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相向而行:斯洛伐克與蘇州當代藝術邀請展”在蘇州優藝美術館(姑蘇)開幕。斯洛伐克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伊戈爾·帕佐拉克(Igor Pacolák)、副總領事卡米拉·庫科娃(Kamila Kukova),蘇州市委常委、姑蘇區委書記方文浜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本次展覽匯聚了來自斯洛伐克與中國蘇州的9位藝術家共36件(組)作品,通過繪畫、裝置構建起共同對話的場域,讓兩種不同的藝術語言在姑蘇這座千年藝術名城中交相呼應。
斯洛伐克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伊戈爾·帕佐拉克在發言中表示,此次展覽旨在深化中斯文化藝術對話,促進蘇州與斯洛伐克藝術文化的互鑒共賞。值此中斯建交75週年、中歐建交50週年、二戰結束80週年及中斯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之際,此次合作更顯特殊深意。
展廳現場
斯洛伐克是歐洲大陸的心臟,其藝術根植于多元傳統,在主題與意象的呈現中常融入民俗元素與歐洲藝術潮流,既折射時代變遷的深刻印記,又以獨特視角詮釋現實。蘇州則是江南水鄉的靈魂,兼具傳統底蘊與現代活力,既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又有當代藝術對城市議題的深刻回應,逐步成為江南文化復興與全球化藝術對話的典範。
本次參展的斯洛伐克當代藝術家代表了以多元視角進行繪畫實踐的一代——或聚焦材質與過程,或側重敘事與象徵,皆以各自方式挑戰視覺敘事的邊界。盧博米拉·奇洛娃·塞克拉索娃(Ľubomíra Chylová Sekerášová)注重光影的戲劇化效果,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敘事編織個人神話體系;娜塔莉亞·西蒙諾娃(Natália Šimonová)以鐵銹為媒介,解構個人與集體記憶,反映人類歷史中的變遷與不確定性;拉迪姆·斯特拉卡(Radim Straka)擅長從影像中汲取靈感,以溫柔的擁抱方式錶現格鬥中的野蠻情景;托馬斯·博科爾(Tomáš Bokor)專注于解構表現主義風格的創作,以超現實的面孔表達原始的情感和鮮活的混沌。
而來自中國蘇州藝術家的作品,以並置對談的姿態,共同參與這場流動的對話。陳平嘗試將“植物”這一研究對象轉化為藝術的媒介,通過對真實的再置換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姜竹松用水、墨、顏料生成太湖石的“印跡”,在形態辨識和人文體悟的契合與斷裂之間獲得超越物外的審美體驗;李桐以火山與天平為載體,探討生命如何在運動與平衡中抵達永恒;王曉東依託生活與日常感受,尋求繪畫語言的當代性探索與表達;翟曉聲的油畫以江南文化為根基,通過中西技法的融合與創新,形成兼具寫實性與詩意性的獨特風格。
觀展現場
參展藝術家代表姜竹松在發言中表示:“很榮幸能與來自斯洛伐克的藝術家一同參與本次展覽,他們所使用的一些突破性材料帶給我們很多啟發,也能從中體會到他們民族性格裏絢爛而有力的色彩。”
優藝中國執行總監張雙全表示,正如展覽的名字“相向而行”,在當今這個全球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時代,各個國家之間需要更多的交流對話。
優藝美術館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西方國際藝術交流,不斷推出高品質的展覽活動,本次與斯洛伐克藝術家的合作是優藝美術館在跨文化交流領域的又一次生動實踐。本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11日,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免費對公眾開放。(文/圖 張己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