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上半年江蘇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 金融多領域改革深入推進
2024-08-05 14:47: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召開三季度新聞發佈會,就2024年上半年江蘇金融運行和外匯收支、江蘇科技金融和優化支付服務工作進展等情況進行介紹分析。

  2024年上半年,江蘇金融總量繼續較快增長,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不減。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9萬億元,居全國第一;人民幣計價的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8.5%,規模連續3個月創歷史同期新高,實際利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領先。

  信貸投向重點突出

  2024年上半年,全省各項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重提升,各項貸款新增1.94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8.4%,比2022年同期上升12.2個百分點;企業債券、政府債券融資小幅減少,企業債券融資凈額為819億元,同比減少2070億元;企業股票融資明顯收縮,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32億元,同比減少407億元。

  截至2024年6月末,全省本外幣存款餘額為25.75萬億元,同比增長4.9%,增速比2022年同期下降8.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末下降5個百分點。

  據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調查統計處副處長孫小光介紹,上半年,江蘇信貸投向重點突出,為全區經濟穩步回升提供了高品質金融支持。從投向結構看,一是對實體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加大,企業貸款尤其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企(事)業單位貸款比年初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307億元;其中,企(事)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27萬億元,同比多增63億元,佔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總量的64.5%。二是金融支持新質生産力發展力度較大。分行業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增速在各行業中最高,6月末同比增長52.2%,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40.5個百分點。

  外匯收支和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

  2024年上半年,在外貿進出口回升的支持下,江蘇貨物貿易跨境資金凈流入同比增長3.4%,規模保持歷史同期較高水準,繼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展現出外貿進出口的發展韌性。

  上半年,全省累計涉外收入3050億美元,累計對外付款2228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822億美元;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銀行累計結匯1237億美元,累計售匯777億美元,結售匯順差460億美元。

  在各項入境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到江蘇遊玩的外國客人持續增加。2024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全力推動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6月末實現全省和重點城市重點商戶數量翻番、新增和改造智慧外卡POS機1.8萬台的關鍵突破,提前完成全省重點商戶外卡覆蓋率100%的階段性目標,有力支撐了江蘇高水準對外開放和社會民生。

  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支付結算處副處長周晨陽介紹道,全行聯合省委金融辦印發《江蘇省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方案》,已和15家成員單位建立“人民銀行+行業主管部門+金融機構+重點企業”四方協作機制,同時打造“水韻江蘇 支付懂你”江蘇特色品牌,制發中英日韓繁多語種支付服務指南,上線“境外來蘇人員支付和兌換服務電子地圖”,向全球宣傳江蘇支付便利政策。

  科技金融目標量化

  2024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會同省有關部門,完善科技金融工作機制、用足用好貨幣政策工具、不斷豐富金融産品服務、著力打造科技金融創新高地,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效。

  據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李軍介紹,6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等七部門印發了《關於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江蘇省分行結合方案制定了江蘇省科技金融重點工作安排,序時推動《工作方案》各項政策舉措落實,近期還將會同省有關部門研究制訂全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點。

  《工作方案》中明確,要“完善適應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特點的信貸産品”。江蘇省分行將組織力量開展調研,聽取企業的訴求,了解金融機構的關切,突出金融供給側精準發力,引導金融機構轉變傳統眼光,創新投貸聯動、知識産權質押、人才股權激勵貸款等服務,構建梯度式、差異化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推動“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

  李軍表示,前期,江蘇省分行與有關部門聯合製定了《江蘇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創新效果評估方案》,設置定量、定性共25個指標,按季評估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成效。下階段,全行將進一步完善該方案,提升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文 陳小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