱讀,多一個幸福成長的孩子;多一個教師閱讀,多一批健康成長的學生;多一個學生閱讀,多一個走出迷茫的少年;多一個人閱讀,我們的教育就多一份希望。

  如沈思所言,教師、家長、學生在閱讀中共同受益。西善花苑小學五(3)班學生姚澤升談及學習心得時説:“那麼多的人願意對課堂進行革命,説明他們早已發現了國人學堂的短板。”西善花苑小學四(3)班學生肖羽涵家長的讀後感説:“讀了《課堂的革命》《教育是什麼》這兩本書,刷新了認知,看問題更加清晰,想事情更加明白。”

  “愛·説課堂”在實踐中,國家“雙減”政策出臺。沈思驀然發現,讓關心教育的人多些觀察教育的新視角,多些解釋現有教育現象、開創未來教育新局面的新的理論工具,是何等重要。他欣賞老師們“心中有愛、眼中有光”,在西善橋街道教育陣地上沒有絲毫懈怠的精神。

  “沈思工作室”西善花苑小學課題實踐得以順利推進,與屬地黨組織重視教育大環境的營造不無關係。南京市社會教育“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唯一由街道承擔的課題,就是西善橋街道的“助力社區治理,區域‘三育’實踐的創新性研究。”

  沈思認為,“理想”意味著回歸教育初心,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關乎理想信仰、價值追求的塑造。

  《課堂的革命》《教育是什麼》責任編輯戴亦梁也曾參與過“愛·説課堂”線下活動,她説:“感動於沈老師從大學課堂又追蹤到作為教育起點的小學課堂,去感知去感悟去探索那一點點微小的但卻是根本的質的變化。兩本書能産生今天這樣的效果是我以前不敢想像的,只要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也為了中國更好的未來,做什麼都有意義有動力。”(文 梁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