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1865創意園 供圖 晨光1865創意園
玄武區風景俯瞰圖 供圖 玄武區委宣傳部
南京獲“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授牌 供圖 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
2021年首批政府補貼展陳項目——“金陵圖數字藝術展” 供圖 南京德基美術館
“南京大報恩寺景區數字光影技術應用示範”項目效果圖 供圖 南京大明文化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長江路夜景 供圖 玄武區文旅局
大塘金香草谷夜景 供圖 南京大塘金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大型實景360°全沉浸式互動演出《南京喜事》 供圖 南京旅遊集團熙南裏街區
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售票現場 供圖 南京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長江大橋 供圖 《江蘇商報》
6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通報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方名單,在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工作督查激勵地方名單中,南京市榜上有名。
從2016年成為國家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到2020年升級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再到2022年入選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工作激勵地方名單,南京文化和旅遊的産業家底越發殷實,文化和旅遊的消費市場越發龐大。
六年間,南京堅持創新驅動、示範引領,以科技賦能、金融助力,狠抓載體提質、融合更新,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建設穩步推進,高品質發展特徵更加鮮明。
創新驅動,帶來産業“源頭活水”
創新,是産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培育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發展新動能離不開一流創新生態的保障,産業高品質發展更加離不開一流創新生態的支撐。
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南京自古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如今,作為“一帶一路”交匯點重要樞紐城市、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南京正開啟“典範城市”建設新征程。
53所高校、80多萬在校大學生、80多名兩院院士集聚,“一室一中心”、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5家國家級孵化器、近400家新型研發機構蓬勃發展,“大學大院大所”集聚優勢突出,是南京引以為傲的創新“家底”。
近年來,南京始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的制度體系不斷完善。2021年科技部正式批復《南京市加快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行動方案》,肯定南京“樹立了創新驅動中心城市高品質發展新標杆”。
南京處處散發著醇厚雋永的人文氣息,時時躍動著創新創造的時代脈搏。“十三五”期間,全市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至1.2萬億元、增長35.5%,高新技術企業數增至6507家、增長4.1倍,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等入選首批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南京在科技部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居第4位,列世界知識産權組織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第21位。
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猶如一粒種子,這樣的創新生態為它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實現文化産業增加值93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6.3%,連續9年在省對市高品質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全市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預計達到6.5%。全市現有文化企業3.4萬戶,相比2015年增長106.29%。
“十三五”期間,南京旅遊産業年均增長率為13.33%,旅遊項目投資額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130億元,旅遊市場恢復程度快於全省、全國。
示範引領,推動産業“串點成珠”
從2016年成為國家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到2020年升級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南京以示範引領,帶動文旅消費産業蓬勃發展。
自2016年起,南京市政府每年持續投入1500萬元用於演齣劇目政府補貼,2021年,又每年追加投入500萬元用於文旅展陳政府補貼。同時,建立“國家文旅消費示範城市(南京)智慧綜合服務”平臺,採取直接補貼消費者、積分獎勵補貼、績效獎勵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將財政文化消費專項資金補貼給文化市場的供給端和消費端;創新引入績效考核機制,對票務平臺和劇院劇場進行考核,謹慎用好“錢袋子”,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據不完全統計,政策紅包直接拉動演出市場消費比為1:7.6,間接拉動旅遊、餐飲、住宿等其他行業消費比例超過1:12.5;大量北上廣深演出機構進駐南京,聚橙網、南京保利院線等演出機構銷售總額、院線排名大幅提升。
近年來,南京涌現出了包括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省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單位、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創建單位、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創建單位、市A級文化産業園區等在內的産業“示範”及“典型”。
“示範”的價值,並非在於一隅的發達,更可貴的是摸索出可踐行、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路徑,實現規模經濟、産業帶動效應及整體的正向推進。
堅持保護優先,加強沿江生態修復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堅持綠色為本,建成南京幕燕賞櫻風光帶、開通長江遊輪旅遊;堅持文化為魂,舉辦長江文化節,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建設,讓更多歷史文化資源亮出來、活起來,長江經濟帶成為以文塑旅、以文興業的示範帶。
在江寧區、秦淮區,自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探索出一條“規劃先行、考古前置、區域評估、協調跟蹤、服務引導”的重大文旅項目服務保障機制,華僑城、金陵小城、南京城墻博物館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相繼建成,基礎服務設施日益完善,旅遊産業作為支柱産業的地位更加突出,集聚效應強勁釋放。
秦淮特色文化産業園在2020年12月被列入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如今,這裡集聚了國家級藝術大師、文化名家、領軍型創意人才200余名,走出12家在新三板、主板上市的公司。
科技賦能,升級産業發展引擎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産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
南京高位統籌,系統謀劃,以“全國重要文化創意中心”和“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範中心”為目標,將文化産業納入全市“4+4+1”主導産業體系,把“文化科技融合”寫入市委1號文件。確立了南京高新區、建鄴區新城科技園等5家示範分基地,深耕各自的産業重點領域,形成一條縱跨長江南北、紫金山內外的城市“文化外環”。
南京要素共享,夯實基礎,制定數字文化、智慧旅遊建設標準,完善在線預約、客流監測、智慧導覽等功能,南京等級景區全部實現預約入園,有序推進文旅場所“多碼合一”、數據互聯共享。“南京市鄉村旅遊大數據服務平臺” “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智慧旅遊系統建設應用”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文旅浦口雲”等4項目入選2021年度江蘇省智慧文旅示範項目,智慧文旅服務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南京精準施策、以點帶面,推動科技鏈與産業鏈有機結合,以科技促進文化和旅遊生産方式、體驗方式、服務方式、管理模式的創新。“南京大報恩寺景區數字光影技術應用示範”“白鷺洲公園沉浸式夜遊項目”2項目入選2021年度國家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南京百音高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景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入選2021年度江蘇省文化和旅遊裝備技術研發中心;華博創意參與“衝奧”動畫《哪吒》製作,藍鯨人科技旗下“美篇”成為現象級社交APP,全國數字文旅市場頻現“南京力量”。
南京文化創意産業交易會升級為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成為全國率先打造的文化科技融合服務平臺;南京市文化産業創意資源共享會、南京文化産業招商推介會,為文化和科技企業搭建高層次、綜合性文化交流展示平臺;上線南京市文化産業“雲上招商平臺”,打造文化産業招商資源綜合信息化服務平臺……
文化與科技融合帶給産業的改變,伸手可觸。
金融助力,護航産業行穩致遠
金融供給不“掉鏈子”,企業發展才能不被“卡脖子”。
“十三五”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視文化産業發展,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文化與金融合作政策機制。2013年11月,南京率先成立了全國首家文化金融服務中心。
中心通過融資服務、項目對接、政策引導、信息服務、徵信服務、資金支持等創新方式服務文化企業,入選原文化部《全國文化系統優秀調研成果選編》,入選中宣部《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創新百例》。在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上,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作為唯一的服務平臺,榮獲全國“優秀文化金融合作創新成果獎”;南京文化金融工作也因此被稱為“金融服務小微文化企業的南京模式”,在全國屢獲殊榮。
數據顯示,自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入庫企業已超3100家。僅2021年,10家文化銀行及文化小貸公司共對南京文化企業發放貸款567批次,金額17.71億元,基準利率貸款5.69億元,佔比32.12%;信用貸款5.05億元,佔比28.51%。其中初創期、成長期文化企業發放貸款417批次,金額11.10億元,佔比62.67%。
近兩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帶來的衝擊,南京把促復蘇與增後勁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出臺“穩企十條”等金融紓困惠企政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12月,已向企業發放20億元專項再貸款資金;減免相關企業房産和土地稅收2.49億元;發放5000萬元電子消費券,激發消費活力,有效幫助企業紓困。
線上,南京打造了集項目庫、企業庫、園區庫、金融庫于一體的“南京文化融合創新服務平臺”;線下,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不斷升級,雙線協同,有效銜接政府、金融機構和文旅企業三方需求,促進文化和旅遊投融資政策順暢落地,為企業創新升級帶來金融活水。
載體提質,厚植産業生長沃土
推動各類載體資源成為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的先導區,實現文旅商資源有機聯動、集約利用,讓高端要素資源的集聚濃度變大,為“化學反應”創造基礎。
産業園區為企業孵化“築巢”、為企業騰飛“添翼”。“園區裏可以找到整條文化和旅遊産業鏈,如果需要資源、市場,園區裏跑動一下或許就能找到答案。”南京市培育獨角獸企業、南京承創織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穎説。
南京2021年市級文化産業園區評選認定結果顯示,全市市級以上各類文化産業園區達到145個,比2015年增加109個,其中國家級12個。2021年全市重點文化産業園區入駐企業數同比增長72.3%,吸納就業人數同比增長19.8%。
街區、集聚區激活産業鏈條,拓寬産業邊界,結下碩果纍纍:“南京市秦淮區”“南京市玄武區”“南京市鼓樓區石城虎踞文旅休閒區”3家單位成為首批省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單位;南京夫子廟步行街入選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
在玄武“一條長江路,半部金陵史”的長江路文化和旅遊集聚區,談文化,這裡有江蘇省美術館、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景區)、南京圖書館、六朝博物館、梅園新村紀念館;論旅遊,吃住行遊購娛一應俱全,産業綜合效益不斷提升。
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一村一品”抓特色,“分區規劃”抓落實,形成農業觀光、休閒體驗、康體度假、旅居療養等業態體系,打造石塘人家等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7個,鄉村民宿300余家,滿足遊客“自駕、短途、微度假”需求,2021年接待遊客量率先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文化藝術商業融合讓“文化+”“旅遊+”加出新空間。包括華採天地、金茂覽秀城、德基廣場等在內,南京本地的購物中心開始把目光投向藝術,並在科技感打造方面拼場景、拼創意,成為城市“微度假”的新去處。
融合互促,搭建産業新場景
南京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在“新場景”領域的探索,也在不斷深入。
在南京,“老街變網紅”的小西湖景區、以六朝文化為主題的金陵小城等新晉“網紅打卡地”,南京旅遊集團熙南裏街區大型實景360°全沉浸式互動演出《南京喜事》、夜瞻園實景園林演出、江蘇園博園的崖壁電影等構建起文旅消費新場景,備受遊客推崇。
南京市政府發佈《打造“夜之金陵”品牌的實施方案》,首次推出“夜之金陵”品牌,細化為夜購金陵、夜食金陵、夜宿金陵、夜遊金陵、夜娛金陵、夜讀金陵、夜健金陵等7個“章節”。在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南京長江路2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各類多業態融合和特色主題夜間休閒消費活動,相互引流,正在讓城市夜生活亮起來,夜經濟“火”起來。
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在長干故里打造了“長干里潮玩街”,越劇團、京劇團、雜技團將舞臺搬進購物中心,“見微知著——南京新文藝24+城市微展”讓市民“街巷遇展館,生活見藝術”,夫子廟推出沉浸式體驗項目《風雅秦淮水岸行》之《槳聲燈影·文都行》,白鷺洲景區讓遊客與“李白”“劉禹錫”“李香君”等相遇……如今的南京,處處可沉浸,處處有演出,處處有展廳。
南京特色文創商品扮靚街區園區,“南京禮道”品牌愈擦愈亮,特色商品“賣”向全國。
南京特色文旅商店、南京特色文旅商品研發基地、南京特色文旅商品街區建設持續推進,南京特色文化和旅遊商品信息管理系統及移動端小程式功能持續完善。
“高品質發展要在多重目標中尋求最優解。”南京郵電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梧桐文化産業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子敏説,“一直以來,南京深挖文旅資源,培育消費新動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有競爭力和持續性的發展之路,為推動本地相關産業高品質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新華日報 作者 張甜甜 祁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