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清明將至 江蘇多地春茶開採
2025-04-03 09:51:39來源:交匯點新聞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春風輕拂山頭翠,採茶聲聲入耳來。清明將至,江蘇多地茶園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節。站在高處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樹鬱鬱蔥蔥,茶農們搶抓農時採摘明前茶供應市場,研學團隊帶著孩子們展開科普,遊客三三兩兩談笑其中,各色身影與春意盎然的茶山構成一幅美麗的春日畫卷。

  沐浴春光,新茶“搶鮮”上市

  3月26日早晨8時,朝陽初升灑下萬頃金光,南京溧峰集團制茶有限公司小經巷茶葉種植基地裏,頭戴草帽的採茶工徐孝恩與其他十余名同伴已挎著竹簍穿梭在層層疊疊的茶樹間。這是今春新茶開採的第一天,他們手指翻飛蝶舞,一捏一提,茶樹頂尖小芽便被輕輕掐下,落入簍中。不遠處的制茶車間裏,機器轟鳴與手工炒鍋的沙沙聲交織,濃郁的茶香瀰漫整個山頭。

清明將至 江蘇多地春茶開採

  南京溧峰集團制茶有限公司小經巷茶葉種植基地,工人正在採茶。崔瑞元 攝

  “新採的鮮茶要在陰涼處攤放,保持通風4至5個小時。再通過高溫殺青,直至茶葉手感柔軟、略失光澤、稍有黏性,始發清香為宜,然後揉捻使嫩芽捲曲如螺,接著搓團顯毫,最後文火乾燥。”溧峰茶業集團董事長曹成清衝出一杯新茶並告訴交匯點記者,茶葉沖泡後茶湯清透明亮,聞之清香怡人,口感鮮潤回甘,方是碧螺春中的精品。

清明將至 江蘇多地春茶開採

  當前,溧峰茶業集團被認定為江蘇省老字號企業,“溧峰”商標被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所生産的碧螺春、翠眉、雨花茶等精品茶葉銷售半徑輻射至南京、上海、揚州、蘇州等大中城市。“我們對300畝茶場精耕細作,但堅持走親民路線,精品綠茶每斤售價約3000元。眼下,第一批新茶已經上市,基本預訂結束,茶場全面進入採摘期。”曹成清説。

清明將至 江蘇多地春茶開採

  3月底至4月初,也是南京市江寧區黃龍峴2600多畝茶田的春茶採摘高峰期。4月2日下午1時,江寧區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雨花茶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張德全正將剛剛殺青的茶葉倒入案上揉捻,他從事茶田管理、茶葉種植近50年,至今依然每年堅持手工炒茶。

清明將至 江蘇多地春茶開採

南京市江寧區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雨花茶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張德全正在炒茶。顏穎 攝

  “制茶手法很重要,手藝不同,做出來的茶口感就明顯不同。比如揉捻,要推出去、拉回來,講究一個力道均勻。其餘鮮葉分選、攤晾、殺青、揉捻、做形、提香等環節也要遵循嚴格的製作工序,做出的雨花茶才緊、細、圓、直,沖泡出來湯色清亮、香氣濃郁。”張德全告訴交匯點記者,2025年前期少雨低溫導致茶葉減産約三分之一,但光照充足,茶葉品質反倒比以往更好。他的20畝茶園從3月27日開採,預計4月20日結束,當前頭批春茶“龍毫”已上市,供不應求。

  經歷了冬藏春生的茶樹,如今茶香最是濃郁。張德全炒茶車間背後的茶山上,上下午均有採茶工人接續採摘,村裏的主幹道上不時有村民現場炒茶,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黃龍峴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種茶,當前打造的龍毫、龍針兩大品牌遠近聞名,其所屬江寧街道牌坊村去年還引進六朝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其專業富硒農業技術,生産富硒雨花綠茶、富硒雨花紅茶及各種茶飲類,推動茶産業迭代升級。

清明將至 江蘇多地春茶開採

  立足良種,科技賦能新生

  春茶煥新接力上市,不僅有採茶炒茶工人的辛勤付出,還有優良品種加成和科技加持。

  南京市浦口區茶葉生産面積約1.2萬畝,分佈在江浦街道、星甸街道、湯泉街道、橋林街道和老山林場,這裡先後誕生了“浦橋玉劍”“十里清峰”等知名茶葉品牌。十里清峰茶葉專業合作社是南京雨花茶十大美麗茶園,擁有高標準茶園868畝,年産茶葉6噸,年産值1200多萬元。負責人陶長清從3月25日起便帶著採茶工在茶山上忙碌。他告訴交匯點記者,高品質好茶,不僅需要優良的山水氣候,更需要科學的培育種植方法。近年來,合作社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引進國家級無性係茶樹良種龍井43、中茶108、蒙山9號、平陽特早等近20個品種,保證了茶樹品種純度。

  不過交匯點記者走訪茶園發現,種茶採茶的工人年齡普遍偏大。“現在田裏的採茶工人,60多歲都算年輕的。”曹成清的感慨是許多茶場負責人的共同心聲,也由此推動了茶園的集中轉型——機械化。

  交匯點記者在儀徵龍頭茶企揚州市大自然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園內看到,茶田開闊整齊,茶壟蜿蜒碧綠,兩行樹之間的空隙也比一般要寬。國家一級制茶技師、公司技術總監陳蘇生説,大自然茶業有五百餘畝茶田,主營綠楊春品牌綠茶,由於勞動力日漸缺乏,企業逐漸引進機械進行田間作業,品種也開始傾向於品質高、早上市且適合機械化操作的類別。

  近幾年,大自然茶園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陳蘇生介紹,首先是進行茶園宜機化設計,即大行距,等高線,當前已改造超六成;其次是推進茶園裝備智慧化,即修剪、採摘、植保均購買使用智慧化設備;此外,管理也漸趨智慧化,突出表現便是對風向氣候、土壤溫濕度、土壤酸鹼度、土壤肥力和茶園病蟲害進行“五情”監測。“我們通過人工智能和數字化平臺精準控制,科學種茶。雖然現階段機械設備價格較高,還要定制,但長遠來看是節約成本且可持續發展的。”他説。

  陶長清則探索在山間茶園中使用噴灌技術,確保茶樹適宜的生長環境;同時廣泛應用翻土機、水肥一體化成套設備、修剪機、田間管理與轉運機械、病蟲測報設備、氣象採集設備等高效設施設備,探索建設數字化智慧茶園,基地生産機械化水準達75%以上。

  延長鏈條,農文旅融合發展

  春茶飄香醉人,春景更加不可辜負。乘著四月暖風,茶園及周邊還紛紛接軌文旅産業,讓産業鏈進一步延長,放大富民效應。

  基於濃厚的茶文化,黃龍峴在村莊建設過程中特別植入茶文化元素,建有茶文化博物館、炒茶坊、茶緣閣驛站、黃龍大茶館等業態,遊客可在景區沉浸式感受茶文化。村下屬社會企業峴裏鄉學院推出茶文化研學,遊客可在茶園體驗採茶制茶、觀看茶藝表演、製作茶包香囊、茶手作、宋代點茶等。“茶文化成為黃龍峴旅遊的獨特IP和獨家辨識度。在優美的生態環境基礎上,茶文化為黃龍峴的出圈增添了文化內涵,助推了農文旅融合發展。村內目前從事茶相關從業者近200人。”黃龍峴所屬行政村牌坊村相關負責人説,每到清明假期,村裏日均客流都超過萬人。

清明將至 江蘇多地春茶開採

  紅茶綠茶怎麼分辨?一株茶樹的精華在哪?為了探究這些謎底,各色研學活動正在開展。張家港市樂余鎮永利村推出“上春山 趣採茶”半日活動,包含親子採茶、古法炒茶、圍爐煮茶以及徒步香山湖,帶孩子們體驗採茶樂趣;南京壹23研學遊將於4月5日在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公園開展採茶制茶研學小課堂,教5歲以上的孩子們體驗抓、抖、搭、塌、捺、推、扣、甩、磨、壓採茶十大手法。

  溧峰茶業前身為始建於1957年的溧水區茶葉實驗場,曾是江蘇省農林系統最大的國有茶場之一。上世紀90年代,茶場曾將茶田、水田分給職工自主開展經營;近些年,隨著年輕人進城工作、對茶田疏于管理,茶田又逐漸流轉至茶場集中種植。跟隨曹成清走在茶田間,部分土地明顯剛剛翻過,腳下的行車道修建不久,遠眺是蒼翠的回峰山,近處是錯落民居,茶香伴著梨花香縈繞鼻翼,清脆鳥鳴回蕩在耳畔。

  “基於茶廠的悠久歷史,又有碧螺春、雨花茶、翠眉、翠毫等多種高品質茶葉,以及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我們正轉型走農文旅融合發展道路。”曹成清笑著説道,茶場將進一步流轉村民的零散茶田,集中規劃整治,並加大自行車道和亭臺建設,讓茶壟更加美觀。結合保存完好的上世紀的炒茶設備,計劃聯合周邊景區打造踏青採茶團建活動,探索發展研學旅遊、農耕採茶等路線,不斷拓寬産業發展渠道,讓這片“金葉子”煥發出新生機。(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顏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