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領跑數實融合新高地 擘畫江蘇數字經濟新圖景
2023-10-20 14:33:26來源:交匯點新聞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金秋十月,風起雲興;長江之濱,數字潮涌。10月23日-24日,以“數實融合增動能 創新引領促發展”為主題的2023(第十屆)江蘇互聯網大會將在南京舉行。

  建設“數字江蘇”,推進“數字轉型”,邁入“數智時代”,一幕幕數字生活應用場景的呈現,一個個數字經濟企業的落戶,一次次關鍵賽道的搶佔和探索……多點發力、融合創新,江蘇這片活力蓬勃之地正以“數”為路,用奔跑的姿態、沉穩的步伐擘畫數字經濟新圖景。

領跑數實融合新高地 擘畫江蘇數字經濟新圖景

  向“數”而行,建設“數字江蘇”

  2023年是全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實施的起步之年。數字經濟正成為我國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5月23日發佈《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根據這份報告,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50.2萬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提升至41.5%,總量居世界第二。

領跑數實融合新高地 擘畫江蘇數字經濟新圖景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2023年全國兩會上,江蘇被賦予“在高品質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加快建設製造強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的重任。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江蘇2022年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11%左右,兩化融合發展水準66.4,連續8年全國第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達到1504家,數字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令人振奮的數據,既是“數字江蘇”建設的成績寫實,也是江蘇“數字力量”的核心展示。截至2023年6月底,江蘇5G基站總數達21.6萬,全國排名第二。5G在網用戶數超過4500萬、千兆寬頻用戶數達1263.9萬,用戶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一端係著巨大的投資和需求,一端連接轉型和升級交疊相加的上升空間,數字基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放眼全省,數字鄉村建設的“數字底座”也正不斷夯實。2022年全省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29億元,累計建成5G基站18.7萬座,5G信號行政村覆蓋率達74.7%,全省農村寬頻接入用戶1447.3萬戶,排名全國第二,城鄉的“數字鴻溝”不斷縮小。

  牢固穩定的基建底座成就江蘇的輝煌昨天,向“數”而行的江蘇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江蘇密集出臺《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關於全面提升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準的指導意見》《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發佈實施《江蘇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發力數字經濟,江蘇有格局,有佈局。

  省委書記信長星在全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聚力打造數字經濟全面發展的網絡強省,深入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努力建設世界級數字産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更好推動建設“數實融合強省”。賦能聚力,前景廣闊。江蘇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水準位居全國前列,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3.5%左右,數字經濟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數字經濟整體發展水準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以“數”為路,推進“數字轉型”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已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在工信部2023年8月公示的“2023年新增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中,江蘇亨通數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hiot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無錫雪浪數制科技有限公司的雪浪雲工業互聯網平臺雙雙入選。

領跑數實融合新高地 擘畫江蘇數字經濟新圖景

  10月11日,第十七屆通信産業榜—2023年工業互聯網100佳揭曉。由紮根江蘇的本土民營科技企業南京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朗坤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再度入選,位列總榜排名第13。目前該平臺實時用戶高達4萬多家,接入200多萬台工業設備,積累2000余個工業模型,為工業製造企業數智轉型、提質增效提供強有力支撐。

  江蘇製造業規模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作為開闢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的著力點,江蘇全力推進製造業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全省進行數字化轉型工業企業有3萬多家,形成了10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規模佔江蘇全省製造業比重的70%。

  領潮而行,百業互聯。截至2023年5月底,江蘇累計組織實施“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項目738個,在數據採集感知、智慧物流、安全監控等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場景;累計上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58個,服務全國企業近16萬家,標識註冊量、解析量等主要指標均佔全國50%以上。

  江蘇正圍繞研發設計、生産製造、産品銷售、市場服務等轉型需求,加快省市兩級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資源池建設,聚合智慧裝備服務商、網絡服務商、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等優勢資源,為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集成服務,加快培育一批深耕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的領軍型服務商。截至2023年8月末,全省累計創建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3家,智慧製造示範工廠12家,累計培育省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250家和工業互聯網標杆工廠335家。

  同時,雲服務、大數據等新技術發展提速,助力江蘇製造“數字化轉型”更上一層樓。省工信廳數據顯示,1-5月,江蘇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業務收入5309.6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工業軟體産業鏈實現收入1137.9億元,同比增長12.5%,高出全行業增速5.1個百分點;基礎軟體收入、雲服務、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同比分別增長20.7%、32.4%、46.8%、15.6%。

  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和應用的未來産業,孕育著巨大發展潛力。江蘇在這一塊同樣亮點紛呈。10月8日,位於昆山開發區的蘇州昆山元宇宙産業園開園,首批包括亮風臺、硅基智慧等元宇宙頭部企業在內的32家企業集中入駐,未來將做大做強特色專業創新園區,全力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産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

領跑數實融合新高地 擘畫江蘇數字經濟新圖景

  加“數”奔跑,邁入“數智時代”

  目前,江蘇網民數量超過6800萬,平均每天用網超過5.4小時。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數字化轉型,到5G、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智”享生活的豐富場景“飛入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人享受到了數字紅利。

  陽澄湖畔,5G專網覆蓋的蟹塘裏,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分析數據,一旦遇到異常便動態預警;沭陽縣花木基地裏,農民手裏的盆景通過直播被賣到全國各地;在南京,遠程會診將大醫院專家“請進”社區,智慧中醫雲平臺可輔助診療,為醫生看病開方提供參考;在無錫,自動駕駛小巴定時定點接駁高鐵站和大型居民區的短途客人,提前至少50米識別前方路況,自動接收道路燈柱發出的避讓警示……從智慧城市到數字社區,從智慧産業到數字産品,數字觸角延伸至江蘇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拓展著智慧便利生活的邊界。

領跑數實融合新高地 擘畫江蘇數字經濟新圖景

  2023年以來,ChatG PT持續火爆,掀起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熱潮,大模型新産品進入“井噴”階段,蘇州清睿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的ArynGPT大模型脫穎而出。這款面向英語教學行業應用的百億參數專用大模型,能進行適合中小學英語學習的各種主題口語對話訓練,並能細緻從語義語篇角度批改作文、組卷命題。目前該産品已服務300多個城市,35000多所學校,以及3500多萬中小學生。

  數字脈動同樣涌動在廣袤鄉村。作為國內領先的面向下沉市場零售行業企業客戶的交易和服務平臺,總部設在南京的匯通達網絡讓不少鄉鎮小店甚至“夫妻店”重煥新生。尤其是發佈的“千橙數字人”在內的匯通達AI+場景,針對不同客戶的使用場景展開訓練、學習,在智慧文案的能力上接入匯通達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豐富的數據儲備讓用戶獲得更加智慧、便捷的使用體驗。截至2022年底,匯通達已覆蓋21個省、2.38萬個鎮,服務20.6萬家鄉鎮零售系統、上千家産業鏈品牌工廠。

領跑數實融合新高地 擘畫江蘇數字經濟新圖景

  信息技術持續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全省累計建成縣級涉農電商産業園101個,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物流快遞網點全覆蓋,全省農産品年網絡銷售額突破1200億元。為幫助農民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江蘇省深入開展“e起致富”蘇貨直播新農人培育行動、農産品電商“萬人培訓”、農民用網等活動,讓農民們更快更好擁抱數字生活。

  數字化對民生保障的支撐作用不斷凸顯。10月7日,江蘇發佈《2023數字江蘇建設優秀實踐成果公示名單》,一碼通行——“蘇服碼”應用等80個項目入選。加快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數字化水準,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江蘇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省市縣三級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3.4%。

  數字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數字”的活化,構建了“智慧”生活的新格局,更為江蘇高品質發展再添新動力。(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黃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