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倍感自豪的是,通過科技攻關,我們的産品在零下40℃的嚴寒狀態下,依然能夠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服務守衛邊疆的廣大官兵。更令人高興的是,我們不僅能夠研發代表國際領先水準的高端紡織品,還研發了能夠滿足紡織企業生産需求的機械設備,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日前,作為中國酒店紡織品行業領軍企業,江蘇康乃馨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觀林深有感觸地説,借助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公司2022年的銷售業績將實現翻番。
科技創新是引領淮安發展的核心密碼。展望“十四五”,如何創新實幹開新局?“淮安要實現後發快進,必須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以創新驅動實現跨越趕超。”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青的回答擲地有聲。據統計,2021年,淮安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8.4%,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29%,同比上升1.64個百分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581家,同比增長4.5%,是2012年的7倍;評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2008家,同比增長111.81%;技術合同交易額66.63億元,是2015年的6倍,在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市中排名70位。
政策輸氧優生態
在位於金湖縣的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裏,科研人員正聚精凝神地將納米粒子和光吸收劑添加到樹脂基體。正是該公司這一創新舉措,實現了鏡片既防藍光又可變色的效果,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公司成立10年來,大量的研發投入使公司保持盈利增長有了底氣。2022年7月剛獲批的省級院士工作站,也必將進一步增強企業在視光材料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關鍵技術突破能力。”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華驕傲地説。
創新催生蝶變,創新引領行動。2022年,科技部發佈《關於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通知》,支持全國25個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淮安位列其中。面對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和高品質發展新要求,淮安只有採取超常舉措才能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
基於此,淮安市制定出臺《淮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科學確定主要指標和目標,主動融入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出臺《淮安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3年)》和《促進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等多項統攬性政策文件,形成系統政策體系,明確全市財政科技投入逐年遞增資金引導機制,加大科技獎勵資金兌現力度,為科研人員放權賦能,營造了濃厚的創新氛圍,把優質的科技資源向主導産業集聚,引導企業在科技創新中唱主角、展風采。
此外,淮安首次將科技招商納入全市考核體系,加大科技型項目招引力度。2021年,全市新招引135個2000萬元以上的高科技項目,新竣工55個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産業項目,其中高新技術産業項目佔全市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的15.5%。
築巢引鳳強載體
近日,由淮安工業園區、上海交大蘇北研究院、江蘇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人才團隊共同參股的上交(淮安)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標誌著上海交大淮安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正式建成運營。中心的建成運營對於我市創新平臺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是我市第一個混合所有制科技創新平臺。
為促進重大科技成果在淮安落地轉化,解決企業在研發、生産和技術改造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我市積極探索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的方法、路徑,協調解決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著力提升創新平臺的市場化和專業化水準。
國家級創新平臺是代表全國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創新能力的頂尖平臺,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産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發佈2022年國家火炬特色産業基地名單,淮安專用設備精密配件特色産業基地榜上有名,成為我市獲批的第6個國家火炬特色産業基地。
“基地的成功獲批有助於我們精密配件企業實現科技創新與上下游産業鏈的優化整合。在基地平臺裏面,我們將享受到産業配套、研發扶持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不斷提高企業産品的知名度,促進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江蘇施塔德電梯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總監陸躍儉説。
王昊/攝
築巢引鳳棲。2021年以來,淮安首次一體化推進科創綜合體建設,制定印發《淮安市科創綜合體(科技産業園)管理工作指引(試行)》,全市備案11家科創綜合體,成功簽約落地129個高科技項目,成功帶動産業質態轉型升級。今年,出臺《淮安市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工作指引(試行)》,完善科創載體績效評價機制。修訂完善《淮安市新型研發機構管理辦法(試行)》《淮安市大院名校合作資金操作規程(試行)》,開展引進研發機構績效評價,獎勵經費近200萬元。淮安市研發機構研發經費投入920萬元,橫向服務收入1120萬元。
以賽為媒引人才
“一開始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參賽,沒想到現在已經把廠建在這了。這樣的速度和對人才項目的重視程度是我在其他地方從沒體會過的。”在首屆中國·淮安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上,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駱建軍所在的項目團隊榮獲一等獎,而該項目在獲獎前就已提前落地。淮安創新創業大賽重點瞄準人才項目落戶,在舉辦選拔賽時同步舉辦項目路演,為人才對接金融資本,同步推進項目落地,提供廠房、優惠政策及全流程幫辦服務,獲獎項目落地之後即可“免試”納入“淮上英才計劃”獲得補貼。
“我們要辦轟轟烈烈的大賽,更要實實在在的成果,通過大賽這個橋梁,把更多優秀的人才項目引進轉化為推動淮安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市人才辦主任姜洪洋説。
以賽引項目、以賽引人才,是近年來淮安科技創新取得突破的重要法寶。淮安將分散在人才、科技、人社等多個部門的賽會活動進行整合,開展首屆中國·淮安創新創業大賽,在北京、寧波設立分站賽,通過創新創業大賽的形式,遴選科技含量高的重點高科技項目落戶。通過大賽,不僅可以充分挖掘科技項目中的“千里馬”,還可以讓更多高科技項目得到多渠道的資金支持。2021年的創新創業大賽期間,淮安共吸引博士團隊項目近百項,成功落戶16項,其中5項獲得機構跟投。
2021年,淮安首次採用“揭榜挂帥”的形式舉辦創新挑戰賽,發佈企業重大技術難題27項,對接解決方案30多項,成功立項14項,簽約金額達1690萬元,2022年,共徵集企業技術難題47項,遴選發佈重點難題28項,徵集到解決方案32項,經深入對接、現場比拼,預計將有18項難題揭榜成功。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近年來,淮安引進資助“淮上英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37個、領軍人才205人。獲批外國高端人才項目1項,實現國家級外國高端人才項目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底,全市擁有專業技術人才41.86萬人,高技能人才20.02萬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7名,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1名,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0家,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27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