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徐州沛縣正陽派出所:以防為先優化基層社會治理
2023-09-08 13:56:2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爭創“零發案”小區,矛盾糾紛多元共治,平安共建群防群治……江蘇省沛縣公安局正陽派出所緊緊聚焦“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工作目標,持續探索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主防”理念,推行預防警務,延伸基層治理觸角,確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努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安創建 築牢社區警務“壓艙石”

  “我們一直堅持每週五組織民警學習理論和業務知識,不斷強化社區管理理念,並將人員、場所、單位等管控的法律法規印製成冊,確保民警知法、懂法、用法,全面提升基層一線執法能力水準。”正陽派出所所長羅芳介紹。

  正陽派出所轄區面積49平方公里,是沛縣縣城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年均接警1萬餘起。作為沛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治安環境最複雜的公安派出所,依託法治思維、系統理念,創新推行“社區+法治+技防”管理模式,為平安社區創建提質增效。

  正陽派出所在全縣率先建成400平方米場景化、沉浸式安防體驗館,集“法律宣傳、災害避險、消防逃生、交通安全、禁毒安全、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六大安全防範內容為一體。據了解,安防體驗館建成以來,已累計接待群眾6000余人,轄區電詐案件發案量同比下降三成,各類安全事故數同比下降七成。

  為進一步織密轄區的治安防範網絡,正陽派出所深入推進“雪亮工程”和“智慧技防小區”建設,督促落實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鞏固防範預警能力,爭創了一批“零警情”“零發案”小區。2023年以來,已重點打造“智慧技防小區”7個,小區發案大幅下降。

徐州沛縣正陽派出所:以防為先優化基層社會治理_fororder_圖片 1

民警走訪入戶

  多元聯動 當好矛盾化解“穩定器”

  近日,沛縣新沛小區東區兩戶上下樓鄰居因下水道堵塞問題發生糾紛,雙方互不相讓,物業公司多次調解未果。正陽派出所了解情況後立即啟動多元化調解模式,牽頭召集司法、社區、網格員、物業等部門人員共同參與調解,從法、理、情三方面入手,一次性調解成功。

  按照“減少矛盾在源頭、發現糾紛在苗頭、解決小事在眼前、妥處大事在手頭”的“四步工作法”,正陽派出所成立駐所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建立“1+2+3”調解機制,即1名辦案民警、2名律師、3名退休政法幹部作為調解員,總結提煉出“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早回訪”工作法,對達成協定的糾紛實行跟蹤管理,主動開展連線回訪,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截至目前,駐所調解室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1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

徐州沛縣正陽派出所:以防為先優化基層社會治理_fororder_圖片 2

開展體驗式安全教育

  同心同向 織密群防群治“防控網”

  “你好,我是社區民警,我們巡邏時發現你的車門沒鎖,儘快來鎖一下吧,防止財産損失。”幾天前,沛縣中央禦景小區業主張先生下班後將車停在小區,忘記鎖上車門,正陽派出所社區民警韓佳霖在當晚會同物業和平安志願者等夜巡時發現這一情況,立即查詢到張先生的聯繫方式並及時提醒,張先生趕到現場後連聲道謝。

  共居一地,共創平安。正陽派出所將盜竊車內財物等警情作為小切口,積極動員網格員、物業、保安和平安志願者等參與平安共建共治,通過檢查車門車窗、發現撬別痕跡、盯防可疑人員等方式,由“事後破案”向“事前防範”轉變,全力防範此類案件的發生,減少群眾財産損失。“拉車門、護平安”,體貼入微的做法不僅壓降了案件,也贏得了民心,在徐州市公安局組織的“民急盼、我來辦”活動中,被選為全市公安機關2023年第一季度“十件民生實事”之一。

  警網融合共架“連心橋”。正陽派出所著力構建由“民警+網格員+志願者”組成的警網融合社會治理模式,通過網格二維碼實現信息採集、便民服務、矛盾化解、防範宣傳等,群眾在社區網格掃碼,將自己的需求上報網格中心後臺,通過研判派單即可及時解決,力爭實現“網格服務、民警入戶、平安萬家、幸福送達”的社會效果。(文/圖 徐公宣 朱遠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