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公安全面進入護航高考模式
2024-06-05 17:18: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進入6月,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大事——高考,即將拉開帷幕。5月下旬,江蘇各級公安機關成立高考安保工作領導小組,細化安保措施、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應急保障。隨著高考日益臨近,江蘇公安機關全面進入護航高考模式,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精益求精做好高考安保各項準備工作,全力為廣大考生營造安全有序、溫馨舒適的考試環境。

  加大巡邏力度 凈化考點環境

  助力圓夢,安全先行。5月份以來,全省公安內保部門會同教育等部門對265個考點學校及周邊區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指導督促相關學校完善內部安防設施,強化考場安全檢查,確保視頻監控和安全監測設備運行良好、入口安全防範區域可控可守、隔離帶和防衝撞設施狀態正常、保安人員和防護器械齊備,嚴格落實安檢防範措施;會同交警部門超前做好試題運送車輛、集中接送考生車輛安全檢查,切實把各類安全隱患消除在考試之前、隔離在考點之外。

  為全力維護考點考生安全和良好治安秩序,江蘇公安機關時刻繃緊“安全弦”,按照“1、3、5分鐘”快反要求,科學開展警力部署,全流程細化安保措施。考試期間,全省公安機關將全時段、全方位開展巡邏防控,最大限度將警力裝備投向街面一線,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為給考生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考試環境,各地公安機關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對考點周邊治安複雜場所集中開展清理整治,對可能産生噪音干擾考試的場所提前提醒警示。“高考臨近,我們將組織全省公安交警部門繼續高頻集中打擊,加大夜間重點時段和路段的巡邏管控力度,嚴查重點違法。”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負責人介紹,考試期間,全省交警將全程在考點周邊道路安排執勤警力,嚴查亂鳴喇叭等交通違法行為。英語聽力測試期間,針對部分路段合理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為考生營造安靜的考試氛圍。

  開通“綠色通道” 精準服務保障

  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5月11日起,全省公安機關開闢了專門制證“綠色通道”,對參加高考考生申請辦理居民身份證的,最大限度壓縮審核、簽發時間,以最快速度將證件製作、發放到考生手中,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加快制發身份證2022張。

  “對已申領居民身份證並處於等待期間的考生,有申領臨時居民身份證需求的,可當天製作、發放臨時居民身份證。”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考試期間,考場轄區公安派出所將安排專人值守,確保第一時間為因丟失、被盜或者忘記攜帶等各種原因無法出示身份證件的考生出具臨時身份證明,用於參加考試。有條件的地方還將在考點設立現場辦理點,當場為考生出具證明。

  高考期間,江蘇公安機關將依託交警鐵騎隊加強護考保障。各地公安交警部門設立鐵騎護考小分隊,護送教育部門或學校組織的接送考生車隊,為因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以及忘帶身份證、准考證的考生提供緊急援助服務。對發生涉及考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迅速出警、快速處理,必要時幫助聯繫車輛轉送考生。

  強化交通疏導 全員上路護航

  考試前夕,江蘇各地公安交警部門把高考當作治理能力大考,主動聯繫教育部門和考點所在學校,提前掌握考點設置、考生人數和考場分佈等情況,組織警力對考場周邊道路開展全面排查,完善交通標誌標線,預先安排隔離設施,凈化道路交通環境。根據考生接送車輛數量,在考場周邊道路設置臨時停車區域,重點保障學校包車、考生專用接送車的臨時停放,設置停車引導標識,規範車輛停放秩序。經反復調試、試驗,考試期間,全省大部分地區將為護考、送考車輛開通“綠波”。

  2024年高考期間,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還將聯合高德地圖,在全國率先推出省域高考交通引導信息專屬服務——江蘇高考出行攻略,在導航介面上對考點周邊交通信息進行智慧標注顯示,並同步語音播報安全提示。考生及家長出行前可便捷獲取相關管制預告、最優出行規劃、車輛臨停信息、途中安全提醒等交通情況。(文 蘇宮新 朱遠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