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招商銀行遇見“新質生産力” 共尋高品質發展
2024-03-08 10:34:54來源:我蘇網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招行遇見“新質生産力” 共尋高品質發展

  近期,招商銀行正式將其“金融科技展廳”更名為“數字金融展廳”。從“金融科技”到“數字金融”,一詞之躍,可以看出招商銀行積極融入數字中國建設浪潮,打造“數字招行”的決心。

  近年來,招商銀行搭乘數字東風,沿著線上化、數據化、智慧化、平臺化和生態化的發展路徑,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在招商銀行看來,在金融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是把握新質生産力的關鍵。

  新質生産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産力。自2023年9月“新質生産力”被首次提出,該詞已成為當下最“出圈”的熱詞。招商銀行正恰逢其時積極培育新質生産力,用“數字紅利”為自身高品質發展尋求新的增長極。

  2017年已設立人工智能實驗室

  在剛剛更名的“數字金融展廳”內,一款AI資金交易機器人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這位能獨立完成同業間詢價、報價以及自動交易的AI“新”員工,其背後模型的準確率已經超過97%。而這僅僅是招商銀行運用技術創新生産力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招商銀行很早就開始佈局人工智能領域,其在2017年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以“模擬人、輔助人、替代人”為主要方向,聚焦業務價值創造和核心技術研究,實現關鍵能力自研,在客戶服務、經營、運營、投研等領域落地應用場景百餘個。

  在招商銀行看來,AI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要陣地。

  2023年,招商銀行對其AI能力及行內多個服務模組與團隊進一步整合,引入基座大模型,進行私有化部署和訓練,提升智慧服務能力,推出全新智慧財富助理“小招”。同時,建立“人+機器”審核機制,保障服務安全。

  招商銀行金融科技辦公室主任高旭磊表示,該行將持續探索在簡單勞動場景中,運用人工智能大面積輔助和替代人工,在一些原先認為只有人類能從事的智力高密集領域,依託新一代AI技術,實現對人的有效智慧輔助,推動人工智能成為招行智慧更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前,人工智能正站在拐點。畢馬威最新報告稱,人工智能發展突飛猛進,巨大應用潛力背後是新硬體、新演算法、新數據的全面涌現。

  “用好AI技術,離不開大數據這個‘底座’,數據正成為重要的新型生産要素。”在高旭磊看來,大數據是新質生産力的“加速器”“儲能池”。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的Global DataSphere 2023,中國數據量規模將從2022的23.88ZB(澤字節,1ZB約為1萬億GB)增長至2027年的76.6ZB,年均增長速度CAGR達到26.3%,為全球第一。IDC指出,政府、媒體、專業服務、零售、醫療、金融等領域擁有更多的數據,他們有更多機會通過激活數據進一步挖掘商業和社會價值。

  不同於傳統數據和信息化服務,數據要素強調對數據信息的價值開發、産業賦能和流通利用。這需要數據雲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上雲”變成“雲上”,成為價值挖掘的沃土。

  與招商銀行“全面上雲”超級工程宣告圓滿完成同時,該行還打造了企業級的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數據中臺有效提升了數據收集、存儲、確權、應用等的全流程品質、效率與安全,為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夯實基礎;技術中臺廣泛應用低代碼等先進技術,降低應用開發的門檻,提升了全行員工的科技思維、科技能力。

  截至2023年6月末,招行大數據服務已覆蓋全行60%的業務人員,技術中臺累計發佈組件超5100個,低代碼平臺累計上線應用超9200個。

  深耕16年,打造一款數字化産品

  數字技術不會改變金融的本質,但可以通過改善觸達、效率和風控,為實體經濟創造更高的商品運轉效率,提升産業鏈的經濟價值。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數智賦能已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數實融合的縱深推進本身就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呈現。而這也在招行服務一家全球化智慧家電龍頭集團的過程中得到了體現。

  在白色家電行業,傳統渠道鏈條長,從品牌廠商到一級經銷商、再到二級經銷商,最終到達門店終端,推高了渠道成本。因此,渠道的扁平化改革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這家全球化智慧家電龍頭集團全面開啟銷售渠道改革,希望通過DTC(Direct-to-Consumer,直面消費者)模式轉型全面提高産業鏈運轉效率。

  在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後,招商銀行佛山分行組建了客戶服務小組與該集團共建了基於財資管理雲+企業收銀臺的數智化銷售結算體系項目組,助力集團實現訂單流與資金流快速匹配和自動對賬;同時提供便捷的收款通道,助力客戶銷售DTC模式升級和支持千億資金交易體量。

  該集團項目負責人反饋,完整的銷售渠道變革和系統上線後,集團經銷商庫存週轉次數提升一倍,提質增效明顯。與此同時,資金流和訂單流的數據使得經銷商生態客群畫像變得更為清晰,讓整個集團的經銷商客群的普惠貸款需求得到了更全面的數據支持。

  “在實地走訪企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型集團普遍存在跨地區、跨銀行業務往來頻繁,成員機構差異性大,賬戶結構複雜,跨境資金交易等資金管理難點,導致財務管理體系複雜,財務成本居高不下。”招商銀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劉學武表示。

  而擁有18大功能模組、近2000個功能頁面的招行財資管理雲專業版,可以為企業提供整套從全球銀行賬戶視圖、高效穩定的收付結算、流程化內部資金計價、動態資金風險監控、一體化投融資管理到智慧大數據分析六大財資場景服務,為企業智慧化財務轉型保駕護航。

  除了專業版之外,財資管理雲還有單戶版、標準版、尊享版,服務不同規模、不同階段、不同管理模式下的財資管理統一,滿足頭部企業、擴張型企業、成長型企業乃至初創型企業不同的財資管理需求。

  據了解,招商銀行從2007年起做了第一家銀行自研的跨銀行資金管理系統,在過去16年裏服務了5000多家中國優秀企業。而擁有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的核心在於,招商銀行既有投商行一體化和行業專業化經營優勢,又能充分運用自身數字化和金融服務能力賦能企業,從而真正參與企業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數智化進程中,為企業轉型提供助力。

  科技貸款餘額同比新增800億元

  發展新質生産力,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培育科技新産業是重點任務。然而,面對大國科技博弈加劇的新形勢,以科技創新推進新質生産力發展正面臨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金融業被賦予了推進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加速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重大歷史使命。

  為此,7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在全國範圍內先後成立,各試驗區積極探索,加大金融産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發展科創金融特色機構,優化科創金融市場體系,加速激活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

  南京作為江蘇省唯一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正全力構建“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的科創金融高品質發展格局。2023年6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南京市雨花臺區作為中國(南京)軟體谷(以下簡稱“軟體谷”)重要的所在地,先行先試。

  為更好服務科技企業,招商銀行南京分行成立首家科技支行——雨花科技支行,與雨花臺區政府、軟體谷管委會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開銀政企合作新通道。

  江蘇鼎宏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就是位於軟體谷的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從事信創類軟硬體的研發與銷售。

  2023年初,該企業意向投標的一個重要要求是企業中標後必須儘快完成機器採購,6個月內完成系統軟硬體的搭建與調試,在短期內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由於在擔保緩釋條件上未與銀行達成一致,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遇阻。

  招商銀行南京雨花科技支行在了解到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後,第一時間上門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組建企業服務專班,提供信用貸款支持,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然而,授信成功獲批只是招行服務企業的第一步。

  “為了讓企業進一步感受招行科創金融的‘全方位’和‘有溫度’,我們依託招行的平臺化、生態化優勢,在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同時,也積極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銷售市場,實現引流。”招商銀行南京雨花科技支行客戶經理施欽介紹道。據悉,該行已連續數月幫助企業聯繫多家PE/VC機構,助力企業實現運營資金來源多樣化。

  不僅如此,該行還在有關園區銀企對接會上搭建信息溝通橋梁,助力企業獲得500萬元訂單。

  江蘇鼎宏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的案例只是招商銀行助力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剪影。近年來,招商銀行把科技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線方向,進一步聚焦服務科技企業,助力科技創新資源加速整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招商銀行公司金融總部總裁侯偉榮介紹,為不斷完善科技金融的組織架構,招行首批確定6家重點分行開展科技金融試點並先後設立15家科技支行。截至2023年末,科技金融重點分行已增至11家,計劃在2024年進一步擴大至20家。同時,截至2023年末,招商銀行服務的科技企業客戶超過14萬戶,在國家主要科技榜單企業中的數量佔比達23%;科技企業貸款餘額突破42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00億元。

  “我行將進一步提升科技企業的服務質效,以完善的體系和專業的服務,陪伴企業成長每一步,讓科技金融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侯偉榮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