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通:挺過倒春寒 擁抱艷陽天
2022-05-11 09:52:19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閱讀“復蘇故事”裏的“經濟表情” 挺過倒春寒,擁抱艷陽天

南通:挺過倒春寒 擁抱艷陽天

5月8日,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開園後首個週末,熱情的遊客向展區羊駝喂食。

南通:挺過倒春寒 擁抱艷陽天

海安東大街人來人往,沿街商鋪開門營業,美食攤點飄出誘人味道,大街小巷逐漸熱鬧,重燃煙火氣。姜明 攝

南通:挺過倒春寒 擁抱艷陽天

南通榮威娛樂用品有限公司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抓生産、趕訂單。 徐慧 攝

南通:挺過倒春寒 擁抱艷陽天

南通萬象城美食區餐飲店逐漸恢復煙火氣。 徐培欽 攝

南通:挺過倒春寒 擁抱艷陽天

南通市民野營地內愜意享受美食和風景。

  5月5日,立夏。氣溫飆升到近30℃,萬物旺盛生長。

  對南通來説,這一天別有意義——根據南通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59號通告,即日起,全市除封控區、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有序恢復生産生活秩序。

  孩子回歸校園,飯店煙火升騰,景區遊客重現,公交恢復運營……一度“靜下來”的城市,正以令人欣喜的速度“動起來”。南通又一口氣推出“産業發展政策50條”“穩增長政策50條”“紓困政策8條”,用108條舉措幫助眾多企業“挺過去、活得好、強起來”。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疫情之下,千千萬萬的市場主體向難而行、穩中求進,經濟大盤的“底座”才得以牢靠,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才能鞏固和延續。他們在疫情大考中表現出來的堅韌堅守,就是這座城市的“經濟表情”。

  立夏前後,《南通觀察》記者走進旅遊、餐飲、外貿、物流、家紡等企業,採擷他們的“復蘇故事”,聆聽他們的“風雨心聲”。我們看到,經歷一場“倒春寒”的洗禮,一個個市場主體正沐浴政策的甘霖,點燃發展的熱火,展開雙臂擁抱當下的艷陽天。

  錯過春天,備戰“火熱一夏”

  【採訪點位】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

  “媽媽快看,是大象!”“羊駝好可愛呀!”……5月5日,寂靜了一個多月的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再次響起歡聲笑語。雖然當天入園遊客僅200多人,依然讓江蘇森迪文旅集團總經理孫福括感到欣慰,“旅遊復蘇需要過程,我們有信心。”

  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佔地3000余畝,擁有白獅、南美貘、獰貓等300余種、2萬多頭(只)野生動物,是南通最具人氣的景點之一。2021年“五一”,遊客最多的一天,超過3萬人次。

  “因為疫情,今年春天的旺季錯過了。”孫福括介紹,一季度,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000萬元。3月31日晚,接到閉園通知,門票收入降到了零,但員工工資和動物口糧卻不能省,一個月硬支出達1000萬元。

  4月28日,新華日報記者來到閉園中的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看到綠草如茵、碧波盪漾,黑天鵝們在水中嬉戲,幾隻剛出生的小天鵝在一旁嘰嘰喳喳,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親子圖。工作人員介紹,這段時間,園裏不少館區都迎來了新生命。

  讓小精靈們自在享受“歲月靜好”,並不容易。“閉園時,儲備的動物口糧只夠維持10天。”更讓孫福括焦慮的是,周邊地區生産的飼料很難運進來。多虧了幸福街道工作人員將情況上報,經崇川區、南通市多個部門協調,才從河南、內蒙古等地買到飼料,“閉園這麼多天,動物們一天都沒缺吃少喝。”

  錯過春天,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備戰“火熱一夏”。“棕熊區”門牌旁,挖掘機忙碌地揮舞著“長臂”;以東方白鸛為主題的愛情島建設也初見規模……河馬館裏,3頭河馬在水池裏翻騰出陣陣水花。“利用閉園空檔,我們給河馬造了一個新的戲水池。”園藝工程部職工王建軍介紹,未來,遊客與河馬互動的項目會增多,提升旅遊體驗。

  “閉園期間,我們每天通過抖音直播動物‘隔離’生活,最多時,能吸引上千人同時在線觀看。”孫福括説,動物園的意義就是給人們帶去歡樂,他依然堅定看好市場。幾天前,公司簽約拿下動物園周邊地塊,計劃投資10億元,打造佔地約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2萬平方米的北歐極地室內冰雪世界和非洲原野動物主題四星級酒店。

  “再逢老主顧,感覺真好”

  【採訪點位】崇川區永揚路“8號廚房”

  5月5日,“8號廚房”店主丁春梅早早打開店門,佈置包廂,配齊菜肴,看著亮堂起來的飯店,她的心也跟著亮堂了起來。

  “8號廚房”位於永興街道永揚路,主打社區小型宴會,3月31日接到暫停堂食的通知後,一向紅火的飯店瞬間冷冷清清。“春天本是旺季,營業額一般能佔到全年的30%。”丁春梅説,疫情給飯店帶來巨大經濟壓力,每月房租一萬六千元,還有14個員工的工資要發,“只出不進的日子,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疫情之下,整個餐飲行業都在承壓。“4月份,市區餐飲業幾乎全線停擺。”南通市飯店與餐飲業商會秘書長顧建華介紹,不算食材供應、外賣配送等上下游産業,全市餐飲業直接從業人員就近20萬,大街小巷升騰的“煙火氣”裏,關聯著幾十萬人的生計。

  4月15日,南通動態調整疫情防控措施,“8號廚房”雖不能開放堂食,但可以做外賣。平常很少做外賣生意的丁春梅一刻也不敢耽擱,制定菜單、拍照發朋友圈、上線“美團”“餓了麼”等平臺,全力彌補損失。“瞄準家庭和上班族需求,再小的單也接,什麼好賣我們就做什麼。”丁春梅説,“那幾天吃小龍蝦的人多,我們就主打小龍蝦,一天能接20多單。”

  飯店“重啟”,也帶熱了外賣配送。“雖然4月份不少日子沒開工,訂單總量依然不少。”美團騎手周站兵説,4月中下旬以來,外賣訂單量迅速回升,“這個月工資應該會比3月份高。”日日走街串巷,他也密切關注著餐飲業生態的變化,“疫情像一把篩子,一些訂單較少的飯店暫停營業後就沒有再開張,但路邊也有很多新店正在裝修,準備加入這個行業。”

  剛剛出臺的“紓困政策8條”,也給餐飲業復蘇打了一劑“強心針”。“承租市屬國有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3個月租金、按停業天數領取一次性補助等,都是真金白銀的利好。”顧建華介紹,飯店與餐飲業商會也將通過舉辦展銷活動、發放消費券等方式,組織行業自救。

  “挺過去,就會好起來。”恢復堂食第一天,“8號廚房”就來了不少老主顧,丁春梅感慨,“這種重逢的感覺,真好!”

  頂住衝擊,外貿大戶“穩”字當頭

  【採訪點位】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

  “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5月3日,新華日報記者來到南通榮威娛樂用品有限公司,保安戴著口罩,認真執行外來車輛和人員登記等防疫流程。

  南通榮威擁有9000多名員工,主要生産地上游泳池、運動産品、野營産品等,出口至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率高達98%,在時尚運動休閒行業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

  2022年春天,受周邊地區疫情影響,不少供應商停工,加上公路運輸及港口物流不暢,南通榮威供應鏈深受打擊。“買原料難,有原料了組織生産也難,生産好了運出去又難。”公司總經理王海青滿臉無奈。

  首當其衝就是物流。南通榮威平均每天有400多輛貨車往返上海,將産品經洋山港中轉後發往全球各地。地上游泳池、沖浪板、充氣床墊等産品受季節性影響很大,耽誤發貨時間,訂單很可能就沒了。

  為打通物流堵點,在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幫助下,南通榮威在S28高速雪岸道口設置了200人的貨車專班,其中接送車人員150人,即到即審,一車一人,閉環管理。

  另一個風險點是市場的不確定性。一方面,能源價格上漲,歐洲客戶消費能力明顯下降,大量訂單被取消;另一方面,匯率波動也帶來了經營風險。“原先一年與客戶定價最多兩次,但是現在已經跟不上匯率變動的頻率和幅度。”王海青説。

  疫情之下,每一張訂單都彌足珍貴。4月7日,國外客戶發來通知,要求提供樣品。但浦東機場國際快遞業務受到影響,樣品寄不出去。“收不到樣品,客戶就不會下單。”南通榮威採購經理張亞湘費盡週折,終於打通“如皋-南通興東-深圳-國外目的地”新線路,將樣品寄到客戶手中。

  1月至4月,南通榮威實現應稅銷售33.65億元、增長56%,進出口總額5億元、增長60%,稅收4700萬元。儘管數據飄紅,王海青卻高興不起來——以往全年都是旺季,但今年在手訂單只排到下半年。

  “不能坐等政府幫助,企業也要主動而為。”王海青説,今年頭等大事就是“穩住”。穩生産,首先要穩住員工。公司擠出4億元現金用於生産庫存産品,力保員工收入不因疫情而下降。與此同時,計劃投入1億元推進“智改數轉”,已邀請相關公司開展諮詢診斷,將通過智慧設備改造和信息系統落地,打造“智改數轉”典型示範企業。

  路通了,車輪加速跑起來

  【採訪點位】林森物流集團總部

  “我們有100多名駕駛員正在隔離,你看看,多少車子停在這裡,都沒人開。”4月29日,指著停車場上整齊停放的一輛輛大貨車,林森物流集團黨委書記馬洪泉眉頭緊鎖。

  林森物流集團是南通物流業龍頭企業,去年物流業務收入達58.4億元,位列中國物流企業50強榜單第35位。但這一輪疫情,讓企業持續增長的業績嚴重受挫。“4月份産值同比降六成。”馬洪泉説,“很可能會出現虧損,集團成立幾十年,這種情況幾乎前所未有。”

  成本激增,因為行路太難。一個例子頗具代表性。如皋西部一家企業要將一批貨運到幾公里外的泰州靖江,走國道只需幾十分鐘。疫情發生後,駕駛員必須繞道高速,經過江陰大橋兜轉回江北,才能到達指定的高速出口。再經過驗“兩碼”、測核酸等一系列程式,耗時超過40個小時。

  物流企業之難,還難在大批在城市間奔波的駕駛員被隔離。“現在,我們最金貴的就是駕駛員。”馬洪泉介紹,以前一輛載重30噸的貨車發上海,運費只要3000元,疫情發生後,叫價1.5萬元甚至兩萬元都沒人接單。但林森物流為客戶服務,費用僅微漲甚至不漲,“虧錢是明擺著的,但誠信價值更高。”

  4月12日起,林森物流接到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調集70余輛貨車,將數以萬計的保供“蔬菜包”送往上海,最多時,一天就要送25萬份、1500噸。大批駕駛員不僅面臨14天隔離,還有被病毒感染的風險。

  從領到任務到正式出征,只有半天時間。“服務抗疫大局,我們不打小算盤。”馬洪泉説,林森物流緊急抽調70余名政治素質、技術水準過硬的駕駛員開展針對性培訓,迅速組建防疫防控組等4個小組做好服務保障,領導班子全部住進公司值守,確保任務完成。

  從南通到上海,貨車單程只需約3小時,卻走得非常艱辛。“駕駛室貼上封條,我們穿著防護服,全程不下車。”連續13天參加保供的駕駛員李強告訴記者,為保證新鮮,菜一裝好立即發車,來回6個多小時,加上卸貨和下高速等待的時間,跑一趟最少10多個小時,餓了就吃麵包和速食麵。為了能“連續作戰”,晚上也不下車,就睡在駕駛室。

  情況正在向好。走進崇川區幸福街道為行程碼帶星駕駛員設立的“星級停車場”,記者看到,簡易活動房搭成的“卡友驛站”已經通電。工作人員呂雷雷介紹,“天氣熱了,房間正在裝空調,讓駕駛員師傅們舒舒服服睡個好覺。”馬洪泉也告訴記者,市、區兩級組織部門專程送來“愛心包”,市總工會還送來一批自熱飯,讓吃膩了速食麵的駕駛員拍手叫好。更讓大家高興的是,不論是高速還是國道,繞行、等待都大大減少,路越來越好開了。

  路暢了,林森物流期盼更快跑起來。馬洪泉説,“我們正對2000多家合作單位逐家分析,制定方案,努力幫助它們復工復産,只要車輪轉起來,就能跑出好未來。”

  進度條拉滿,把客戶“追”回來

  【採訪點位】海門區三星鎮

  “沒想到這一波疫情這麼厲害,生産節奏全部被打亂了。”5月3日,儘管還處在假期,位於海門區三星鎮的遠信家紡已是一派忙碌,企業負責人蔡榮秀説,“正拉滿進度條趕訂單,努力把客戶追回來。”

  紡織是南通最具辨識度的支柱産業,三星則是該市家紡産業集聚度最高的鎮,擁有各類生産經營主體萬餘家,疊石橋市場年成交額超千億元,家紡床品全國市場佔有率超40%,外貿供貨額約佔全國的1/10。

  為防控疫情,4月5日至11日,三星鎮圩角河以西被劃定為管控區,“人不出區、嚴禁聚集”,主要道路卡口嚴格管控、查驗。年産值超過6000萬元的遠信家紡就在管控區。

  “材料進不來,成品出不去,那段時間,我急得睡不著。”蔡榮秀説,因為交貨困難,已有兩百萬元訂單被中東客戶退掉,“少幾筆訂單還是小事,最怕傷了信譽,徹底丟失客戶!”

  家紡供應鏈中斷,也在網上掀起波瀾。4月5日之後,買不到四件套漸成熱議話題。記者在新浪微博搜索“南通四件套”,顯示內容大多聚焦同一主題——催貨。有網友感慨:“感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四件套都是南通生産的,因為疫情,我一套也買不到。”還有網友嘗試尋找其他賣家,但未能成功,“南通快遞停發,我等了一個多星期了,想換家買都找不到非江蘇的店。”

  疫情管控中,三星鎮有近50家企業不同程度地減産或停産。隨著管控解除,該鎮全力保障貨運物流暢通,幫助企業“重啟”。三星鎮黨委書記殷亮介紹,該鎮加大貨車運輸審批力度,安排專班人員24小時審批、服務,審核流程一般當天完成。同時成立高速卡口運送專班、集中停車場管理專班、鎮企業掛鉤聯繫人專班,實行全閉環分段管理,並設立中小企業物流運輸場地,調配6輛專車助力企業復工復産。

  在遠信家紡,新華日報記者看到,工人正從一輛貨車上卸下家紡輔料,一旁,政府工作人員全程陪同。“進出的每一輛貨車都能享受閉環管理‘待遇’。幫助企業復工復産,黨委政府一點不含糊!”蔡榮秀説,公司還有約一個月的在手訂單,現在每天都會往外發兩三個集裝箱的貨,“物流通了就有辦法,我們有信心用産品穩住客戶、開拓市場。”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數據顯示,4月12日解除管控後,三星鎮外來報備審批車輛已從最初的5輛恢復到每天100輛以上,規上企業復工復産率99.2%。5月5日,疊石橋區域“三通一達”及郵政等重點物流企業快遞發貨量達414516件。(新華日報記者 徐超 嚴磊 丁宏波 實習生 錢嘉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