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真正的融合要發生化學反應”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熱議産教融合
2022-09-28 19:20:44來源:交匯點新聞編輯:陳小雨責編:蔣碩

  9月27日,第四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在蘇州開幕,作為活動之一的産教融合發展峰會同步舉行。與會嘉賓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産業創新集群生態打造”和“産教融合助力打造高水準人才集聚平臺”兩個主題,交流觀點,建言獻策。

“真正的融合要發生化學反應”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熱議産教融合

  數字經濟時代産業創新集群是蘇州新年第一會的主題,並與傳統的産業創新有所區別,其建設更需要有為政府和有效的市場的協同發力。

  松江是G60科創走廊策源地,臨港松江科技城是臨港集團和松江區政府合作打造的産業園區。伴隨著G60科創走廊的建設,松江科技城也邁入了發展快車道,在産業創新集群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松江科技城是一個以工業互聯網為特色的産業園區,天然承擔著打造數字經濟産業集群的使命。”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副總經理杜玉梅説,自建設起,園區便瞄準龍頭企業,先抓龍頭企業集聚,再打造平臺應用,集聚垂直行業領域的細分企業,同時通過組建專門的産業基金,營造産業生態。

“真正的融合要發生化學反應”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熱議産教融合

  而在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楨看來,科創區的發展和幾次更名,其實也和産業集群創新發展息息相關。從剛成立時的研究生城,到高教辦,再到如今的科創區,體現了從做高等教育,到綜合教育體系,再到形成創新資源集聚、創新生態完善、新興産業發展、高端人才集聚的科教協同的創新示範區的轉變,目前這裡已經匯聚33家高校,十幾家中科院係下的科研院所。

  産業創新集群的打造過程,也是各個因素融合的過程,最終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就拿安徽天航科創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來説,從事高端航空裝備産業領域的研發製造,對技術和人才的需求特別迫切。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森林説,公司不僅與上海交大等高校共建實驗室,開展技術協同創新,還與不少高校開展現代學徒培訓,讓畢業生走出校園就能很快上手。

  如何評價産業創新集群建設的成效?回國後在蘇州創建亞盛醫藥的楊大俊,無疑很有發言權。在楊大俊看來,企業正是在蘇州打造産業創新集群的歷程中成長起來的,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就是創新和人才,蘇州的成績已經非常出色。但當前,生物醫藥産業領域還缺從事“轉化”的人才,即把科研成果和專利轉化成産品,轉化成能夠上市治病救人的藥,而高教資源充沛的長三角大有可為。

  事實上,産教融合既是集聚各類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助推産業創新集聚的重要力量,早已成為各大高校的重中之重。圍繞“産教融合助力打造高水準人才集聚平臺”,與會嘉賓暢談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思路、成果與經驗,為G60科創走廊九城市找准校企(地)合作路徑,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更多元方式上提升九城市産教融合水準。

“真正的融合要發生化學反應”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熱議産教融合

  “在人才培養方面,同濟大學産教融合的歷史,可以用‘傳承、發展、創新’三個詞來概括。”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雷星暉説,同濟大學由德國醫生創辦,與醫學淵源頗深,而醫學最講究“醫教結合”,正是有這樣的基因,同濟更加注重應用與實踐結合。同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同濟的産教融合不斷注入新的內涵,並圍繞城市的發展,在科教結合的基礎上進行産教融合。

  擁有122年建校歷史的蘇州大學,在推進産教融合方面也有諸多嘗試。“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對於産教融合,蘇大更多思考的是如何進行産業學院的建設,以及如何更好地‘請進來、走出去’。”蘇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孝峰表示,此外,校地合作也是産教融合的重要方面,因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才是真正的系統合作、深層次的合作。

“真正的融合要發生化學反應”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熱議産教融合

  而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看來,現在人人都在講産教融合,但事實上,很多都沒融合,甚至不是融合,例如一所學校在企業裏建一個實習基地或合作研究中心,這是就傳統的合作,不是融合。“真正的融合一定要發生化學反應,就是機械的整合加上化學反應才叫融合。”席酉民説,産教融合的最後一定是形成一種生態,目前欠缺的就是産業家,即突破企業邊界,形成一種産業的融合,這也就是我們正在做的生態性産業學院。(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盛崢 徐瑞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