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著眼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對推動綠色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如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明確了路徑。
近年來,如東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把環境保護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促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措施,追夢逐綠,讓天更藍、水更清、土更凈、城更綠、環境更優美。
監測數據是如東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截至11月底,如東縣PM2.5年均濃度為21.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0.5%,在全省54個縣(市、區)排名第一。全縣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截至11月底,如東17個市考以上斷面優Ⅲ類達100%,同比提升29.4個百分點,預計年底順利實現100%達Ⅲ類水的目標。
綠色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
如東突出各類規劃的引領作用,科學編制向海發展專項規劃,高起點、高標準規劃沿海地區的功能佈局,統籌協調用海秩序,合理佈局海洋産業。努力打破粗放型、同質化的發展模式,通過“三線一單”分區管控、重點行業綠色發展,逐步引導低檔低端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産業有序退出,著力招引含金量高、含綠量高、含碳量低的好項目在如東落戶。結合海上風電與海水養殖,開展立體生態牧漁試點。把碳達峰、碳中和作為賦能沿海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構建以風電、LNG、光伏、氫能為主體的多層次綠色能源産業格局,推動形成“以發展反哺生態、以生態促進轉型”的綠色路徑。2021年,如東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約佔全省新增規模的一半、全國的四分之一,創下同年並網單體項目數量最多、容量最大兩項紀錄,建成了全國首個風電母港、亞洲最大海上風電群。
近年來,如東發揮綠色引導作用,聚焦行業轉型提升,推動重點行業綠色發展。出臺《如東縣推進重點行業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對12個重點行業制定了準入門檻和轉型標準,從解決産業綠色發展的突出矛盾入手,強化源頭治理,加快綠色轉型,著力構建具有如東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組織開展對12個重點行業的摸底排查,形成了部分重點行業企業清單。成立縣級重點行業綠色發展工作專班,細化推進落實,確保工作實效。
在服務中助推企業不斷轉新轉綠。如東實施鎮區總量庫制度,大力度騰出環境容量,僅2022年就挖掘出18個水污染減排項目、496個大氣污染物減排項目,形成污染物減排總量合計1000余噸,為高端綠色項目提供環境資源要素保障。著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市場佔有率高、引領作用強的龍頭企業申報綠色領軍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效應,提高企業綠色技術水準。聚焦營商環境提升,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專精特新項目組織專業服務隊伍,提前介入環保服務,組建優質企業“體檢”幫扶專家小組,對“白名單”、上市、擬上市和相關重點骨幹企業,從環保手續、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環境應急管理落實等方面開展兜底式環保“體檢”活動。
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推進治污減排、改善環境品質的重要支撐,也是保障綠色發展的前置條件。從2018年至今,如東建成11座鄉鎮污水處理廠、400公里污水管網、500余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南通東江環保、盛大環保等危廢處置設施建成投運,建成3個重點園區監測監控系統,先後投資近1500萬元建設14座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實現了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全覆蓋,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3座國控水質自動監測站、3座省控水質自動監測站、10座鎮界水質自動監測站。
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黨的十八大以來,如東生態環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廳黨組工作部署,立足主責主業,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聚焦水環境品質改善,如東進一步突出重點斷面。編制了5個國考斷面溯源整治方案,全力推動111項水質提升措施的落實,以治水工程的落地生效來切實推動水質提升。同時,紮實推進1685個入河排污口的分類整治,均已完成封堵取締、實現整治提升。成立斷面水質提升工作專班,不斷完善“斷面達標負責人”制度,針對臨界達標的斷面,第一時間發送預警提醒,通過全面開展問題斷面溯源分析、督辦、約談通報等多種形式共同推進斷面達標。進一步突出關鍵時段。組織開展了首季“對標進位”專項行動,有力推進2萬畝農田退水凈化、6個沿海鎮區水産養殖尾水治理工程、生活污水臨時轉運等措施。進一步突出敏感企業。對所謂“零排放”企業全面排查,共梳理出203家企業各類問題共790條,正推進整改中;開展49家漿紗企業廢水專項整治,目前廠區廢水暫存設施和視頻監控裝置全部安裝到位,並落實漿紗廢水轉運“四聯單”制度,實現了漿紗廢水全流程監管。
聚焦大氣污染防治,如東堅持突出源頭治理,強化減污降碳協同、臭氧和PM2.5防治協同、區域聯防聯控協同 “三大協同”,深入開展秋冬季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控,圍繞大氣站點周邊環境進行專項整治,健全站點周邊污染源排查、“一圖一清單”動態更新、隊伍巡查督查考核制度,為穩步改善空氣品質築牢組織保障。完成90家企業30多萬個點位的廢氣泄漏檢測與修復,精準制定“一企一策”。對16家浸膠手套産業集群、55家化工企業、21個園區的124家涉氣企業開展産業廢氣專項整治,企業治氣水準明顯提升。深度治理工業鍋爐、窯爐等涉氣污染源,實施重點行業VOCs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總量控制,重點行業VOCs排放量較2015年減少30%以上。
守護一方凈土,如東先後開展固廢危廢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危險廢物治理等多項專項工作,截至目前,全縣735家企業實現危廢網上申報和轉移網上備案,加大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污染地塊調查評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土壤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項目。完成全縣農用地535個點位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開展288家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國家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建成投運。
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如東加大執法力度,並規範環境行政執法行為。持續開展“環保大練兵”和“環保執法爭先進位”專項行動,通過媒體曝光、強制斷電、徵收差別化水價、銀行限貸等措施,形成了環境失信企業多渠道懲戒機制。僅最近五年,共下達生態環境處罰決定1352份,處罰金額超1.2億元,移送涉嫌污染環境罪案件22起。如東生態環境執法在2017、2020年兩度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如東生態環境執法局榮獲2020年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在全省環境行政處罰案卷評查獲得第一名(區縣級)。
美麗如東建設蹄疾步穩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立足高品質發展要求,近年來,如東不斷做好沿海發展的“生態+”文章。規劃沿海生態景觀帶,逐步提升主要幹線道路與海堤的聯繫,提高岸線綠化覆蓋率,貫通騎行、步行道,通過交通、景觀、驛站等方面的改造升級,努力打造生態綠廊。逐步開展岸線修復整治與生態建設,促進海岸線自然化、綠植化、生態化,拓展公眾親水岸線、改善海岸景觀,提升海岸生態功能和資源價值。加快推進濱海生態文旅項目建設的速度,進一步挖掘如東海灣、灘塗特色,努力改善海灣環境品質、修復海灣生態功能。國際溫泉城、海之城、金蛤島景區、南漁村鄉村旅遊集聚區、國家海洋公園五大特色板塊協同發展,綠色風電“海上森林”、海防公路“天然氧吧”、千年古鎮“煙火栟茶”……不斷為江蘇最美海岸線和南黃海第一生態濕地增添新亮點。
從沿海到內陸,如東以繡花功夫潛心打磨,旖旎景觀串珠成鏈。以“治水”為主線的“三河六岸”項目是如東投資體量最大的綠化景觀工程,總投資約12.61億元。項目對如泰運河、掘苴河、掘坎河及其支流城區段,採取新建或改建生態岸坡、景觀綠化等綜合措施,沿線立體種植種類繁多的植物,景觀帶一年四季風景常在,規劃全線貫通的園路、騎行綠道、親水漫步道,實現城市與河道的無縫銜接。經過數年建設,項目圓滿收官,成為如東百姓文娛休閒、生態康養的親水公園,“舉目見綠、百步見景、千步見園”的城市風貌日漸凸顯。
鳥類是生態環境的“晴雨錶”。如東沿海有22萬公頃的天然濕地,除黑臉琵鷺外,還有勺嘴鷸、白天鵝、黑翅鳶、黑嘴鷗等,吸引了300多種野生鳥類在此棲息繁殖。
作為海洋大縣,濱海濕地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如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濕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出臺關於加強濕地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創建省級濕地公園、開展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産申報等八項重點任務,充分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效益,實現濕地生態保護、生態産業、生態文化協調發展。
如東還號召廣大涉海企業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有60多家涉海企業積極響應,生態修復資金累計超過2億元。目前如東海域的大黃魚、黑鯛、半滑舌鰨等種群正在逐步恢復、穩定增加,漁業資源總體保持了均衡平穩的發展態勢。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新時代新征程上,如東將繼續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實際行動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