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淮安市淮安區委、區政府的科學引導和政策激勵下,圍繞“規模化、深加工化、品牌化”的發展思路,芡實種植面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芡實成為淮安區目前發展基礎最好且最具前景的農業特色産業,不僅促進了群眾增收,更成為了一張頗具知名度的“地域名片”。
芡實豐收
規劃扶持,形成産業規模。淮安區立足區情,為芡實産業量身定制科學合理的發展藍圖,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通過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多方籌集資金增加科技研發、基礎設施投入。此外,大力整合土地資源,支持引導農戶和村集體加大芡實種植力度,提高芡實生産機械化投入,逐步形成了佈局清晰、重點突出的芡實産業。據最新數據統計,淮安區芡實産業的規模不斷壯大,截至目前芡實主産區車橋鎮種植面積已達3.5萬畝,約佔全國總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形成了多個集中連片的芡實種植基地。
芡實之鄉車橋鎮
技術保障,築牢發展根基。優質的芡實産品離不開先進的種植和管理技術,淮安區高度重視技術在産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一方面,積極搭建産學研合作平臺,與多所農業院校、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共建“車橋芡實産業研究院”。依託這一高端平臺,匯聚了眾多農業領域專家學者,針對芡實的種植技術展開深度研究。通過反復試驗與改良,成功培育出2個高産優質芡實新品種,築牢了芡實發展根基。另一方面,淮安區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邀請專家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舉辦各類芡實種植技術培訓班、現場指導會,手把手教種植戶選種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芡實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豐富的芡實産品
品牌打造,提升産品名氣。為加強品牌培育,淮安區積極申報國字號、省字號品牌以及地理標誌産品註冊,做好商標定制、LOGO設計、品牌包裝、産品參數設置等一系列工作。在線上,徵集芡實形象標誌,拍攝採摘、加工和食藥價值等方面的宣傳視頻,吸引省、市多家主流媒體走進淮安區全方位開展報道,大幅提升芡實品牌知名度。在線下,積極參加各類農産品展銷會,組織“中醫養生芡實産品推銷”活動,利用國慶假期在河下古鎮網紅打卡點開展“淮安芡實展銷”活動。憑藉這些紮實有效的品牌建設工作,“車橋芡實”在2023年被省農業農村廳列入“蘇韻鄉情、百優鄉産”推介名單,贏得認可。
芡實鮮米
産業融合,網絡行銷增效。為了讓芡實産業釋放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淮安區積極探索産業融合發展新模式。以芡實種植為基礎,延伸産業鏈條,發展精深加工,開發出芡實餅乾、芡實糕點、芡實飲品等多樣化的加工産品,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提高了芡實的附加值。此外,借助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直播展示芡實種植基地、産品特色及營養價值等,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銷量。
美味芡實
“幹”字當頭,勇爭一流。淮安區芡實産業在規模、技術、品牌與産業融合等多維度協同發展下,已然向著更為廣闊的未來不斷前進。下一步,淮安區將持續深耕芡實産業這片沃土,加快芡實深加工和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步伐,不斷完善産銷儲一體化鏈條,以及“三品一標”認證和商標註冊,通過推動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發展,進一步築牢市場競爭優勢,讓“淮安芡實”能夠更好地走向大江南北,成為全區農業發展最大的亮點和品牌,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文/圖 張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