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蘇州:“以智為用”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2025-02-19 09:37:47來源:新華網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2025年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蘇州站)活動近日舉行。蘇州在展示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成果的同時,推出一系列扶持産業發展的新政策。新華網記者採訪發現,以工業體量大、製造産業鏈配套全、營商環境優為特色的蘇州,正全方位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以智為用”成為推動當地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鮮明路徑。

江蘇蘇州:“以智為用”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20250219_091911_000

2025年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活動現場展示的人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李博 攝

  産業發展聚焦應用

  獨臂小夥借助強腦科技倣生手彈奏起鋼琴曲《大魚》,人形機器人以靈活的身姿為他伴舞……2月14日,2025年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開幕表演裏的場景,啟發人們對蘇州人工智能産業更多想像。

  檢測穿戴者神經電和肌肉電信號,識別出穿戴者的運動意圖,做出各種精細動作……由鈦鐳智慧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研發的這款倣生手,傳遞蘇州發展人工智能的鮮明應用導向。

  在蘇州,AI應用正聚焦低空經濟、醫療、文旅、金融等15個重點領域,加速滲透、賦能千行百業。

  農業種植情況人工分析費時費力,對著農田拍張照片傳到AI“作物雲”平臺,就能對作物長勢情況進行智慧分析;基層醫療人才短缺,“數坤坤”AI診斷系統幫助基層患者對接大醫院醫生,讓單一疾病診斷準確率達98%;高校畢業生求職簡歷投遞不精準,“梧桐”青年就業服務大模型將求職簡歷數據與招聘崗位需求智慧匹配,促進就業意向達成。

江蘇蘇州:“以智為用”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20250219_091911_001

活動現場展示的腦機介面智慧裝備。新華社記者李博 攝

  政策支撐“以智為用”

  作為蘇州人工智能發展的基本盤,強大的製造業既是蘇州人工智能産業的沃土,也是人工智能賦能的重要場景。

  2024年,規上工業總産值超4.7萬億元的蘇州,製造業增加值已突破1萬億元,工業體量大、配套全、垂直整合能力強。以“AI+製造業”為主攻方向,蘇州去年以來加快實施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行動,“以智為用”成為政策導向。

  蘇州市有關負責人表示,人工智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驅動力,需通過技術創新和應用賦能,推動産業基礎結構、政府服務流程和城市運行模式的系統性變革。

  這次大會上,蘇州繼續加碼,聚焦技術創新、場景應用、要素供給、産業生態四個方面,推出14條針對性政策。在促進高水準應用場景拓展方面,對牽頭申報主體給予“真金白銀”的扶持。

  人才是應用的執行者,蘇州對人工智能頂尖人才予以頂格支持。在領軍人才計劃中設“人工智能專項”,最高1億元的項目資助、1000萬元的購房補貼,旨在更快吸引集聚産業發展急需人才。

  “以智為用”的政策導向激勵企業加快研發創新。擁有機械手、搭載具身智慧大模型的追覓科技掃地機器人,通過不斷學習“學會”了自主更換工具配件,幹活更加得心應手;基於臨床患者來源的類器官疾病模型,啟光德健用AI篩選藥物分子,讓研發效率提升了5倍……

江蘇蘇州:“以智為用”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20250219_091911_002

觀眾在觀看機器狗表演。新華社記者李博 攝

  抱團成群塑造優勢

  “更多功能的實現,不僅靠演算法模型的進步,更需要智慧體的整合。”蘇州清睿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奇峰説,從自主研發教育專用大模型到打造視聽教育智慧體,公司産品受到市場歡迎,背後是人工智能疊加整合的力量。

  以集群化發展打通鏈路銜接、形成良好生態,蘇州不斷夯實人工智能集聚裂變的基礎。此次大會上,投資總規模超490億元的141個人工智能項目集中簽約。新華網記者注意到,不少項目業務高度匹配、互為産業鏈上下游。

  從國産智慧晶片到智慧製造集成設備,從開發框架平臺到垂類大模型,從自動駕駛到具身智慧,蘇州正在著力打造人工智能完整産業鏈,每一塊産業鏈拼圖都將成為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基石。

  截至目前,蘇州市人工智能産業鏈上下游已有相關企業超2100家,其中核心企業667家,構建了從科技型中小企業到行業龍頭企業的完整企業梯度體系。

  大會現場,MagicBot人形機器人向參觀者主動問好、引導參觀並介紹産品,對參觀者有問必答。魔法原子機器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副總裁魏兵説,蘇州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科創企業紮根於此。

  “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閉幕時,許多人仍感覺意猶未盡,産業合作交流仍在會場外繼續。一些企業人士向合作者介紹其研發的機器人如何實現高穩定性空翻之類的創新,他們希望能在蘇州實現企業邁向産業更高端的“全新一躍”。(新華網 記者張展鵬 楊紹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