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非遺鬧春 “點睛之筆”成就“吸金之旅”
2025-02-13 10:03:13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短短20天,我省368項非遺活動實現銷售8.3億元——非遺鬧春,“點睛之筆”成就“吸金之旅”

江蘇:非遺鬧春 “點睛之筆”成就“吸金之旅”

桃花塢木版年畫 新華日報 記者 余萍 攝

江蘇:非遺鬧春 “點睛之筆”成就“吸金之旅”

泰伯廟會

江蘇:非遺鬧春 “點睛之筆”成就“吸金之旅”

連雲港市連雲區舉行舞獅活動。王健民 易敏 攝

江蘇:非遺鬧春 “點睛之筆”成就“吸金之旅”

宿遷市宿城區新盛老街 徐瑞 攝

  過完元宵節,春節便圓滿落幕了。這個春節,乘著申遺成功的東風,非遺成了當仁不讓的主角,各項活動、技藝展示均引來超高人氣。

  《新華日報》記者2月12日從省文旅廳獲悉,從1月23日(南方小年),到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省文旅廳推出2025年“水韻江蘇·非遺賀新春”系列宣傳展示活動共368項,線上線下舉辦活動4584場次,參與人次4560萬,實現銷售額8.3億元。從城市到鄉村,從線上到線下,精彩紛呈的非遺活動成為全省各地春節活動的“點睛之筆”,為文旅市場迎來“開門紅”。

  最“土”廟會,成了最“潮”民族風

  徜徉南京夫子廟,感受秦淮燈彩的流光溢彩;漫步蘇州古城,聆聽蘇州評彈的婀娜婉轉……這個春節,帶上家人來一場説走就走的非遺之旅,成了不少人的新選擇。

  年畫燈彩、舞龍舞獅、特色美食……步入蘇州桃花塢唐寅故居文化園,遊客仿佛進入了非遺“大觀園”,現場喜氣洋洋、熱鬧非凡。1月23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年“非遺賀新春——古城過大年”主會場活動在蘇州啟動。全國18個省(區、市)、200余項非遺代表性項目齊聚蘇州,開展600多場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吸引市民遊客1000多萬人次參與其中。

  南京秦淮燈會、無錫泰伯廟會、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是中國春節申遺的重要組成內容。2025年,南京秦淮河畔再度華燈綻放,設計團隊通過傳統花燈燈組、聲光電現代科技手段以及NPC互動表演的方式,重現“十里秦淮燈火燦”盛景,令百萬市民和遊客陶醉忘返。

  “正月初九拜泰伯,稻穀多收一二百。”2月6日,大年初九,2025泰伯廟會成了江南地區新年開春的第一個廟會,也是吳地人最期盼的傳統民俗文化節日。泰伯廟會起源於吳地先民的祭祀信仰,在歷經社會變遷後,逐漸發展成為融祭祀儀式、民俗巡遊、非遺展演、傳統技藝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民間集會活動。2025年的泰伯廟會,舞龍舞獅、打蓮湘、挑花擔等一系列傳統民俗表演輪番上演,捏面人、剪紙、惠山泥人製作、錫繡等眾多非遺同時亮相,吸引了大批遊客駐足觀賞。今年73歲的黃杏珍已是第8次參加泰伯廟會民俗巡遊,她激動地説:“2025年的泰伯廟會比往年更熱鬧,更有年味兒!以後我還會繼續參加,為宣傳非遺盡一份力。”

  伴隨春晚“無錫時間”的精彩表現,泰伯廟會舉辦地無錫梅村也一躍成了2025年春節的熱門旅遊打卡地。據統計,春節假期,梅裏古鎮累計接待遊客超135萬人次。非遺遊不僅吸引國內遊客,更讓入境遊的外國遊客流連忘返。隨著中國全面放寬並優化過境免簽政策,逛廟會、賞非遺成了外國遊客親身體驗中華文化的絕佳方式。邊走邊逛,美國遊客Amy和Roger一臉興奮:“參加這樣盛大的廟會太幸運了,它一定會成為我們中國之旅中最獨特、最難忘的記憶!”

  文化場館賞非遺,解鎖新春新玩法

  除了體驗賞花燈、趕廟會等傳統非遺項目,越來越多的市民和遊客走進“文化場館過大年”,解鎖不一樣的年味。

  “揚州雕版印刷有什麼獨特之處?”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非遺展示區入口處人頭攢動,3D數字人正與遊客們開展實時交流互動,不僅對展示季的情況如數家珍,面對遊客的隨機提問也能作出回答。節日期間,“水韻江蘇·精彩非遺”展示季活動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七號非遺展廳迎來了揚州非遺專場,揚州剪紙、雕版印刷、揚州評話等30余項揚州特色非遺項目集中展示,觀眾不僅近距離欣賞江蘇非遺技藝,更是將心儀的非遺好物帶回了家。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僅1月31日一天,展廳就接待遊客2.2萬人次,場面十分火爆。

  春節期間,在江蘇各地推出的主題展覽上,與生肖蛇相關的非遺元素,備受觀眾喜愛: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靈蛇迎春 巳巳如意——‘2025我們的節日’乙巳蛇年生肖賀歲展”、蘇州吳文化博物館的“巳巳新年文化廟會”、揚州非遺珍寶館的“蛇麼都有”春節非遺體驗活動、江蘇省美術館“喜至慶來——江蘇省美術館乙巳迎春特展”……一場場非遺藝術特展如約而至,為年俗年味上新增色,賦予春節更加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據悉,2025年春節期間文博場館共舉辦近200項跨年展、500余項主題活動,52家文博場館延長開放時間,16家推出夜遊項目。春節期間,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還把“水韻江蘇·精彩非遺”迎春展活動辦到北京江蘇大廈,為首都市民帶來了一場江蘇非遺盛宴。從細膩精美的蘇繡到古樸典雅的宜興紫砂陶,從寸錦寸金的南京雲錦到巧奪天工的東海水晶,從生動靈氣的惠山泥人到絢麗多彩的南通扎染……展覽精心挑選了江蘇省內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富有美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通過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集中呈現江蘇非遺的技藝之美、文化之美、智慧之美。

  豐富多彩的非遺民俗活動在江蘇各地全面開花:2025年龍窯過大年活動在宜興丁蜀鎮拉開序幕,市民遊客與紫砂愛好者共赴“泥土與火焰的千年之約”;淮安府衙引入傳統戲曲,生動再現明代府衙風雲,河下古鎮舉行魚燈巡遊、水上打鐵花、踩高蹺等非遺表演,濃濃的年味瀰漫整個古鎮;以“蛇舞栟茶·千年等一回”為主題,將舞龍、雜技、魔術等非遺項目融入民樂演奏、花船演藝,吸引近40萬遊客紛至遝來,栟茶鎮一躍成為南通蛇年新春的熱門旅遊打卡地。

  非遺年貨“賣爆了”,文旅消費節節高

  大年初九,陽光明媚,無錫南長街的非遺市集上,春晚無錫分會場非遺産品——“乙長福”“巳有禧”的製作者周璐正忙著調整展品位置,把憨態可掬的惠山泥人放在了最顯眼地方。果不其然,攤位前很快圍攏起一圈遊客,惠山泥人成了大家爭相購買的“爆款”。周璐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以惠山泥人代表形象阿福、阿禧為原型設計的春晚“福禧泥人”亮相後,訂單就像雪片般飛來,生産車間節前天天加班,週末也在“連軸轉”,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3個月後。

  依託春節的“流量”效應,精彩紛呈的非遺活動正有力地促進文旅消費。從1月23日開始,截至2月4日,無錫推出“跟著春晚逛無錫·非遺陪你過大年”系列活動,非遺産品及周邊衍生品實現銷售額近1.9億元。

  香酥可口的泰興黃橋燒餅、鮮美多汁的靖江蟹黃湯包,也在春節期間“賣爆了”。據統計,泰州春節期間非遺産品線上線下銷售總額近3000萬元,27家非遺工坊的銷售額較去年增長10%以上。揚州舉辦2025非遺年貨嘉年華、“民俗迎春、趣玩非遺”春節非遺市集等展示展銷活動20余場,富春集團、裔家牛肉、黃玨老鵝等非遺企業線上線下銷售額達3000余萬元,實現非遺與市場的“雙向奔赴”。

  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透露,2025年春節期間,全省各地舉辦45場年貨購物月和非遺大集,同時遴選出了100件“非遺好物”,讓大眾在歡慶新春的同時,深入了解和體驗江蘇非遺的魅力。

  傳統與新潮交織,線上與線下融合。在春節的濃郁氛圍中,江蘇非遺也成為螢幕上的“顯眼包”。除夕夜,李子柒將揚州絨花、南京雲錦“穿戴”于身亮相總臺春晚開場視覺秀《迎福》節目,驚艷全國;2月1日,蘇繡、江南絲竹、蘇州評彈、六合民歌鮮花調、青銅失蠟鑄造技藝、徐州香包、南京雲錦織造技藝、絨花製作技藝、南京金箔鍛制技藝,以及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10個江蘇項目集體亮相2025年非遺晚會,為觀眾帶來一場獨具水鄉風味的江蘇非遺盛宴。“非遺賀新春——我的家鄉年”視頻直播活動中,全省各地非遺保護機構、非遺傳承人和廣大網友,用鏡頭記錄春節年俗,吸引大家“雲端”體味濃濃年味。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江蘇各地共通過各類網絡平臺上傳相關視頻5000余個,開展直播300余場。

  總有人問,什麼是年味兒?新時代的“年味兒”,其實早已超越物質的豐盈,而是向著更深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昇華。當非遺與春節相遇,年味越來越濃,文化味越來越足。而透過非遺這個窗口,我們看到了一個熱氣騰騰、活力滿滿的中國。(新華日報 記者 王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