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取頭盔……短短幾秒鐘,宿遷市民張先生就在宿城區黃河路與洪澤湖路交叉口的青年崗旁掃碼使用了一個“共享頭盔”。為保障群眾安全,方便群眾出行,切實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努力在降事故、保安全、惠民生上出實招、見實效,12月19日,宿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正式推出“共享頭盔”,讓群眾出行更安全更便利。
交警向市民發放頭盔
為進一步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宿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堅持民有所盼、警有所應,挖掘共享理念,創新推出“共享頭盔”服務模式,在流量較大的14個路口共計投放2000個“共享頭盔”,確保頭盔借用的便捷性、覆蓋面。
圍繞頭盔的“借、管、還”,交警部門以科技作支撐,進一步簡化服務流程,建設“共享頭盔”智慧管理平臺,生成頭盔二維碼,做到“一盔一碼”,智慧管理。群眾通過微信掃碼方式,登記本人手機號碼,接收驗證信息即可完成註冊,平臺實現借取次數、借取時間、借取地點、是否存在借取頭盔未歸還等信息一體化管理。
為提高頭盔循環使用率,系統設定頭盔借出48小時後,自動向群眾發送歸還提醒信息。按照“多點借、隨手還”原則,群眾用完頭盔後,可向路面任一執勤民輔警歸還,民輔警通過微信掃碼記錄歸還時間、地點,整個歸還過程實現群眾“零操作”。
據交警部門介紹,“共享頭盔”推出後,將推行“以教為主、以懲為輔”的柔性執法,對未戴安全頭盔行為實現“一次教、二次勸、三次罰”:第一次借用,給予教育提醒;第二次借用,要求違法行為人參加不少於30分鐘文明交通志願勸導活動;第三次借用,依法進行處罰,杜絕“罰而不糾、一罰了之”現象發生,實現懲罰與教育、管理與服務相結合。
群眾在掃碼借用“共享頭盔”時,系統自動推送交通安全宣傳提示信息,實現借用一次頭盔、接受一次教育,推動民警落實“批評教育、志願服務、依法處罰”遞進管理模式,有效增強了群眾守法自覺性。同時,“共享頭盔、共創文明”的宣傳標語,將“共享頭盔”升級為文明交通“移動宣傳盔”,擴大了宣傳範圍,在全社會營造安全文明出行的濃厚氛圍。(文/圖 張晉 田廷江 朱遠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