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發佈2023年重點科技領域新增專項授信2100億元
2023-07-14 09:35:01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原標題:江蘇發佈2023年重點科技領域新增專項授信2100億元 金融“大手筆”,激發科創“大能量”

  為加快推進“科技—産業—金融”深度融合,全力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7月13日,江蘇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專項對接會在南京舉行,“政銀合作”“銀區合作”“銀企合作”集中簽約和授信,併發布2023年重點科技領域新增專項授信2100億元。

  “科技—産業—金融”深融加速

  科技金融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了《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鼓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省委、省政府剛剛出臺的《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中,把加強和優化科技金融供給作為打造科創生態的重要內容,對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省科技廳、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等部門共同主辦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專項對接會,旨在共同優化科創金融供給,攜手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將緊扣新出臺的‘行動方案’,著眼創新全鏈條、企業全週期、要素全貫通,支持金融資源投向科技創新主陣地,全力推進‘科技—産業—金融’融合創新良性循環。”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表示,將突出“四個聚焦”,即聚焦培育戰略科技力量,強化科技金融深度合作;聚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金融産品創新;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出金融供給側發力;聚焦打造區域創新高地,推進科技金融改革試點。

  目前,江蘇省擁有“硬科技”屬性的科創板上市公司105家、穩居全國第一,全省銀行機構開發推廣的科技信貸産品超過100個。“我們有基礎有能力也有責任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走在前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邱志強表示,將加強流程再造,著力激發金融機構內生動力;聚焦企業需求,著力加強科技産品服務創新;遵循金融規律,著力優化科技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以金融賦能科技創新。

  “大手筆”加強科創金融供給

  江蘇自2011年成為首批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省以來,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取得明顯成效,形成科技創新基礎雄厚、金融資源集聚的優勢。新華日報記者從對接會上了解到,截至2023年5月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餘額1.4萬億元,同比增長18.7%;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4502億元,同比增長27.37%。

  此次舉辦對接會,江蘇省再次“大手筆”加強科創金融供給,發佈2023年重點科技領域新增專項授信2100億元。現場,省市科技主管部門、國家級高新區、金融機構和科技型企業深入對接,開展多項合作:省科技廳與12家金融機構“政銀合作”簽約,12家金融機構和12家國家級高新區“銀區合作”簽約,12家金融機構和12家企業“銀企合作”授信。

  “無錫高新區擁有廣闊的産業藍海,科技創新氛圍濃厚,金融賦能科技創新空間巨大。”無錫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國棟表示,江蘇銀行多年來積極支持無錫高新區現代産業發展、科技創新創業。此次簽約後雙方將全方位、更緊密合作,加大對無錫高新區“6+2+X”現代化産業體系、高品質創新主體、高能級創新平臺、重大科技研發項目的金融支持,加快高效能創新生態打造,推動無錫高新區在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上不斷取得新成效。

  探索金融服務科創新路徑新模式

  當天的“銀企合作”集中授信儀式上,12家江蘇優質科技企業現場獲得授信近100億元。

  2011年成立的雲創大數據,核心業務是大數據存儲與智慧處理,屬於典型的“輕資産、重研發”企業。該公司財務總監沈詩強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公司初創期曾一度受困于研發經費不足,2013年南京銀行為其提供2000萬元無抵押物純信用貸款,之後逐年增加授信額度至8000萬元,為公司長期開展科技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如今,雲創大數據成功上市,年均營收增長率超過50%,凈利潤增長率達70%。

  “我行于2021年9月就成立了科創金融服務專班,今年3月又升級成科創金融中心,目前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貸款授信覆蓋率已達60%,對帶有‘科創’標簽的重點客戶貸款覆蓋率也達到了30%以上。”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仇高擎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做好科創金融工作,為科創客戶提供全方位定制化金融服務,加強與外部股權投資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打造範圍更廣、合作更密切的科創金融服務生態圈,服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近年來,江蘇銀保監局持續推動完善科技金融組織體系,支持有條件的銀行保險機構設立科技金融特色機構或組建專門科技服務團隊。目前,全省共設立43家科技支行,主要銀行保險機構還組建了科技金融中心等專門機構,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專業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江蘇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周盛武建議,各銀行機構要結合科技企業特點,積極探索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新路徑和新模式,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同時,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金融支持,助力解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卡脖子”問題,形成本機構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拳頭産品和響亮品牌。(新華日報 記者 蔡姝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