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具有鄉村特色的農家“門樓”前,矗立著兩棵古樹,一棵是具有近200年樹齡的紅棗樹,頂部“冒”出了綠色的枝葉;一棵是具有50多年樹齡的梨樹,在梨園中“鶴立雞群”。初夏時節,興化市戴南鎮刁良村新建成的“古樹植物園”鬱鬱蔥蔥。
古樹植物園
刁良村黨總支書記王俊岳介紹,紅棗樹是2024年3月從大豐買回來的,梨樹是本村村民房屋翻建自願移栽到植物園的。據統計,全村50年以上的老樹有近百棵,其中“古樹植物園”裏有19棵。
王俊岳説,刁良村距今約有近700年曆史,不但留下了“地藏寺”“九寺十八堡”“凈土寺”等美好傳説,還留下不少古河、古巷、古樹。“古樹植物園”的前身是“地藏寺”20多畝地的遺址,由於鄰近公墓,很少有人“到此一遊”。在整治村莊環境、推進新村振興的進程中,村裏多措並舉,把這裡打造老百姓的“後花園”。
一座古色古香的曲橋旁,兩棵50年以上樹齡的楝樹盛開著紫紅色的花朵,與園內的百年銀杏、櫸樹、榕樹、香樟、國槐樹連成一道綠色的風景。
南側小河旁,一棵百年鐵榆樹榦幾乎“伸”到了河中間。85歲的村民紀如祥説:“我們小時候就記得這棵樹,它的年齡肯定比我大。”
白玉枇杷樹
穿過古樹群,當年經蘇州農校教授介紹引進的1200棵白玉枇杷樹,如今已進入收穫期,枝繁葉茂、碩果纍纍,前來自助採摘的遊客不斷,成為村裏的一景。
“其實,村裏的‘古樹植物園’遠不止這裡有,許多老百姓家都有,古樹成為了他們家庭的財富。”王俊岳介紹。
13棵百年以上的鐵榆樹高聳入雲,臘梅、紅梅、紅楓、黑松、映山紅等30多個品種的樹木鬱鬱蔥蔥,80多盆枸杞賞心悅目。村民江往宏家的庭院內外“微公園”裏五彩繽紛。
家住刁良村的戴南鎮經濟發展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幹部黃宏雲庭院裏有一棵50多年的銀杏樹,如今枝葉茂盛。記得是他7歲的時候父親栽的,他經常教育孩子們樹是有靈性的,也是農村的靈魂,全家人一定要保護傳承好。
刁良村的古樹
為保護這些村民“傳家寶”,村裏統一製作了“身份證”——保護標牌,上面寫著品種、樹齡特徵、習性等,明確規定禁止毀壞、砍伐。
在保護古樹的同時,刁良村還大力倡導農戶在房前屋後栽樹。在470戶農戶中,有近300戶房前屋後有樹木花草,成為老百姓自己的“微公園”。
設立在村頭的藝術化標語牌上,寫著村裏的“綠色成績單”:國家森林鄉村、江蘇省綠化示範村、江蘇省二星級康居示範村、泰州市生態村、泰州市特色田園鄉村……這裡的老百姓盡情享受著“綠色幸福”。目前,刁良村正在創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一批惠民項目正在建設中。(文/圖 袁開建 陳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