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民族管弦樂《江河湖海頌》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資助項目在蘇州首演
2022-05-16 15:02: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周經韜

  5月15日19時30分,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將入圍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的民族管弦樂《江河湖海頌》搬上了雲端舞臺。此次展播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專區和樂團視頻號、數字音樂廳,以及專業音樂直播平臺樂通天下、“央視頻”APP等視聽平臺同步開啟。

民族管弦樂《江河湖海頌》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資助項目在蘇州首演_fororder_1

演出現場 供圖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

  本場音樂會由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執棒指揮、古典樂鋼琴家譚小棠與樂團青年演奏家傾情獻演,先後上演了當代作曲家張朝創作的鋼琴協奏曲《琴動山河》和著名作曲家唐建平創作的第一民族交響曲《江河湖海頌》。這兩部作品是近年來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民族音樂管弦化、交響化”創新藝術理念實踐成果的集中展示。

民族管弦樂《江河湖海頌》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資助項目在蘇州首演_fororder_2

譚小棠進行鋼琴演奏 供圖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

  絲竹管弦奏響、細膩情感迸發,跟著波瀾起伏的音潮,觀眾“雲觀”了一場氣勢磅薄且震撼人心的原創中國管弦樂音樂盛宴。在強烈的音樂共鳴中,觀眾久久沉醉於民族器樂精彩演繹的祖國大美山川意境,對國家、對民族、對黨的熱愛之情也隨著音樂的演繹迸發而出。

  “山河的主題和民族的音樂配在一起,很令人感動。”“民樂交響化的音樂氣勢太震撼。”“作品難度很大,演奏水準高。”在展播窗口的螢幕上,觀眾通過彈幕對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青年演奏家們的精湛演奏作了熱情回應。

  借助“雲端”,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用具有鮮明民族氣質和民族精神內涵的絲竹管弦交響之聲,為廣大群眾送上夏日的美好祝福,也在線上的熱情互動中進一步鼓舞人們共創美好生活。

民族管弦樂《江河湖海頌》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資助項目在蘇州首演_fororder_3

演出現場 供圖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

  接下來,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資助項目民族管弦樂《江河湖海頌》預期將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舉辦十場巡演,在演出過程中不斷打磨提升,將其打造為一部富有藝術生命力、具備全國影響力的時代之作。(文 徐馨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