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一瓣香’蘇州市名人館館藏名人手澤溯名人系列展第三期:周瘦鵑行書七言聯·周瘦鵑”在蘇州市名人館開展。
展館中,“著書能鬥月精神”“梅花四壁夢魂清”“送花給沒有花的人”三大版塊依次鋪陳。對聯作品、84件圖片及實物資料作為線索,梳理了周先生從青年到晚年、幾乎貫穿一生的花木故事。展覽持續至10月31日。
開幕式現場
周瘦鵑原名國賢,筆名瘦鵑,江蘇蘇州人,生於上海。曾在上海歷任中華書局、《申報》《新聞報》等單位的編輯和撰稿人,其間主編《申報》副刊達十餘年之久,還主編過《禮拜六》《紫羅蘭》《半月》《樂觀》等刊物。翻譯過大量外國文學作品,部分譯作曾被結集為《歐美名家短篇小説叢刻》《世界名家短篇小説全集》出版。性愛花木,1932年定居蘇州後將大量時間用於園藝活動。曾集中創作大批關於花木的散文和雜文,著有《花前瑣記》《花花草草》《花前續記》《花前新記》《花弄影集》《拈花集》《盆栽趣味》等。
主題講座
開幕式上,週全女士作了題為《我的小園地》的講座,追憶了父親周瘦鵑與花木之間的動人故事。周瘦鵑曾寫過一篇同名文章,對他在蘇州的居所——紫蘭小築作了詳細介紹。這篇手稿的全文照片,也在展覽中首次展出。展覽中還有一件特別的展品——《鶴舞圖》,這是畫家崔護觀周瘦鵑家中盆梅“鶴舞”後所作,為展覽增添了一抹溫暖的人文色彩。
“這些珍貴的展品表現了周先生對花木的真摯熱愛和作為‘種花人’對社會的觀察與貢獻,同時也對他園藝和文學創作生涯進行了精緻而深邃的闡釋。展覽在帶領觀眾領略周瘦鵑所見之美的同時,引發觀眾對人文與自然、歷史精神與時代價值等問題的思考,喚起觀眾探索城市文化記憶的興趣。”策展人、蘇州市名人館工作人員張亦弛介紹。
“展覽中展出的這副對聯,‘泉聲流石寫琴韻,花影拂窗疑草書’。其實是我父親生活的寫照。映射出父親作為一個作家,一手執筆、一手拾花的兩種生活場景。這場展覽可以説是以小見大,讓觀眾以此為切入更好地了解我父親的一生。”週全説。
現場導賞
“‘一瓣香’系列展是蘇州市名人館自2024年起精心劃的館藏學術展。每期從一件館藏珍品切入,講述一位名人的人生故事、回溯與之相關的歷史記憶,讓觀眾尋一瓣花香,覽整片花海。”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名人館管理部部長王晨表示,希望觀眾能從本期展覽中感受舊時文人的雅致生活。(文/圖 張己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