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2024-07-30 09:43:21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武進:扛起上游擔當,繪就太湖新勝景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太湖 夏伯陽 攝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太湖 劉松 攝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太湖清淤 錢壘 攝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洛陽鎮水環境治理 吳湘奇 攝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武進高新區物聯網水環境治理 錢壘 攝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雅浦港生態緩衝區 錢壘 攝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安全大塘濕地 李建新 攝

打造治湖“新標杆” 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滆湖 (武進區委宣傳部供圖)

  驅車行駛在環太湖公路江蘇常州段,滿目綠意,兩側萬頃湖光、碧波盪漾,讓人不禁感慨: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當前,在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中,江蘇省提出要把治理重心從“湖體”向“上游”延伸,力爭把太湖打造成世界級生態湖區和創新湖區。

  常州市武進區地處太湖上游,正是新一輪太湖治理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多年來,武進探路攻堅,善作善成,在“太湖之治”上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2023年底太湖湖心區總磷、總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1.9%、14%,首達Ⅲ類水標準,太湖西部區總磷、總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6.9%、9.1%。2023年太湖武進水域全年發現藍藻水華28次,平均面積、最大面積、藻密度均為2007年以來最好水準。

  2024年是新一輪太湖治理的攻堅之年。2024年以來,武進區持續強化上游“硬擔當”,將太湖綜合治理視為全區生態治理的“一號工程”。2024年,共排定了56項重點工程,年度投資約34.67億元,堅持系統化、科學化、精準化治理,沿著“1+8+5”治理路徑,以“一湖”為核、“一浜”為基、“一鏈”為要、“一網”為本、“一帶”為先,全面推進流域水環境持續向好,唱響新時代“太湖美”武進樂章。

  清內源,築牢上游“生態屏障”

  眼下,太湖安全度夏進入關鍵攻堅期。在武進境內的太湖竺山湖湖區,多艘環保絞吸式挖泥船正出航疏浚。新型生態清淤船將氣動吸泥泵伸向湖底,在高負壓作用下,淤泥主動流入排泥管。

  2023年,武進在省內率先開展新一輪太湖清淤工程,引入新工藝,採取以環保型絞吸式挖泥船為主、氣動吸泥泵生態清淤船為輔的清淤方式,每日穩定出泥可達1.2萬立方米,底泥清除率達96%以上。

  生態清淤是治太的關鍵一招,在抑制藍藻暴發、降低湖泛風險上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太湖治理不能僅僅停留在“就湖治湖”的傳統思維上,武進用“流域治理”的理念進行系統性謀劃,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轉變。

  在武進佈局太湖治理的“一盤棋”上,地處太湖上游的滆湖是重要的一子。滆湖是太湖生態緩衝的“前置庫”,也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生態補水的必經區域。治太先治滆,滆湖水質改善,太湖西部湖區生態環境也將隨之向好,為太湖築起一道無形的“生態屏障”。

  武進下足“繡花”功夫,在滆湖內外“精雕細琢”。2024年,武進加快實施滆湖退田還湖二期暨近岸帶水生態修復工程,持續開展底泥污染控制、以漁控藻、沉水植物修復、浮游底棲生物繁育等工作,2024年上半年,滆湖水體總磷濃度同比下降9.7%,為2007年以來同期最好水準。

  當前,滆湖湖心區正大力推進水生態修復工程。陽光照射下,湖底水草隨波搖曳,儼然一片“水下森林”。“這些是我們在春季種下的水生植物,現在已經生長到頂峰狀態,凈化效果最佳。”滆湖水生態修復項目工程師佘新正介紹,水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水體和底泥中的氮、磷等物質,後期通過人工收割移出湖體,實現凈化水質的目的。目前,已增殖放養凈水鰱鳙450萬單位以上,完成沉水、挺水植物種植237萬平方米。

  此外,為提高滆湖保護治理的精度,武進積極建設治水護水的“智慧大腦”。2023年,數字孿生滆湖項目正式上線運行,在水文水質監測站、視頻監控等週邊“千里眼”的幫助下,同步對接國土、環保、農業等行業涉河涉湖業務數據,形成滆湖治理的“大數據庫”。據了解,數字孿生滆湖項目能實現防洪預報預警、水資源調度配置、水質提前預報等功能,為精準調度流域水網、精準實施滆湖保護治理、精準提升流域水網安全與水系環境提供“智慧水利”保障。

  “武進作為太湖上游,在太湖治理中作用關鍵,責任也更加重大。”武進區生態辦主任、武進生態環境局局長于樂介紹,自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開展以來,以堅定決心、堅決態度、堅實舉措彰顯太湖治理上游擔當。

  武進湖浜共治清內源。治湖方面,深入開展洮滆片區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太湖500萬立方米、滆湖1500萬立方米生態清淤,啟動並完成滆湖退田還湖二期暨近岸帶水生態修復3.2平方公里。治浜方面,持續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31個長江入河排污口、321個太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小微水體”整治305個,農村河道輪浚超41萬立方米,整治完成劣Ⅴ類支流支浜73條,建設農村生態河道30條。劃定污水排放控制區253個,已啟動溯源排查107個,武進排污許可試點工作通過生態環境部驗收。

  生態環境好不好,生物最有發言權。在武進,甲殼綱、多毛綱、軟體動物等清潔型指示生物從“稀客”變成“常客”,多鱗白甲魚和方氏鲴等珍稀瀕危物種均有檢出,鳥語花香處處可見。

  治外污,凈化入太“毛細血管”

  湖體環境好壞與否,表像在湖內,實則根源在湖外。太湖治理要從源頭抓起,需要把更多功夫下在岸上,大幅提升入湖污染物削減率。

  為此,武進全力開展河流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劃定工業、生活、農業污染控制區,持續推動外源減量,從多方面開展溯源排查和整治任務,管住岸上、管好管網,讓匯入太湖的“毛細血管”更加潔凈。

  目前,武進已強制性清潔生産審核企業30家,完成城鎮污水管網檢測與修復150公里,建設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3個,武進表面處理産業中心工業綠島、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夾山)續建四期項目、陽湖生態凈水廠等工程有序推進。

  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的行動方案中把開展太湖流域工業污染防治專項監督作為一項重點工作。2023年10月起,武進積極開展涉磷企業排查整治,對全區1328家涉磷企業按風險等級分類開展專項整治,深入摸排後,形成“磷賬本”“磷清單”。目前1328家涉磷企業已全部完成“一企一策”審核,1041家企業完成現場驗收。

  江蘇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主動選擇整治提升的企業之一。“我們對涉磷原輔料進行替代,將拋竄清洗工段清洗粉更換為無磷清洗粉,並配套了新建中水回用設施,加強中水回用。”該公司安環主管章正岳介紹。

  除了從源頭削減污染之外,加強污水排放監控也是整治的一環。

  正值汛期,強降雨天氣頻繁,武進國家高新區物聯網技術派上大用場,實現“可看、可控、可追溯”。廠房外,雨水多功能物聯井正在進行實時監測,遠程控制閘門可讓雨水自動流入企業污水管網,輸送至工業污水處理廠,有效減少雨污水跑冒滴漏對水體産生的影響。

  太湖流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面源污染同樣是治理重頭。武進以村莊為節點、水系為脈絡,加強農業農村環境整治,打通河道管護的“最後一公里”。

  走進武進區洛陽鎮湯墅村,農路乾淨整潔,河道水清岸綠,農房錯落有致,美麗的鄉村畫卷令人心曠神怡。2023年初,湯墅村全村鋪設7755米污水管網,建成5座污水提升泵站,連結428戶農戶,接戶率達99%,河道由濁變清,實現“黑臭”到“景觀”的華麗蛻變。

  在武進,像湯墅村這樣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的村莊越來越多。武進堅持“減外源”,在管好管網上下功夫,最大程度減少污染物入湖:開展污水管網建設及老舊管網排查修復,建設完成污水主管網20公里、調度管網10.5公里,55個行政村實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88.18%。

  增綠量,為生態環境擴容

  水環境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如果説內湖清淤、近岸治污是做“減法”,那麼生態修復就是做“加法”。武進將生態修復擺到太湖治理突出位置,加快建設環滆湖生態濕地鏈,持續擴大生態容量。

  當前,以滆湖為中心向外正蕩開一圈圈“綠暈”,新建濕地保護小區1處、完成濕地修復299萬平方米,完成圩區清退2.38平方公里。從城市高樓到鄉村田地,一處處水清岸綠的景象在全區串珠成鏈,結成綠網。

  俯瞰位於中心城區的新天地公園,7萬平方米的“玻璃海”如夢似幻,能清晰地看到魚兒在水草間嬉戲。“北部片區整體水質基本穩定在Ⅲ類,肉眼可見,水質已經提高了一個等級。”武進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水生態修復工程通過種植水草、投放水生動物、改良湖底底質等措施,巧妙解決了公園湖體岸邊落葉易沖刷至湖中造成水質波動以及水動力不足等問題,逐步恢復湖體生態鏈。

  在城市裏,一批濕地公園悄無聲息地出現,小微濕地成為市民可愜意休閒的綠意空間;城鎮污水處理廠周邊的土地資源重煥新生,尾水流經生態濕地,從“工程水”變為“生態水”。

  而在鄉鎮,重點片區依託洮滆片區(武進)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全面開展生態河道、小微水體、分散式尾水等不同類型的水生態修復。荒地、廢棄地等土地被利用起來,通過河道建設、小流域治理改善,成為和美鄉村的一抹亮色。

  7月正是水蜜桃豐收季,雪堰鎮雅浦村桃園裏,鮮嫩多汁的水蜜桃挂彎枝頭。桃園裏的種植尾水集中收集後,通過排水渠,流至雅浦港生態緩衝區的生態濕地,經過四道凈化,達標後排入楊灣浜,隨後進入雅浦港,最終匯入太湖。“檢測下來,排入楊灣浜的水質能達到Ⅲ類水質。”雪堰鎮生態辦(太湖治理辦)主任孟魯偉表示,這個生態濕地能夠凈化包括約800畝桃園尾水、周邊300畝農田退水及祠堂浜內水等在內的水體。

  除此之外,武進還積極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帶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和高品質林地建設,完成池塘標準化改造1.32萬畝,清退0.54萬畝,建成省級病蟲害綠色防控基地、省級稻麥田雜草綜合治理示範區、化肥減量增效示範區各1個,讓農業不斷向生態化、智慧化轉型。

  在前黃鎮坊東村,能看到水上發電水下養魚的“科幻”一幕。千畝養殖塘上方,光伏板排列整齊,12台風力發電機勻速運行,為漁業養殖24小時源源不斷提供綠色動能。光伏板投下的連片陰影中,小船穿梭其間,一隻只珠蚌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到水面上。“我們採用魚蚌混養的養殖方式,形成一套生態立體循環系統。每一隻蚌都是一台‘小型水質過濾器’,既可以吃水裏的浮游生物,也可以吸收魚的糞便。”常州市芙蓉珍珠養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娟説。

  探新路,全域共治永續“太湖美”

  在湟裏鎮葛莊村的安全大塘濕地公園裏,濕地系統層級分明、魚鴨自在暢遊,咖啡店、露營機構等新業態陸續入駐。這裡是武進區首家村級濕地公園。此前,葛莊村小微水體治理經驗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題專場向國際社會發佈。2023年底,全省首個村級水情教育館——葛莊水情教育館在這裡正式開館,以科普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葛莊村的變化是武進水環境治理的縮影,也是“生態為上+示範引領”路徑經年累月探索的結果。流域治理涉及部門眾多,專項行動內容冗雜,想要高效破解這一難題,制度優化創新是首要之舉。武進以敢為人先的魄力,在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上不斷探索。

  “率先”而行,匯聚合力——

  在全省率先成立區級生態文明建設辦公室,集中辦公、實體運作,有效整合全區行政力量,統籌協調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及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工作;成立“五個一”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與水環境品質提升工作一體化推進;探索實現“部省、地方”聯動的組織保障模式,推動綠色建築示範發展。

  “首創”而動,示範引領——

  在全國首創“企業河長制”,推動治水模式從“政府單一途徑驅動”向“政府—企業—社會協同多途徑驅動”升級;在全省首推“小微水體河長制”,讓水體責任細“治”入微;民間河長被納入常州地方性法規;成立江蘇省河湖長制研究院武進分院,開展滆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研究項目合作與滆湖健康管理平臺共建工作。

  “先行”而為,樹立綠色標杆——

  首推新康村生態農業循環試點項目,開創生産、生活、生態相協調的農業發展新局面;率先建設PPP“國企+民企”項目聯合體模式,實現轄區內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作為試點,建設環太湖城鄉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示範區,構建農業廢棄物、湖體有機廢棄物等“收集+處置+資源化利用”一體分類處理體系。

  政策引領、機制護航、行動落地,武進多個工程成為國內、省內示範試點,多個生態項目獲得表彰:數字孿生滆湖平臺入選水利部先行先試工作試點;常州太湖流域滆湖工程入選2024年度省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示範工程名單;武進區“青企河長”志願服務項目榮獲江蘇省“母親河獎”綠色項目獎。

  碧水環流、翠嵐如織、滿城常青,武進肩扛上游重擔,以“五個一”專項行動為抓手,更大力度、更加精準推進新一輪太湖治理,推動高品質發展與高水準保護協同並進,為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彩,為江蘇省打造“世界級生態湖區”“全國湖泊治理標杆”作出武進貢獻。(新華日報 撰稿 陳柳敏 吳夢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