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京:為鄉村塑形留魂 助鄉村全面振興
2023-07-27 10:06:28來源:南京日報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原標題:我市又有8個村落入選省特色田園鄉村,總數已達73個——為鄉村塑形留魂,助鄉村全面振興

無錫:夕陽映照 泛舟東蠡湖

航拍浦口老山腳下的響堂村。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孫中元 攝

  “十里之間五六灣,行舟終日繞青山。”這是古人在詩中描繪的滁河。在滁河浦口段左岸,有一段蜿蜒曲折之處,便是永寧街道青山村河北組。

  長堤臥波,垂柳夾道,走進青山村,迎面與綠意撞個滿懷。近日,該村與浦口湯泉孫壟子、江寧谷裏公塘頭、高淳東壩魏家莊等共8個村落一起入選第十一批次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是集田園風光、山水美景、現代農業、鄉愁記憶為一體,可深度體驗的、宜居宜業宜遊的連片空間。自2017年江蘇創新實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以來,全省已建成665個特色田園鄉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3個村莊入選。日前,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兵分多路,通過實地走訪、深入採訪,看南京市在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上如何不斷升級“版本”,為鄉村“塑形留魂”,助力鄉村振興。

  特在文化,鄉土氣息“喚醒”鄉愁記憶

  漫步在浦口區星甸街道王村村,青山綠水和白墻黛瓦交相輝映,每家每戶門頭上都懸挂著顏色各異的門箋,上有吉語題額,中有吉祥圖案或福祿壽喜等字,下有多種多樣變化的穗。“只第一眼,別人就會對我們村有特殊印象。”村民雍定明説。

  王村村形成于元代以前,已有近千年曆史,由原雍汪村和王村村合併而來,村內以王姓、雍姓為主,約1500人常住於此。“王村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蘊的村落。”王村村黨總支書記林波坦言,正是有了這些文化之“魂”,才能讓鄉村真正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和諧家園。此次入選省級特色田園鄉村,更堅定了村裏未來繼續培“根”鑄“魂”的決心。

  民俗文化是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途徑,也是留住鄉愁的“備忘錄”。

  青磚築基、白墻矗立,“古水張洼”四個大字靈動飄逸……在六合區冶山街道雙墩村張洼村口,一幅“文藝范兒”十足的小品景觀格外惹眼。“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是村裏的老物件,就是為了留住鄉愁記憶。”雙墩村黨總支書記徐君蘭説,在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創建中,不但磚瓦、農具等廢棄物或老物件得以保留,靈活應用在村口標識、農耕文化廣場和庭院的打造上,村內的古樹、古泉、古井等歷史文化元素也得以保護利用。

  作為六合農民畫主要發源地之一,張洼還充分挖掘“畫鄉”記憶。在農耕文化廣場,一幅約100平方米的農民作畫的文化墻,訴説著“畫鄉”的悠悠歲月。附近,農民畫創作中心正在展出二十四節氣農民畫展。“除了專門的展陳空間,我們還設計了兩間畫室供遊客揮毫潑墨。”徐君蘭説,中心不定期邀請胡斌等當地知名農民畫家開講授課,現已成六合農民畫這一省級非遺傳承基地。

  “鄉土文化本身就具有強大動能和個性特色。”採訪中,不少基層工作者表示,只要通過形式創新觸發人們對本村本地文化的認同,就能實現從“一盤沙”到“一團火”的發展。事實上,近年來,南京市在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充分挖掘當地特色定位,以規劃引領,彰顯鄉土氣息,通過一村一韻塑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山水田園風光。

  特在生態,“最小干預”成就“形神兼備”

  盛夏的響堂,度過了最繁忙的花期,村民們的生活多了一份怡然自得。清晨,響堂·宿里民宿店的負責人楊浩便忙了起來:協調員工清潔衛生;與客戶溝通了解個性化需求;為帶娃家庭規劃親子路線……從2023年“五一”試營業到現在,楊浩已經習慣了在響堂的生活,“原生態是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

  位於老山腳下的響堂去年入選第十批次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這裡三面環山一面抱水。2021年,浦口文旅集團推出“響堂計劃”,邀請陳衛新、沈雷、王克震等各界人士一起參與建設,計劃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保留響堂原始風貌,以尊重自然肌理為前提,對村容村貌、基礎配套和業態佈局進行整體規劃。

  “近郊、獨立、原生態是響堂相較其他鄉村的特別之處。”參與響堂建設的人深知這裡的獨到之處,因此規劃之初他們就摒棄了大刀闊斧的工程建設,而是依據響堂地理、自然、生態、居住等鄉村要素進行藝術化更新,讓一個原本僅有風景的山村成為一個擁有更高附加值的生活中心。

  今年70多歲的村民曹如國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你看你們剛進村那條路,只做了硬化處理,以前多寬現在還是多寬,不會為了打造美麗鄉村而拓寬。還有我家的梔子花田,一直在那邊,除了環境越來越好、更加乾淨之外,基本沒什麼變化。”

  “最小干預”原則是南京市在打造特色田園鄉村過程中一直堅守的。位於江寧湯山的阜莊石地村,是江蘇省第五批次特色田園鄉村。走進村裏,只見碧水環抱、綠樹成蔭,風景如畫,民居建築風格整齊劃一,石拱橋聯通各家各戶,儼然一幅江南水鄉風景畫。阜莊村村委會主任陳先先介紹,石地村整體建設過程中,充分彰顯村莊原有生態肌理、山水基底和環境優勢,凸顯當地自然淳樸的田園風光。

  鄉村之美,美在特色、貴在特色、難在特色。近年來,我市充分挖掘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特別注重打造原生的田園風光、原真的鄉村風情、原味的歷史質感。

  除了保留生態基底、修復生態環境以外,特色田園鄉村還要在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下,對傳統建築、歷史遺存進行保護與修繕。例如,高淳區花山村在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過程中,明清老宅建成了“蔣山書舍”,保賢局、聖德戲樓、何氏宗祠等古建築重煥光彩,馬家壟小學遺址變成了“馬家壟1953”村民文化閱覽室,讓這裡成為“形神兼備”的特色田園鄉村。

  特在産業,“接二連三”推動致富增收

  盛夏時節,六合區龍袍街道長江社區十里水杉枝繁葉茂。置身水杉林下,涼意漸生。不少遊客漫步其中,消夏避暑。在杉餐居農家樂,店主董家超正忙著張羅飯菜,擺盤上桌,“好風光帶火了鄉村遊,農家樂生意風生水起。高峰時段,遊客需提前預訂。”

  原來,在長江四組上榜第四批省特色田園鄉村後不久,從事工程建設的董家超嗅到商機,租了一套閒置民房,斥資近百萬元打造了農家樂。農家樂生意火爆,也讓更多投資人把目光投向這裡。如今,在長江四組及其周邊,花築·南京半畝花田民宿、悠然農園·田野露營等陸續投運。“農家樂、民宿、露營等業態不斷豐富,鄉村旅遊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長江社區黨委書記李華強説。

  “農民富”是特色田園鄉村的應有之義。我市在打造特色田園鄉村過程中始終堅持發展産業、壯大經濟,提升“造血”能力。

  作為此次入選的鄉村之一,進入暑假後,江寧區谷裏街道公塘社區公塘頭村的特色民宿迎來了一批又一批都市親子家庭,他們在“茶園院落”裏泡湯,去書吧裏打卡,到健身房裏放鬆,在農田裏體驗採摘之樂,玩得不亦樂乎。

  “特色産業是特色田園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公塘頭依託銀杏湖樂園等周邊文旅溢出效應,圍繞吃、住、賞、樂,拓展鄉村旅遊服務新業態,利用閒置的小學和廢舊工廠,引進江寧商務商貿集團,建設公塘頭主題民宿,打造遊客追尋鄉愁記憶、體驗詩意生活的高端度假目的地。”公塘社區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王雷介紹,目前村裏已成功創辦農家樂餐飲9家,已註冊民宿23家,已營業民宿8家,為當地21名農村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持續帶動增收70萬元。

  在浦口湯泉街道瓦殿村,村民通過苗木發展“綠色經濟”富了口袋;在江寧谷裏街道徐家院,“産業鏈思維”正在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在溧水白馬鎮石頭寨村李巷,“紅色力量”譜寫了一曲致富歌……近年來,在建設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過程中,南京市始終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夯實農村産業基礎擺在突出位置,利用多種渠道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同時帶動村集體經濟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壯大。(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魯舒婷 孫敬清 杜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