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北新區:大江北岸 “新主城”崛起
藍天白雲下的江北新區長江岸線。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孫中元 攝
“一條大江育兩岸,産城對望擁比鄰。”對南京的城市發展而言,從“秦淮河時代”邁向“揚子江時代”,是重塑發展格局、打開城市未來的必由之路。2015年6月獲批設立的南京江北新區,便乘上了擁江發展的東風。
作為全國第13個、江蘇省首個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自成立以來,錨定“三區一平臺”戰略定位,緊扣“兩城一中心”産業方向,逐步形成特色鮮明、鏈條完備的“3+3”産業體系,努力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開放合作、綠色發展的“現代化新主城”建設路徑。
從起步到爬坡、從追趕到超越、從洼地到高地,7年來,江北新區的每一處變化都刷新著人們對於“新主城”的印象——直管區地區生産總值從2015年的1465.8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2561.7億元,産業集聚效應凸顯;集聚海外創新人才及留學歸國人員超過1萬人,其中諾獎獲得者3名、院士15名,全域創新動能強勁;12條通道連接長江兩岸,骨幹快速路網基本成型,長江沿岸的濕地和公園“遍地開花”,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新”潮澎湃,激活“創新策源地”
6月25日,江北新區發佈“543重大創新成果”,即5項前沿技術+4個創新平臺+3項科技服務,充分體現了江北新區自主創新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創新平臺之一的南京基因與細胞實驗室,自2021年11月投用以來,已經成為生命健康産業創新的“強磁場”。
“基因與細胞實驗室不僅有最先進的設備,還有全生命週期的企業服務,這樣的創新創業環境,在全國的同類園區中並不多見。”中吉智藥首席運營官李昌鋒表示,公司落戶江北新區一年不到,就獲得資本市場青睞,完成1.1億元的A輪融資,這也直接體現了企業在新區的成長速度。
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有限公司是基因與細胞實驗室的建設和運營方,公司副總經理李郭成介紹,近年來,平臺積極整合生物醫藥創新資源,為落戶企業提供分析檢測、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創業孵化等各項服務,讓生物醫藥企業可以“輕裝上陣”。目前,平臺已引進高端項目280余個,孵化創業項目130余項,累計節約企業研發設備重復投資和研發經費近80億元。
佈局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只是江北新區打造“以企業為中心的一流創新生態”的一處縮影。
7年間,江北新區圍繞産業鏈佈局創新鏈,成立生命健康産業和積體電路産業兩大科學儀器共享服務聯盟,實現了逾萬台高端儀器設備對企業開放共享;開發全國首創的“政策羅盤”,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各類政策進行精準拆解和匹配,幫助企業更快、更全地享受各級政策;面向新型研發機構深化“雙聘制”改革,實現了高層次人才、科研成果在高校院所與企業間雙向流動……當前,新區正加速推動“企業訴求直通車”信息化平臺上線,構建“收集—分發—解決—評價”全鏈條服務體系,解決企業“急難愁盼”。
一項項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服務創新,不斷激活“創新策源地”,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産業集聚,培育“經濟增長極”
曾幾何時,鋼鐵和石化一直是江北的支柱産業,雖然産業規模可觀,但由此帶來的能耗、環境、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始終制約著區域整體發展。如今,走進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道路兩側的綠植、清澈的河道、精緻的口袋公園……幾乎聞不到一點異味,顛覆了人們對化工園區的傳統印象。
江北新區成立後,順應國家級新區的發展要求,産業結構的優化勢在必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京化學工業園區于2018年升級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開啟了轉型升級、綠色發展之路。
“園區堅持新興産業做加法與傳統産業做減法並舉,把産業結構調輕、調優作為産業轉型升級的主抓手,逐步形成以石化、碳一兩大産業鏈為主要支撐,以新材料為發展導向的現代化工産業體系。”新材料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來到新材料科技園創新材料展示中心,從遁入海底的鑽井平臺、飛向太空的火箭,到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鞋、化粧品、包裝盒,數以萬計的産品都能在科技園找到源頭。
在發展新材料、智慧製造、汽車及軌道交通等優勢産業的基礎上,江北新區還佈局了以積體電路、生命健康、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産業。
“研創園作為江北新區最重要的産業平臺之一,近年來大力發展研創經濟,確立了積體電路設計、智慧製造研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三大主導産業,園區成立至今累計註冊企業1.4萬餘家。”新區研創園投資促進和科技創新部部長王靜介紹,圍繞積體電路産業,園區集聚了近400家上下游企業,形成了材料設備、eda工具、積體電路設計、封裝測試、芯機聯動的全産業鏈佈局,2021年園區積體電路産業規模突破400億元。
無論是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還是新興産業的蓬勃發展,江北新區都把培育“經濟增長極”作為主攻方向,通過強化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水準,不斷助力産業集群發展壯大。
便民惠民,建設宜居“新主城”
過去,提到江北的地標,很多人會想到長江大橋北堡、想到老浦口火車站,這些極具年代感的建築,是特定時間段銘刻在人們心中的印記;如今,這片土地上陸續崛起更多現代化的地標建築,改變著人們對江北新主城的印象。
穿行在江北新區濱江大道上,一路林園相映、錦帶相連,一年四季常綠常新,不遠處的江北新區市民中心造型別致,從外觀上看,它由上下錯位的兩個直徑104米的圓形塔樓組成,仿佛一隻徐徐打開的“月光寶盒”。作為江北新區的新地標,“月光寶盒”不僅成為新區市民辦理日常事務的場所,也成為眾多市民的“打卡地”。
“月光寶盒”的斜對面,臨江而建的揚子江生態公園綠意盎然。家住附近的居民肖華還記得,“公園的前身是宏波碼頭,曾是一個臟破舊的工業碼頭,當年吊機林立、機器轟鳴、環境雜亂。”2018年5月,佔地10萬平方米的宏波碼頭實施拆除,從施工開始到結束,僅用了10天時間。
“這片區域以前是典型的生産岸線,2019年,新區實施長江岸線濕地保護與環境提升工程一期項目。如今,揚子江生態公園已成為新區乃至南京市高品質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區和人文景觀帶。”江北新區公用控股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范科飛介紹,江北公用自接手公園運營管養工作以來,結合長江大保護要求和市民需求,引入基礎業態,加強園內綠化建設,做到最大化還江於民、還綠於民。
拆“工業銹帶”建“生態秀帶”,江北新區還先後建成了橋北濕地公園、桃湖公園、杏湖公園等,讓居民在家門口就有了休閒好去處。
便民惠民,是江北新區城市建設的第一追求。成立7年來,新區不斷優化空間佈局,持續提升民生福祉。
曾經,大橋擁堵、交通不暢是制約江北發展的最大瓶頸,如今,12條通道連接長江兩岸,骨幹快速路網基本成形,一批“斷頭路”順利打通,背街小巷實行環境綜合整治,江南江北連接更通暢,居民出行更便捷。
曾經,醫療、教育等民生設施都是江北發展的短板,如今隨著鼓樓醫院江北院區、南醫大四附院京新院區等醫院的引進;南京一中江北校區、鼓樓幼兒園江北新區分園等學校的落戶,江北居民可以實現“家門口上名校”“家門口看名醫”的心願。
煥然一新的城市面貌,蓬勃發展的高端産業,逐步完善的交通體系,不斷提升的民生福祉——長江北岸,一座宜居“新主城”正躍然而生。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李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