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吳江全面探索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 “金扁擔”挑起“魚米之鄉”幸福生活
正值小麥收割時,在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內,工作人員熟練地將田塊信息輸入主機後,後臺系統即刻規劃出相應的行走路徑,接收到指令的多臺無人收割機便開始自動進行收割作業。據了解,這些無人機每小時作業4至8畝地,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能有效規避噪聲、粉塵等對人體的危害。機器代替人力成為糧食生産的主力軍,吳江現代農業産業園區打造的“無人化農場”正是吳江區數字鄉村建設的現實縮影。
鄉村振興牽動千頭萬緒,吳江人較早地意識到,必須牢牢抓住數字鄉村建設這根“金扁擔”,才能從根本上挑起鄉村高品質發展的重擔,打造真正的“新時代魚米之鄉”。自2020年被列為首批江蘇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以來,吳江區勇擔責任使命,率先探索數字鄉村建設新路徑,推動農業發展更具活力、農民服務更加貼心、鄉村治理更加高效,在農業農村現代化路上跑出加“數”度。
“金扁擔”挑起新期待
數字鄉村建設的“金扁擔”,一頭挑著江南魚米之鄉的輝煌歷史,一頭挑著高品質發展的新期待。富饒的太湖為吳江雕琢了鐘靈毓秀的田園風光,也孕育出香青菜、太湖蟹、銀魚、白魚等數之不盡的特色農産品,成為“江村”獨一無二的發展優勢。起筆新藍圖,吳江以數字鄉村建設淬煉提純原有優勢,鍛造著新的發展篇章。
行走在如今的“江村”大地上,可以看到,一個個數字化應用場景正徐徐鋪展。
數字技術成了農業生産主力。走進位於同裏鎮北聯村的蘇州立美園藝科技有限公司1.5萬平方米全開屋頂式智慧溫室裏,自動播種流水線、智慧恒溫催芽室、智慧噴灌、智慧補苗機器人生産線等協同運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動化生産系統,生動展演從一粒種子到一株成品苗的“智造”之路。立美園藝總經理畢紅賢告訴記者,一旦公司流水線全部上馬,立美園藝將實現年産各類園藝作物種苗約1.2億株,成品花卉約1000萬盆,産值8000萬元。桃源蘇太牧場內,六大智慧化管理控制系統實現了豬舍溫濕度環境智慧化控制、自動上料喂料、糞污自動收集處理幹糞製作有機肥、豬舍空氣除臭、遠程智慧監控等,營造出一個科技感十足的養殖環境。
鄉村治理也變得觸手可及。這天傍晚,七都鎮吳溇村村民谷建芳出門散步時,被一堆雜物攔住了去路。她馬上掏出手機拍下照片,上傳至“吳韻溇港”小程式。不一會兒,村裏的保潔隊就趕來將現場清理乾淨了。這樣的治理效率,正得益於上半年該村開發吳溇智慧村務系統並上線“吳韻溇港”小程式,打造村務實時公開透明、公眾實時參與決策的村務管理體系,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以前看到村裏的環境問題都不知道向誰反映,有了這個小程式,我們隨手就可以參與,村裏環境好多了,大家都很滿意。”谷建芳高興地説。
盛澤鎮漁業村的村民也有著相似的感受。這裡建成了覆蓋漁業生産銷售、村級集體資産管理、智慧交通、養老等內容的“數字漁村平臺”,實現民兵信息、宅基地管理和停車管理等村務線上辦理,讓村民辦事更加方便。
建成省級數字農業農村示範基地9家,獲評2021年度蘇州市智慧農業示範生産場景5個、蘇州市“智慧農村”示範村9個,兩度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準評價先進縣……一系列數字場景正在吳江鄉村遍地開花,讓農業更有奔頭,讓鄉村更加和諧,也讓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愈加充盈。
齊心協力挑好“金扁擔”
對鄉村數量眾多的吳江而言,挑好“金扁擔”不能各使各的勁,而要步調一致地朝著同一個方向奮進。數字鄉村建設既要因地制宜,也離不開頂層設計的統籌引領。吳江以“協調指揮”取代“村村點火”,建起信息服務管理平臺,打造數字化全産業鏈,構建數字鄉村架構體系,為全區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打開吳江農業農村“一張圖”管理平臺,只見現代農業、富民增收、鄉村治理、項目建設、智慧物聯等五個模組相關的53萬條數據和55個業務圖庫匯成了一張碩大的數字地圖。點擊其中的智慧物聯模組,來自吳江區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水産養殖、設施園藝等幾大主導産業的實時視頻畫面和對應的生産數據躍然眼前。吳江區農業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晨潤介紹,這是吳江區以農民需求為導向建成的數字農業農村管理平臺,集數據採集、監測預警、決策分析、展示共享于一體,有效提高農業農村管理服務能力。
不僅服務有了新平臺,産業發展也有了新抓手。位於震澤鎮的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整套智慧科技生産系統,同時,搭建起企業電子商務團隊,近兩年電子商務銷售額高達近2億元,讓傳統養蠶産業重新煥發生機。讓農村電商把農産品從“田間地頭”帶到“城市餐桌”,讓智慧場景點亮農業生産線,目前,吳江已在稻麥、漁業、畜牧和園藝等優勢産業建立了覆蓋生産、加工、流通、銷售全産業鏈的智慧農業産業體系,實現全産業全鏈條數字化、網絡化和智慧化生産。
吳江還積極佈局鄉村治理數字化“一盤棋”,推動傳統村務管理向數字化轉型。在4月29日的“創新賦能鄉村振興 金融助力數字鄉村”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吳江區農業農村局與蘇州農商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對建成全區統一的數字鄉村平臺進行規劃佈局,合力推動吳江鄉村數字化發展創新轉型,到今年底實現數字鄉村全域覆蓋。目前,全區已建成數字鄉村30個。
挑起數字鄉村建設“金扁擔”,吳江播撒下信息管理、農業發展、鄉村治理的“金種子”,正逐漸迎來鄉村高品質發展的好收成。
“金扁擔”越挑越穩
到2025年,建成以一星為基礎、二星為主幹、三星為引領的遞進式數字鄉村架構體系,形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各具特色的數字鄉村發展模式……《蘇州市吳江區數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的發佈實施,給吳江深化數字鄉村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
著眼新目標,眼下,吳江正積極搶抓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機遇,推動鄉村數字化發展創新轉型,全力鍛造數字鄉村建設的升級模式,不斷提升“金扁擔”的含金量,讓其挑得越來越穩。
加強鄉村在線政務服務、加強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加深數字農業技術裝備研發、推進農文旅産業數字化發展……翻開《實施方案》,不難發現,數字鄉村建設涉及農業農村發展的方方面面,並非是一個部門的“單打獨鬥”,而是各部門的“攜手作戰”。吳江還依託區大數據管理局“智慧吳江”的數據共享交互平臺,將公安、民政、農業農村、資規、交通、綜合執法、住建等多部門業務數據與智慧鄉鎮(村)平臺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形成鄉村數據資源交互平臺。
數字鄉村建設,社會各方力量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人。吳江建立了數字鄉村建設激勵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一方面,落實數字鄉村建設獎補,對符合條件的數字農業、數字鄉村項目,經認定,由區級財政補貼30%,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另一方面,開展智慧(數字)農業農村示範基地創建獎補。吳江還在現有政策基礎上,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貸款貼息等方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投入數字鄉村建設。
數字鄉村建設不是要批量生産現代化鄉村,而是立足自身的優勢産業,以數字化賦能激活鄉村發展動力。加大“吳江太湖大閘蟹”“吳江大米”“吳江香青菜”等特色農産品的挖掘、培育和推廣力度,形成更鮮明的地方品牌優勢;推進七都浦江源太湖蟹、震澤蠶絲被、橫扇羊毛衫等産業載體建設,用好農村電子商務基地等數字化“招式”,苦修地方農業發展的內功……吳江鄉村正鼓足信心,在各自發展的優勢賽道上大步前行。
數字鄉村建設的“金扁擔”,不僅挑起了高品質發展的重任,更挑起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挑著這份沉甸甸的期待,吳江邁出堅定步伐,闊步奔向一座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魚米之鄉”。(新華日報 作者 陸潔晴 吳江區農業農村局供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