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運河情·江南韻”第四屆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開幕
2024-09-14 17:07: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9月13日晚,2024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展示活動——“運河情·江南韻”第四屆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暨2024吳門望亭文化藝術季開幕演出《永遠的運河》在被譽為“運河吳門第一鎮”的蘇州望亭璀璨綻放。

  本次展示周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蘇州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主辦。活動為期十天,旨在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進一步優化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深入挖掘並展現大運河沿線民族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歷史底蘊,推動大運河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融合。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八省市文化和旅遊廳(局)代表及文化館(群眾藝術館)代表出席。

“運河情·江南韻”第四屆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開幕_fororder_圖片1

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由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朱艷主持。副區長朱向峰致歡迎辭。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張金寧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各地文旅部門和團隊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民間文化藝術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利用,大力發展特色文旅産業,融入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民間文化藝術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激發新活力、煥發新光彩。”

“運河情·江南韻”第四屆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開幕_fororder_圖片2

領導致辭

  組委會為大運河沿線省市文化館(站)、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相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等10家單位授予“運河情·江南韻——第四屆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優秀組織單位”稱號,為蘇州相城區吳門望亭授予“運河情·江南韻——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基層展示點”稱號。

“運河情·江南韻”第四屆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開幕_fororder_圖片3

演出現場

  一段評彈·表演唱《情韻運河》率先亮相。跟隨姑蘇聲色的牽引,塑造運河兩岸兒女精神生活面貌的津味兒舞蹈《天津姐姐》、浙江舞蹈《芳菲蔓影月明中》,譜寫鄉村振興文明新風和展現新時代鄉村幸福生活的安徽器樂聯奏《石榴村的玩燈人》、山東舞蹈《蘋果紅了》,弘揚百年黨的精神的河南戲劇情景表演《飛奪瀘定橋》、北京舞蹈《紅船向未來》,以及展示地域藝術形式特色的表演唱《又見陽澄湖》、河北武術表演《盤古武魂》,亮相於精巧編排的“大美運河”和“青春運河”兩個篇章,鋪展開斑斕多彩的運河文化風情長卷。

“運河情·江南韻”第四屆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開幕_fororder_圖片4

演出現場

  演出尾聲“壯哉運河”,江蘇代表團的混聲合唱《水韻江蘇·茉莉花開》響起,展現了水韻江蘇的獨特魅力和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也歌頌了新時代大運河文化的蓬勃生機。

  開幕演出後,展示周各項活動也將以線上線下雙軌、戶內戶外結合、大屏小屏聯動等豐富形式輪番上演。9月14日,兩場《戲·品運河》專場展演將分別在望亭大運河文體館與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接力演出;9月20日起,《朝霞氣韻》等5場演出將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運河沿線各省市文旅廳(局)、文化館視頻號,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數字音樂廳以及嗶哩嗶哩、YouTube等新媒體矩陣,面向海內外觀眾同步播出,也為大運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一年一度的大運河文化交流盛事,“運河情·江南韻”大運河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周已步入第四屆,不斷為深化區域人文交流協作、打造水韻江蘇文旅品牌、助力蘇州文化強市建設注入強大動能,獲評首批“全國群眾文化優秀品牌案例”。

  本屆展示周活動進一步吸引大運河沿線各省市群藝團隊的積極響應與廣泛參演,最終形成了由52支優秀群眾文藝團隊、700多位群眾文藝愛好者組成的大規模演出陣容,展現40個“群星獎”作品,在推動大運河文化遺産傳承保護、加強優質公共文化資源服務基層、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文化品牌建設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等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續寫民族民間文化繁榮發展的新篇章。(文/圖 徐馨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