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泰州泰美 泰想你來——探尋江蘇地理標誌産品之美”泰州行暨網絡名人采風活動
2025-04-15 16:31: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4月12日至4月13日,“泰州泰美 泰想你來——探尋江蘇地理標誌産品之美”泰州行暨網絡名人采風活動舉辦。30余位知名中外攝影家、攝影愛好者和屬地網絡名人代表組成采風團深入泰州各地,用鏡頭與味蕾解鎖泰州地標産品的“出圈密碼”,用網絡與流量掀起泰州地標文化的“打卡熱潮”,助力“泰州泰美 泰想你來”城市名片閃耀世界舞臺。活動由江蘇省知識産權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新聞攝影學會主辦,泰州市委網信辦、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産權局)及相關網絡平臺承辦。

“泰州泰美 泰想你來——探尋江蘇地理標誌産品之美”泰州行暨網絡名人采風活動_fororder_圖片1_副本

海棠春學非遺“跳面”

  城市名片“圈粉”國際友人

  早晨七點的泰州老街煙火氣升騰,百年老字號“海棠春”茶社門前早已排起長龍,來自南京師範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的德國女孩王瑋琪手握竹杠,跟著非遺師傅體驗“跳面”技藝。在黃橋燒餅非遺工坊,剛出爐的燒餅飄著陣陣酥香,來華七年多的阿富汗小夥楊樂也連呼“不可思議”。高港河鲀養殖基地,一場交融文化底蘊與地標風味的盛宴精彩上演,非遺烹飪師傅邊燒制邊給外籍友人們講解何為河豚魚“四吃”。  

“泰州泰美 泰想你來——探尋江蘇地理標誌産品之美”泰州行暨網絡名人采風活動_fororder_圖片2_副本

學捕河豚魚

  數智技術“賦能”産業升級

  現代農業“數字基因”讓泰州傳統地標産業在數據驅動下迸發新活力。在好潤紅漁業科創産業園,智慧投喂系統精準調控淡水大黃魚養殖池,産業規模升級後可實現年魚苗1億尾。中華絨螯蟹育苗塘內,水質監測感測器實時回傳數據,智慧設備自動調節水溫與溶氧量,該蟹苗全國市場佔比已達15%。以興化香蔥為重點産品的脫水蔬菜産業,依託數字分揀、凍幹鎖鮮技術,構建起全國領先的加工集群。靖江肉脯通過區塊鏈溯源系統實現全鏈條品控,佔據全國70%市場份額。

“泰州泰美 泰想你來——探尋江蘇地理標誌産品之美”泰州行暨網絡名人采風活動_fororder_圖片3_副本

打卡非遺工坊黃橋燒餅

  地標産品“撬動”百億産業

  依託豐富的地理標誌産品資源,泰州2024年創新推出“泰有味•地標宴”,以本土食材、傳統工藝、地域文化為核心構建四季菜單,搭配地標美食溯源紀錄片,將地理標誌産品從田間培育到餐桌烹飪的匠心細節全景式呈現。春日裏,溱湖青蝦與沙溝嫩藕邂逅,化作碧波流轉的“一江春水”;秋分時,肥膏蟹粉裹入手工面皮,凝成鮮香四溢的“大地詩行”;蘇陳散養小公雞在土灶上熬煮出“春水謠”的美味……以四季為軸串聯地標食材的創意菜式,讓采風團成員讚嘆連連。 

  城市坐標“邀約”泰想你來

  截至2024年底,泰州已擁有49件中國馳名商標、20件地理標誌商標,11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當去過100多個國家打卡的旅行博主孟波在鏡頭前分享采風見聞時,畫面裏外國友人對著溱湖醉蟹、靖江肉脯頻頻豎起的大拇指,已成為“泰州地標味道”最生動注腳——這些承載著水土密碼的地理標誌産品,早已超越食材本身,變為世界觸摸泰州的“味覺坐標”。

“泰州泰美 泰想你來——探尋江蘇地理標誌産品之美”泰州行暨網絡名人采風活動_fororder_圖片4_副本

打卡泰州老街

  “在泰州,每一口地標美食都是打開千年文化的鑰匙。”俄羅斯友人麗莎製作的短視頻以此為標題。從田間地頭的“地理標識”到舌尖心頭的“城市記憶”,當全球食客為黃橋燒餅的酥脆、沙溝魚圓的綿滑駐足,泰州這座幸福水城正將“地標品牌”優勢轉化為“泰想你來”城市邀約,用“地標味道”書寫從“産業坐標”到“情感坐標”的雙向奔赴。 (文/圖 曹晨 陳廣飛 姚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