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以舞之名講述傳承之美 22個舞蹈節目競逐“繁星獎”
2023-09-19 11:25: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9月15日,第五屆群眾文化“繁星獎”舞蹈類終評在蘇州舉行,來自蘇州8個縣級市區、3家市直機構的35家參演單位、416位舞蹈愛好者現場競逐“繁星獎”。22個風格各異的舞蹈節目在主旋律作品的創作上不同程度地融入江南文化,在創作風格上充滿了開拓和創造性。據了解,截至9月15日24時,第五屆群眾文化“繁星獎”舞蹈類終評共吸引到16.8萬人參與網絡觀摩及投票。

以舞之名講述傳承之美——22個舞蹈節目競逐“繁星獎”_fororder_圖片3

節目現場

以舞之名講述傳承之美——22個舞蹈節目競逐“繁星獎”_fororder_圖片4

節目現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本屆“繁星獎”舞蹈類節目上颳起了一陣“蘇式”江南文化風,從以蘇州當地端午節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民俗,展現人與人之間傳承之美的舞蹈《畫額》,到展現非遺蘇州緙絲織造技藝的《緙》,到展現江南才子們以作畫、題詩、題字等特殊方式送別,畫與意境、心境融為一體的《垂虹別意》,再到以山塘青石、吳儂軟語、小橋流水展現獨具姑蘇魅力的江南水鄉風光的《弦韻江南》《花鼓情》《紅菱聲聲》《水井人家》《小橋·流水·人家》……依水而興、與水相伴的鮮明地域特色滋養出豐厚燦爛的江南文化,串聯著蘇州城的古韻今風,剛柔並濟的舞蹈為觀眾送上一道豐盛的“蘇式”文化大餐。

以舞之名講述傳承之美——22個舞蹈節目競逐“繁星獎”_fororder_圖片5

節目現場

  近十年來,中國舞劇展現出了強勁的創作活力,也探索出了一種屬於舞蹈自己的敘事和表達方式。本屆“繁星獎”舞蹈類終審上,一批具有突出藝術風格,創新題材的作品收穫了觀眾的認可與喜愛。

  本屆“繁星獎”舞蹈類特邀評委、湖北省群眾藝術館文化活動部主任、研究館員、湖北省民族舞蹈協會理事劉曉梅表示,本屆“繁星獎”舞蹈類節目在創編上非常用心,從選題到動作編排非常嚴謹接地氣,不僅貼近群眾生活,也將傳統文化、非遺文化、地域特色及時代元素進行了完美融合。在談到傳統舞蹈如何在與時代同步,傳承審美方面做出探索和嘗試上,劉曉梅認為,所有的創新都是在不丟失原有樣貌的基礎上固本創新,傳統舞蹈也需要在保留原本最真實合理的基礎上提煉和昇華,將它和現代元素和傳統文化合理結合,才能在保留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在創新和傳承上做到增光添彩。

  據了解,經過9月9日9:00-9月15日24:00五天的市民網絡投票,舞蹈《水井人家》票數拔得頭籌,與《花鼓情》《嘿!新來那小夥》《紅菱聲聲》《小橋·流水·人家》等五個節目共同獲得“網絡最佳人氣作品獎”。(文/圖 蘇文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