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三大行動”助力打造數實融合強省
2023-12-15 09:38:18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原標題:“三大行動”助力打造數實融合強省——深化智改數轉,疊加網聯賦能

  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徵,也是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路徑,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會議作出“要積極實施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大行動’”的明確部署。

  從一直以來強調的“智改數轉”到“智改數轉網聯”,推進新型工業化為何要強調“網聯”作用?各地如何以“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助力打造數實融合強省?

  “智改數轉”進入深水區,亟待“網聯”連結賦能

  走進亨通集團位於蘇州的智慧生産車間,智慧化場景隨處可見:近2萬個控制參數有序分佈在集中控制介面;車間內每台設備都裝有感測器,只需幾名員工便能對所有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和集中控制;機器臂隨“手”抓取重達400公斤的光棒,輕鬆實現人力難為的生産操作。

  “‘智改數轉’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能夠大幅提升人均産值。”亨通數科市場運營總監李皓玥説,近5年亨通員工人數基本維持在2萬人左右,人均産值年均增長18%,單位廠房面積産值年均增長16%,製造費用率年均下降8.5%。

  2021年底,江蘇省印發製造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聚焦16個重點先進製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産業鏈,加快推動“智改數轉”,率先建成全國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兩年多來,全省已為超四成的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免費診斷,累計實施“智改數轉”項目3.7萬個,蘇州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覆蓋率甚至超過98%,全省企業經營管理、研發設計數字化水準顯著提高。

  隨著“智改數轉”進入“深水區”,阻力也越來越大,不同企業的數智化水準與轉型進度差異愈發明顯,尤其是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依舊受限于“不願轉”“不會轉”的顧慮與迷惘之中。

  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認為,相較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缺乏試錯成本,轉型失敗可能會受到毀滅性打擊;還有部分規模企業的顧慮在於,上下游企業如未實施數字化改造,也無法帶動整個産業鏈躍升。

  “這個時候就需要‘網聯’的銜接賦能。”劉志彪説。“智改”“數轉”聚焦硬體智慧化改造和軟體集成化應用的疊加,通過組織更新、流程再造和數字化導入,全面提升企業在設計、生産、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智慧化水準;“網聯”則重在依託工業互聯網實現産業鏈上下游企業、製造業企業與數字服務企業的高效聯接,打破信息孤島,整合數據生産、存儲、交互、分析和應用,帶動技術、資金、人才、物資等優化配置,助力“智改數轉”進一步普及深入。

  “適度”和“深度”並舉,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

  通過“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迫在眉睫。“要想富,先修路”,對於新型工業化而言,數字基礎設施正是這樣一條“通向未來之路”。那麼,該如何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江蘇各地走出“適度”“深度”兩條路——

  一方面,適度超前佈局,推進網絡、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網聯”搭網絡、供數據,擴大覆蓋面。

  算力,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於一體的新型生産力。眼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樞紐節點吳江算力調度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李軍介紹,該項目是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組成和示範,一期項目建成後將提供相當於10萬至20萬台企業伺服器的算力總和,進一步降低企業上雲“用數成本”。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與算力資源供給之間不平衡的矛盾長期存在,也制約了‘智改數轉’的進展。”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研究員丁家友認為,加快“東數西算”工程重點數據中心項目建設,將為江蘇省産業數字化提供戰略延展空間。

  築牢算力底座,推進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在各類園區的深度覆蓋,是打通“數字大動脈”的重要一步。截至11月底,全省5G基站達23.8萬個,省內“千兆城市”數量已達10個。

  另一方面,深度推廣應用,為“網聯”提供更多更優可“聯”的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當前,徐工漢雲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行業已涵蓋12個門類行業,打造出20個行業子平臺,服務企業7萬餘家。“‘上雲’是企業實現‘智改數轉’的重要一步。希望通過‘漢雲’平臺,為更多行業領域、更多企業實現産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對接與協同創新。”徐工漢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黃凱説。

  通過強平臺、優供給,更多應用場景正在涌現。首屆長三角“5G+工業互聯網”大賽總決賽不久前落幕,江蘇省的蘇州友達5G數字化工廠等7個參賽項目獲獎,數量居三省一市首位。

  據悉,江蘇省實施“一集群一特色”“一鏈一平臺”工程,梯度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累計培育國家級“雙跨”平臺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54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61個。全省培育“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900個,97個項目入選工信部《2023年5G工廠名錄》。

  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喬亦哲表示,省工信廳將圍繞構建“1650”産業體系建設,以推進製造業“智改數轉網聯”為統領,聚焦業態模式創新,擴大應用場景,努力探索適應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準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為江蘇省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數字支撐。

  “三個維度”提升服務能力,推進製造業升級“換腦”

  除了“夯基”,協同推進“智改數轉網聯”,還需加快提升對“三大行動”的服務能力。

  蘇州大學東吳智庫執行院長段進軍建議,提升服務能力,既要著眼于充實和完善服務資源,加強政策、資金等支持,努力“拉”企業一把,也要強化評估指標體系建設,為“智改數轉網聯”的推進、監督和評價提供支撐。

  江蘇各地多措並舉,圍繞“三個維度”,提升服務能力。

  ——壯大服務隊伍,“引”“育”結合,建立“智改數轉”服務商資源池。

  作為制藥業智慧製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江蘇中有信科技有限公司自9月底就陸續為蘇州40余家生物制藥企業進行“智改數轉—智慧車間”診斷,“我們幫助企業積極查漏補缺,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開展項目諮詢設計、系統建設等。”公司總經理林志展説。

  如何招引更多優質服務商?泰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一邊大力集聚諮詢、智慧裝備、系統解決方案等方面的服務商,一邊爭取電標院、信通院等“國家隊”在泰州設立分支機構,推動國有企業與運營商、服務商成立合資公司,打造“智改數轉”聯合體,更好為各類企業提供支持。

  ——提升服務質效,大力發展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服務,打造産業生態服務圈。

  “當時我們對於‘智改數轉’沒那麼重視,覺得企業自動化程度夠了,沒必要再折騰。”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沈月説,蘇州市工信局組織的免費智慧製造診斷活動幫了他們大忙。

  “真金白銀”投入,不斷擴大為企業“把脈問診”的範圍。以“免費”的形式,擴大服務面,總結“經驗包”。2023年江蘇省下發“智改數轉”診斷服務資金近2億元,並及時總結免費診斷經驗。省工信廳廳長朱愛勳表示,江蘇省將逐群逐鏈編制“智改數轉”實施指南,計劃到2024年底,累計帶動30%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改造任務,規上工業企業智慧車間和工廠覆蓋率達10%以上。

  ——注重服務安全,推動國産工業軟體實戰實用、迭代升級,推進製造業“安全換腦”。

  工業軟體是工業製造的“大腦和神經”,也是製造業轉型不被“卡脖子”的保障。2022年江蘇全省工業軟體産品收入實現517億元,位居全國第一,國産自主工業軟體發展潛力很大。

  江蘇省已將工業軟體作為“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重點列入全省軟體産業規劃,制定實施工業軟體自主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提升工業軟體標準化水準,確保更為自主、可靠地服務企業轉型。(新華日報 記者 許願 付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