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公安:全面進入護考模式 全力為考生排憂解難
2025-06-05 10:58: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高考即將來臨,江蘇公安機關全面進入護考模式,全方位守護考生考場安全。針對考生易遭遇的各類困難和問題,全省公安機關已針對性做好應對措施,全力為考生及家長排憂解難。

  “綠色通道”加快制發身份證1548張

  為切實保障高考考生居民身份證用證需要,5月10日起,江蘇公安機關全面開闢“綠色通道”,為考生提供申領、換領居民身份證“加急”服務,做到優先受理、優先制證、優先送達。

  省公安廳證件製作中心積極回應考生需求,不斷完善系統功能,優化制證流程,對各地受理的高考考生居民身份證制證信息,做到當天受理、當天簽發、當天制證,並積極協調郵政部門增加攬件頻次,確保證件第一時間寄出,最快速度送到考生手中。截至目前,已累計加快制發證1548張。

  高考期間,考生如遇到丟失、被盜或者忘記攜帶等各種原因無法出示身份證件的,可以向考場轄區公安派出所申請出具臨時身份證明,用於參加考試。同時,有條件的地方還將在考點設立現場辦理點,當場為考生出具證明。

  “靜音護考”查處“炸街車”2737輛

  全省公安機關集中組織開展打擊整治“飆車炸街”違法犯罪專項工作,加強重點路段、重點部位、重點時段的巡查管控力度,常態化攔截查處涉嫌非法改裝等“飆車炸街”違法犯罪行為。5月以來,全省依法查處飆車炸街違法犯罪行為2899起,查扣涉嫌飆車炸街非法改裝的機動車2737輛。

  考試期間,全省交警將全程在考點周邊道路安排執勤警力,嚴查亂鳴喇叭等交通違法行為。英語聽力測試期間,針對部分路段合理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為考生營造安靜的考試氛圍。

  對於接到群眾有關噪音擾民的報警求助,公安機關將第一時間聯動相關部門開展處置。提醒廣大市民和商戶,高考期間減少夜間作業和高噪聲活動,為廣大考生營造安靜和諧的環境;遇有噪聲擾民等矛盾糾紛時,一定要保持冷靜,通過溝通協商、撥打12345熱線尋求幫助等方式解決,遇緊急情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求助。

  “鐵騎+綠波”保障“趕考”之路平安順暢

  高考期間,江蘇公安機關將依託交警鐵騎隊加強護考保障。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設立鐵騎護考小分隊,護送教育部門或學校組織的接送考生車隊,為因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以及忘帶身份證、准考證的考生提供緊急援助服務。對發生涉及考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迅速出警、快速處理,必要時幫助聯繫車輛轉送考生。

  考試前夕,江蘇各地公安交管部門主動聯繫教育部門和考點所在學校,提前掌握考點設置、考生人數和考場分佈等情況,組織警力對考場周邊道路開展全面排查,完善交通標誌標線,預先安排隔離設施,凈化道路交通環境。根據考生接送車輛數量,在考場周邊道路設置臨時停車區域,重點保障學校包車、考生專用接送車的臨時停放,設置停車引導標識,規範車輛停放秩序。經反復調試、試驗,考試期間,全省大部分地區將為護考、送考車輛開通“綠波”。

  全方位守護考生安全

  考試期間,全省公安機關將最大限度將警力裝備投向街面一線,全面落實“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措施,實行定點值守、武裝巡邏、視頻巡查相結合,嚴格落實“1、3、5分鐘”響應機制,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切實把各類安全隱患消除在考試之前、隔離在考點之外。5月份以來,全省公安機關聯合相關部門對省內各考點學校及周邊區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會同教育部門指導考點學校配齊配強人防、物防、技防設施,確保考點安全可靠,超前做好集中接送考生車輛安全檢查,確保萬無一失,緊盯高考命題和試卷印製、運送、保管、評閱等各環節,配合教育部門全流程、全週期、全維度做好防護工作。

  快偵快破、嚴厲打擊各類涉考違法犯罪。對可能出現的跨地區、規模性組織作弊團夥以及通過網絡技術手段侵犯考生個人信息、實施網絡涉考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將實行區域協同作戰,開展全鏈條打擊。對替考作弊等違法違規行為,配合教育部門及時發現、嚴厲查處。(文 蘇宮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