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江蘇這片活力滿滿的沃土上,機遇蓬勃、開放共贏,正吸引著諸多來自外國的“志合者”到此發展,開啟他們和江蘇的精彩故事。
志合者,也必將隨著江蘇經濟的穩舵前行,同風而起,扶搖而上——在這個美好願景下,在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指導下,國際在線江蘇頻道聯合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共同推出2024年“老外在江蘇”系列人物報道。通過採訪在江蘇的外國友人,講述他們和江蘇共發展的真實故事,展示他們心中對“機遇中國”的真實感悟。
本期專訪的主人公,名叫樸宰完,來自韓國,現任皓聖(江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記者 楊心怡):從LG到奧齒泰再到皓聖,先跨界、後跨國,來自韓國的樸宰完用25年守得雲開見月明。
樸宰完
“誰能想到,一個做電視行業的工程師,會投身醫療行業呢?”在和國際在線江蘇頻道記者訪談中,樸宰完笑道,“但這一切並非偶然,在LG積累的高精度表面處理工藝經驗,為我在種植牙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從辦公桌上拿出種植牙模型,指了指牙體表面,更直觀地解釋道:“無論是電視還是種植牙,都需要精細的表面處理,這就是我跨界的橋梁。”
2007年,樸宰完加入韓國奧齒泰株式會社,從事種植牙、數字化設備等材料生産相關職位。2019年,有12年從業經歷的他成為總部派任中國的考察團成員之一,並最終任皓聖(韓國奧齒泰株式會社旗下品牌)總經理,前往鹽城開始他的異國奮鬥之路。
一片藍海,所以值得等待
在中國調研了幾座城市,鹽城為何成為最終選擇?
“江蘇是中國對韓貿易第一大省,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決定在江蘇境內落戶。在綜合考慮交通、運輸等成本後,確定鹽城就是我們的最優選。”樸宰完解釋道,“這裡與韓國隔海相望,交通物流都比較方便,週一從韓國發快遞,週五就能收到,而且到韓國首爾也有直達飛機。”
作為全國較早開展對韓經濟合作的城市,鹽城是全國韓資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完善的配套與成熟的對口服務形成強大的“磁吸力”,吸引更多外資外企落戶。
“當時政府人員的熱情還歷歷在目。”據樸宰完回憶,“我們公司做數字化産品,需要技術人員和相關專業的實習生。政府主動積極地為我們對接這邊的口腔技術學院。雖然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達到預期,但至少他們是按照你的需求來行動。”
公司成功落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市場問題。
“中國種植牙的普及度尚未打開,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回報週期會較長。”樸宰完還提到關鍵的一點,“中國對醫療器械的環評與安全方面管控嚴格度可以説是世界前列。産品的製作許可證需要先審查工廠各項資質後才能申請,至少三年時間。”
對於新落戶的公司,一方面要確保産品的安全,另一方面需要在三年週期內穩住資金鏈,樸宰完坦誠,“這確實是個很大的考驗”。
但他仍對公司前景很樂觀,他分析道:“種植牙分標準式機臺和定制式機臺,我們之前只能做定制式,産量少、回報低,但許可證下來後,我們立馬擴建三期廠房,完工後標準式機臺將投入使用,不用再從韓國進口,一定能大大提升産值。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人對種植牙的需求度一定會提升,所以我相信未來是一片藍海。”
樸宰完也從企業的堅守中,對投資者建議道:“經濟是具有週期性的,即使在較為低迷的階段,只要有希望,就不要輕易地放棄,再堅持一下。”
希望我們達到兄弟姐妹一樣的親和度
其實2019年,並非樸宰完第一次來到中國。
在此之前,他在1999年末曾因公出差來過中國。“有好多人都騎著自行車”是他對中國的初印象。“當我再次來到這裡,私家車已經普及,道路變得平整開闊,空氣品質也有非常大的改善,20年後的中國讓我感覺煥然一新。”
樸宰完回憶剛來鹽城的那段時間,“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無論是語言環境,還是飲食習慣,都不需要刻意去適應。他笑稱,“對於韓國人來説,鹽城是一個不會中文也能生活的城市”。
他佐證道:“下了飛機後,從機場到公司,一路上的交通標識牌都有韓文,非常有親和力。我還深刻地記得,總部有韓國同事來出差,他完全不會中文,但待了半年都沒感覺到有什麼不方便,拿著手機想去哪兒去哪兒。”
樸宰完認為,這種城市包容度並不是僅靠政府的努力,還離不開鹽城市民的溫暖。
他用“正直溫和”形容鹽城人,並且特別強調“正直”這個詞。“你難以想像,我在鹽城丟了幾次手機。”樸宰完邊笑,邊伸出三根手指比劃道,“一共三次,一次是公交車、一次是菜場、還有一次是騎車的路上,都是我不小心弄丟。説實話,本來我都打算重新買,但沒想到三次都有人主動聯繫我,無償且非常熱情。”
樸宰完更喜歡坐公交去深入感受城市的溫度。“我現在非常熟悉市區的公交車,用手機刷二維碼支付就能乘坐,又方便又省錢。”
如今他在鹽城的生活,似不起波瀾,實靜水流深。東臺黃海森林公園、麋鹿園、珠溪古鎮、大洋灣是他每次帶領韓國朋友旅遊的景點。“一直很感謝鹽城政府讓我們能在環境這麼好、這麼美麗的地方投資創業。”
樸宰完也建議道:“希望未來,來鹽城的韓國人越來越多,彼此之間交換技術、資源、人力,在經濟上實現共贏的同時,情感上能達到兄弟姐妹一樣的親和度。”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