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4月13日,能源資源安全與低碳國際會議(2025)暨中澳能源資源行業低碳論壇在徐州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礦業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主辦,由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工程學院、新南威爾士大學礦産與能源資源工程學院承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劉峰,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參贊Tim Sill,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何學秋,新南威爾士大學礦産與能源資源工程學院院長Ismet Canbulat,中國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劉文革等專家參加了會議。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波出席開幕式。
會議現場
開幕式上,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波、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參贊Tim Sill、新南威爾士大學礦産與能源資源工程學院院長Ismet Canbulat為大會致辭。劉波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並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她表示,近年來學校積極發揮學科特色優勢,堅持固本強優拓新,努力實現從“煤”到“碳”、從産業鏈前端向後端、從燃料向原料、從傳統開發向綜合治理的佈局與跨越,統籌推進煤炭安全智慧開採與潔凈高效利用,加快佈局低碳轉型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助力能源資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協同並進。她強調,學校將不斷深化與海內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強化能源資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攜手為維護世界能源安全,建設美麗地球家園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波致辭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袁亮,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劉峰,中國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劉文革,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院長、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聶百勝等國內專家學者,以及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教授Ting Ren、昆士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Tim A.Moore、澳大利亞礦業委員會經濟政策主任Peter Morris、新南威爾士大學兼職教授Abouna Saghafi、澳大利亞煤炭研究計劃執行董事Matthew Fellowes、兗煤澳洲公司可持續發展經理Iain Hornshaw等外籍專家學者,共計19人通過線上線下作大會報告。
4月13日上午,大會設置了“雙碳”戰略目標下煤礦甲烷管控與減排、CO2地質封存2個分論壇及3個青年科學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能源資源安全與低碳轉型,開展跨學科、多視角的深度對話,提出了眾多富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新理念、新觀點和新方案,為破解低碳技術與能源資源利用的瓶頸貢獻了寶貴思路。會議共有121個主題報告,不僅搭建了高水準的國際合作平臺,更為推動能源資源行業技術創新注入了新動能。
來自中國礦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貴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學院、華北科技學院、華北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重慶大學等19所國內高校專家代表,以及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德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30余名外籍專家,共計300余人參加了學術交流會議。(文/圖 王銘 李同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