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我省農業不斷開闢新領域新賽道 推進農業現代化,江蘇厚植新動能
江蘇以佔全國3.2%的耕地,生産了全國5.5%的糧食,創造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糧自給、略有盈餘”的顯著業績,糧食總産量連續9年保持700億斤以上,2022年首次突破750億斤。江蘇同時擁有較為齊全的農業産業類型,具備雄厚的農業科技創新實力,基本形成協調的工農城鄉關係,有條件、有能力、有責任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
2023年以來,全省圍繞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高水準建設農業強省目標,緊鑼密鼓謀劃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233.8億元、可比增幅達3.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6元、同比增5.3%,預計上半年將延續穩定增長態勢。
寸土不讓夯實“耕”基,牢牢端好手中飯碗
發動機“噠噠”作響,翠綠的秧苗有序插入水田……“這是我們家最後一塊秧田,種完這裡,2023年1.2萬畝水稻播栽就畫上句號了。”6月27日,句容市郭莊鎮紀兵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謝紀兵在自家田頭盤算著夏種進展。
風吹麥浪,夏糧歸倉;秧苗起舞,秋糧初長。為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春季農業生産會議、夏收夏種視頻調度會議,多次專題調研督導。全省及早分解落實全年糧食和油料生産目標任務,組織開展奪取夏熟糧油豐收百日會戰,下沉一線包市包片指導服務,督促各地抓好關鍵田管措施落實,完善糧食生産扶持政策清單。
農情調度顯示,夏糧收穫6月15日基本結束,實現面積和總産雙增,單産基本持平態勢。夏種6月底基本結束,預計全省秋糧播種面積4469.9萬畝。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嚴守耕地紅線,江蘇省寸土不棄、寸土不讓——整合空間零碎土地,保障耕地數量;全省自上而下簽訂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軍令狀”,將耕地保護水準作為重要指標納入高品質發展考核。”江蘇現有耕地6141.86萬畝、佔國土面積38.2%;劃定耕地保護目標5990.2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5345.02萬畝,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處長王黎明説。
2023年以來,江蘇省帶位置逐級下達新一輪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並落地上圖,嚴格落實耕地佔補平衡、進出平衡“雙平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品質專項整治雙百日行動,構建加強品質管理長效機制。全年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20萬畝,改造提升207萬畝。
産業振興沃野掘金,增收致富廣拓渠道
蔡集鎮農業奧特萊斯項目正開足馬力加快推進;以招引綠色食品加工類企業為重點的宿城區食品産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眼下,宿遷市宿城區沃野田疇一片繁忙,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火力全開”。宿城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廣軍説,宿城以高品質項目引建推動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截至5月底,全區共簽約農業重大項目25個,計劃總投資31.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而産業振興離不開重大項目的強力支撐。圍繞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2023年江蘇省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突出3個主攻方向、聚焦六大重點領域,提出年內高品質建設1000個重大項目、打造100個省級示範項目的目標。
與此同時,江蘇省各地依託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産”文章,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和全鏈條升級。
推動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發展,江蘇省上半年新增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1個、農業産業強鎮7個、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5家。研究制定農業全産業鏈省重點鏈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重點培育4條全産業鏈産值超千億級的省級重點鏈和一批市域、縣域特色鏈。為促進農産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江蘇省將預製菜列為新型食品集群重點産業鏈加以推進,上半年59家省級農産品加工集中區入駐企業1517家,營收1363億元。
新産業新業態同樣蓬勃發展。第十四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如期舉辦,“蘇韻鄉情”專場推介精彩紛呈。上半年全省休閒農業遊客接待量2.03億人次,綜合收入超600億元。
順應美好生活期待,鄉村齊繪詩畫田園
盛夏時節,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北村村,16個山頭三面環抱、花木繁茂,一面微山湖碧水萬頃。90後創業村民劉賽每天往返于自家魚塘與聚鮮閣農家樂,為遠道而來的遊客端出新鮮農家菜。“12年前,北村村還是遠近聞名的‘採石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北村村黨委書記劉廣鐸説,隨著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三個自然村分類打造,樓山灣湖光田園度假區建成,北村村已成為小有名氣的旅遊打卡地,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3年以來,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江蘇省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方面,聚焦“一部”“四沿”“五旁”重點區域,開展村莊垃圾清理專項行動,推動各地加快66.3萬戶改廁和1066個整村推進項目實施,建成196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
黛色小瓦的二層小樓,平坦整潔的柏油馬路……漫步連雲港海州區新壩鎮沙杭新苑,蘇北民居特點與江南水鄉韻味撲面而來。“村裏建成全市首家村級院線影院,還高標準建設了書房、大食堂等公共服務設施。”海州區農房辦路雨説。
為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完成全省鎮村佈局規劃優化完善工作,近3700個村莊完成規劃省級報備,900多公里農村公路建設任務與240公里農村河道整治任務順利完成。為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質效,江蘇省建立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隨遷子女入學率超99%,同時開展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建設評價。江蘇省還健全“鄉鎮黨委—村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組織—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在10.5萬個城鄉治理網格中建立網格黨組織9.48萬個。
科技改革雙輪驅動,動力活力持續增強
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持續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不斷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圍繞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效能,江蘇省強化科技與産業對接,組織實施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項目80項,組織實施種業“揭榜挂帥”項目141個,加快建設省6大種質資源保存和創新利用中心。為提升農業物質裝備水準,全自動動力換擋重型拖拉機等重大裝備攻關項目持續推進,無錫市惠山區等18個縣(市、區)被確定為第二批省數字鄉村綜合和特色專項試點地區,智慧農業園區、數字農場標準化建設迅速推進,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已建成30個。
從“春到上塘”,到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再到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江蘇人始終堅持用改革創新破解“三農”發展難題。進入新征程,江蘇依然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進一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以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為重點的農村各項改革。
2023年以來,江蘇省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創新。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積極研究解決延包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指導6個國家試點縣深化個性化任務改革,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具體路徑和辦法。指導9個試點地區圍繞8個方面22項具體任務,探索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體系。
此外,江蘇省還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泗陽縣種田大戶莊良召自發從“種田郎”跨界“沼液快遞小哥”,將畜禽糞污生産的沼液送到莊稼地。“縣農業農村局給我每噸15元補助,除去車輛、油耗等成本,算下來每噸只能賺到兩三元錢。不過看到養殖戶乾淨的場地和種植戶生態綠色的産品時,我覺得值。”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2023年首場活動上半年在南京市六合區舉行。其間,2022年度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16個典型案例公佈,六合區“1+N+X”組織模式等典型案例在全省加以推廣。(新華日報 記者 顏穎 林杉 洪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