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2023-09-19 09:37:07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我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打造“節水、生態、精管、智慧、幸福”現代化灌區——改革引得活水來

江蘇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引江灌區渠首高港樞紐

江蘇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南京龍袍圩灌區

江蘇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連雲港灌北灌區

江蘇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揚州邵伯灌區

江蘇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淮安周橋灌區

江蘇省全面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姜堰區周山河灌區

  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對促進農業節水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水安全意義重大,不僅是現實之需,更是長遠發展之要。

  2016年以來,江蘇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決策部署,強化責任擔當,錨定改革目標,將其納入省重大改革任務並實施考核,強化高位推動、部門聯動、示範帶動,打造典型樣板,全域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在全國率先完成改革任務,實現了改革面積、計量措施、工程産權、管護組織“四個全覆蓋”,價格管理日趨規範,各級財政加大補助力度,獎補資金有效落實,用水管理集約高效,實現運行管護和農業節水能力“雙提升”。

  2021年以來,江蘇省改革工作進入鞏固深化新階段,水利部門遵循“有利於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有利於灌區可持續發展和良性運行、有利於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現代化灌區建設、總體上不增加農民種糧負擔”的原則,融合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與現代化灌區建設,深化動態調價機制,實化精準獎補機制,優化用水管理機制,細化工程管護機制,強化投資融資機制,建成省級智慧灌區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推廣“蘇灌通”農業用水管理信息系統,推行“用水早知道”品牌服務,持續打造設施完善、用水高效的節水灌區,河暢水清、綠色低碳的生態灌區,科學管理、良性運行的精管灌區,數字孿生、優化決策的智慧灌區,水興民惠、文昌人和的幸福灌區,蘇南、蘇中、蘇北分區精準施策,為江蘇在“推動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平原水網改革樣板

  近年來,泰州市姜堰區持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奮力打造平原水網豐水地區以糧食作物為主、提水灌溉為主的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全國樣板。

  構建“四主”格局,推動水價改革深化。堅持系統思維、兩手發力,構建起政府、公司、協會、農場四方聯動、協同破題的工作格局,高標準、高品質推進改革工作深入開展。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將灌區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區主要領導負責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成立領導小組、召開調度會議、制定試點方案,印發《工作目標指標任務表》《工程建設及改革任務表》,區財政在統籌13.07億元用於灌區建設的基礎上,每年安排2000萬元用於建設和獎補,地方政府債券融資5000萬元,確保資金配套充足。激發“公司主建”動能。探索構建“資源換資本”的收益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灌區建設和管理。2018年以來,農水公司累計投資2.64億元參與灌區改造工程,政府通過授予其套閘經營管理權、重大工程參與權、岸坡資源經營權等方式,保障企業合理收益,不斷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用足“協會主管”優勢。在水利局統籌組織下,充分發揮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維護、收費職能,出臺《農民用水協會考核辦法》,區財政按照每個協會5萬元/年進行考核獎補,全區13個鎮街、264個村實現協會全覆蓋,4家農民用水協會先後獲評全國農民用水合作示範組織。落實“農場主營”責任。根據家庭農場多、土地流轉率高的現狀,建立大戶制經營管理模式,將田間灌排設施的日常運行、維修保養責任移交給全區1500多個農場主,年底由協會組織考核評估,全區骨幹工程配套率、完好率均達90%以上,灌溉保證率9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64。

  創新“四精”改革措施,推動良性運行升級。持續優化水價改革政策供給,精準定價、配水、計量、獎補,構建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全生命週期管理體系,2022年大旱之年實現節水2309萬立方米。實施精準定價,出臺區《農業水價核定與計收辦法》,分類確定水價政府指導價格,精準測算骨幹工程、田間工程水價,確保糧食作物水價總體達到運維成本,經濟作物和水産養殖水價高於運維成本。實施精準配水,依據農業灌溉用水定額,將用水計劃按照“水利局—灌區—鎮級協會—村級分會—電灌站”體系向下四級分解,超定額實行階梯累進加價,推動量水生産、適水種植。實施精準計量,投資開發智慧灌區系統,將全區2377個泵站全部接入灌區工程信息“一張圖”,建立智慧監測終端1250台、河道流量站6座、水位監測站5座,連結省水利廳“蘇灌通”平臺,通過手機短信和智慧水利APP及時進行雨情、水情等預警,實現用水量實時監測、統一管理、精準計量,智慧灌區建設入選水利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典型案例。實施精準獎補,出臺《農業灌溉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辦法》,由區以上財政對全區登記註冊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定額內用水進行定向補貼,對實際産生節水量且按規定繳納水費的,實行精準獎勵,逐步推動形成“用水有償、多用多付、節水有獎、超用加價”的社會共識。

  堅持“四融”系統治理,推動灌區高質發展。把灌區現代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堅持一體規劃、建設、管護,充分發揮灌區作用、提升灌區效能,實現有機融合。融入生産,投資2.9億元完成周山河灌區改造工程,啟動溱潼灌區幹渠治理,全區建成高標準農田51.83萬畝,佔永久基本農田的92.17%,小麥示範方單産685.9公斤、居全省第一。融合生態,推進水肥藥一體化灌溉,採用節水精準滴灌、農田退水處理等技術,促進節能減排,全區化肥農藥使用量每年下降0.5%以上,萬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0%,連續多年省考以上斷面水質100%達標,姜堰區獲評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融進生活,將灌區建設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相結合,建成農村生態河道413公里,形成大水相連、小水相通、田水相潤、水景相融、人水相親的自然格局,創成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範鎮村11家、省級特色田園鄉村9家、國家級傳統村落2家、省級傳統村落15家。融通人文,在灌區建設中深度發掘單塘河新石器遺址文化,革命河、大寨河紅色文化,生産河、種子河農耕文化,溱潼會船文化和三水狀元文化,打造老通揚運河濱水走廊、河長制主題公園、溱潼水情教育基地等一批特色水文化景點,彰顯水鄉文脈和水韻文化,提升百姓幸福感。

  建設山丘區多水源現代化灌區

  南京市六合區新禹河灌區以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牽引,結合“長藤結瓜”式灌溉特點,多措並舉打造山丘區多水源現代化灌區示範樣板。

  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六合區成立以區長為組長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水利、發展改革、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為成員,組建試點工作專班,細化灌區試點目標任務、工作清單、責任清單,製作工作流程圖,制定清單臺賬27項,推行“周調度、周通報”機制,按照“發放一封公開信,統一規範水票,踏踏實實走六步,牢牢把握八個好”的“1168”工作模式。

  區分灌溉類型,開展成本核算。把住農業水價成本“總開關”,適時修訂水價核定、獎勵補貼等辦法。同時,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新公佈的《水利工程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區分自流灌溉、提水灌溉類型,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深入新禹河灌區涉及的29個社區採集數據,開展農業用水成本水價調查,科學核定農業水價運行維護成本。按“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動態調整農業水價指導價,協商確定灌區執行水價,確保達到運行維護成本,為灌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科學用水管理,提升服務效能。按照省級新修訂的農業灌溉用水定額,下達灌區年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進一步細化分解到社區或用水組織。堅持推行計量措施多元化,提水泵站配備以電折水設施,自流灌溉創新水尺計量方式,確保計量設施全覆蓋,既保證計量需求,又大幅降低了成本。復核灌區現有量測水設施及其控制範圍,完成灌區計量單元向量上圖入庫。用好省級“蘇灌通”農業用水信息管理系統及“用水早知道”輪灌服務機制,精準農業灌溉用水量,按方核算水費,提升農業用水灌溉從水源到田間全流程管理水準。

  完善獎補政策,落實補助資金。完成《六合區新禹河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與節水獎勵財政補助資金實施辦法》新一輪修訂,進一步細化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對象、標準、程式等,以二級泵站或放水涵閘作為基本單元統計灌溉用水總量,按方核算應繳水費,對定額內用水水費不足部分,採取鎮村統籌、區級兜底的方式補足,確保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按照節水量對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等實施節水獎勵,激發節約用水積極性。

  完善管護機制,保障工程運行。目前,新禹河灌區土地流轉率已達90%以上,家庭農場、種田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農業生産的主力軍。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堅持以“大戶制”為牽引創新工程管護模式,建立以“街道、社區兩級+專業化管護公司+農業公司”為主體的農田水利工程管護機制,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廣泛參與土地承包區域內農田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強化技術支撐,借助無人機遙感等手段,識別灌溉設施損毀特徵,實時匯總收集分析,第一時間跟進維修養護,確保工程良性運行。

  注重多元融資,釋放經濟效益。健全投融資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實施水源工程、灌排工程等建設以及建後工程管護,支持灌區工程建設。同時,探索試行立足“保險+監理+服務”新模式,建立覆蓋農田建設項目工程實施流程的風險識別與評估、信息交流與監控、問題分析與修正等風險管理模式,提升農田管護水準和效率。

  提升數字賦能融合發展質效

  近年來,射陽縣扭住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這個“牛鼻子”,以灌區改革試點先行,推進融合發展,強化數字賦能,高品質完成改革各項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健全制度機制。精準核定農業水價,在不增加農民用水負擔的基礎上,制定和調整終端農業用水指導價格,改革後水費比改革前每立方米下降0.02元以上,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了農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常態落實獎補資金。對農民用水協會進行精準補貼,對負責農業用水管理、提供灌溉服務的農民用水協會以及採取節水措施、調整種植結構的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種田大戶等,進行多種形式的節水獎勵,為工程良性運行提供足額資金保障。

  規範管護服務。明晰小型水利工程産權,建立全縣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系統,發放小型水利工程産權登記證252本,將所有權交由村委會或公司。縣級每年對管護工作進行檢查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撥付管護資金。部分鎮區將使用權移交給各鎮區用水協會,由協會與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種田大戶等簽訂管護協議書,明確流轉土地範圍內水利工程日常管護責任,協會負責監督考核,降低管護成本,提高管護服務水準。

  推進融合發展。把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作為灌區建設重要內容,有機結合,抓好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和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逐步實現規劃高標準農田協同建設佔比達95%以上。強化智慧賦能,加強用水計量設施監測信息化建設,實現灌溉用水情況實時在線監測,建成農業用水在線監測管理系統並持續開展升級改造,集成水量傳輸、水位監測、視頻監控、遠程控制等功能,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等終端設備,對灌溉泵站進行遠程監測與控制,隨時掌握泵站運行和管理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跟進解決。目前,全縣農業用水監測管理系統共配備在線計量設備2301台,大幅提升了泵站管理水準,優化了農業用水灌溉制度和模式,提高了灌溉服務水準和農業用水效率,減輕了農民群眾負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