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紮實推進“110”接處警“擦亮行動” 南通“110”接警總量首次下降
2025-01-07 16:17: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2024年,南通公安聚焦“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紮實推進“110”接處警“擦亮行動”,從規範、手段、裝備和機制等環節入手,牽引警情更快速高效處置,加快形成和提升“110”新質戰鬥力,南通公安接處警工作呈現出警速度、指揮效能、處警質態“三個提升”的良好態勢。

  數據顯示,2024年,南通“110”接警總量達348.64萬起,較2023年下降3.79%;民警處警到場速度提升27%,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接處警工作滿意度同比上升2.1%;向“12345”在線平臺分流“雙非”警情48721起,受理“12345”在線平臺分流群眾緊急報警求助13097起,承辦大聯動平臺工單38388件,綜合滿意率達96.5%。

紮實推進“110”接處警“擦亮行動” 南通“110”接警總量首次下降

“110”報警服務台

  出臺十項措施 民警處警到場速度提升27%

  圍繞報警人最關心的民警處警到場時間問題,2024年,南通市公安局出臺《全市公安機關加強和改進110接處警工作十項措施》,全流程細化、量化16項具體標準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南通“110”接警總量達348.64萬起,較2023年下降3.79%,這也是近年來南通“110”接警量首次出現下降,其中打架鬥毆等街面“六類警情”下降17.3%,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28.9%。

  “‘110’警情是社會治安的晴雨錶,也是群眾工作的風向標,我們持續通過打防結合,讓平安看得見更可感。”南通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主任唐金亮説,2024年,南通公安結合社會治安實際,持續開展“冬春攻勢”“夏季行動”“秋季精準清除”“冬季行動”等系列專項行動,一季一專題、一月一攻堅、一週一收網、一天一行動,同時創新部署“夜經濟專項巡控”、“網格化立體加密巡控”、群防群治“藍背心工程”,落實車巡、人巡等“七巡”措施,提高見警率、管事率,推動社會治安持續向好。

  數字化接處警 無人機與AI輔助賦能警情“智”處

  “以往在接警過程中,特別是遇到具體位置不明確時,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排查,現在通過警用無人機就可以實現快速精準定位,並且通過實時回傳畫面,現場情況一目了然,為處置指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南通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接警指揮大隊大隊長孫志勇説。

  2024年,南通公安科學布建了37套警用無人機方艙,開發建設警航實戰管理平臺,實體化運行警航“飛控中心”,設定46條空中巡線、120架無人機全天執飛,實現“方艙一鍵響應、飛機自動巡飛、視頻實時直播、數據在線識別”;設立專門的飛行操作崗,接受接警指揮大隊的調度指揮,全天候與“110”接處警聯動響應,5分鐘之內警用無人機即可抵達現場,賦能警情快處。目前,警用無人機日均支撐警情處置9起。

  此外,針對市民報警電話遇忙時,南通“110”將通話從排隊列集中轉接到語音機器人隊列進行智慧交互。2024年,AI智慧機器人輔助接警3182起,幫助群眾自助移車82萬起。

  推動雙向聯動 攜手“12345”高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按照“12345”受理非緊急求助、“110”受理處置緊急警情的職能定位,南通市公安局牽頭梳理制定了《市本級12345、110分流轉辦事項清單》,明確“110”轉“12345”的13大類68小類事項、“12345”轉“110”的9大類61小類事項,在明晰兩平臺職責邊界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一鍵轉接、三方通話、系統推送”轉辦機制。

  面對警單、工單流轉不暢這一雙向聯動的“老大難”問題,南通在全省率先形成市、縣兩級平臺技術標準體系,通過升級改造“110”“12345”現有平臺或融合聯動指揮平臺等方式,建立警單工單在線交互通道,實現雙向派單、跟蹤督辦、反饋回訪、智慧監管,做到對接事項網上流轉、互聯互通、全程可溯、閉環運行。

  高效聯動,雙向賦能。2024年,南通市、縣兩級“110”平臺向“12345”在線平臺分流“雙非”警情48721起、受理“12345”在線平臺分流群眾緊急報警求助13097起,南通市公安局承辦大聯動平臺工單38388件,按時簽收率、辦結率均為100%,綜合滿意率達96.5%。“南通模式”經驗做法還成功入選國務院辦公廳政務信息交流案例。(文/圖 蘇錦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