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一張白紙”到躋身“萬億級産業版圖” 揚州航空産業集群加速起飛
7月8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首批工程碩博士入企實踐結業儀式暨中國航空研究院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舉行,189名研究生被授予學位並撥穗正冠,85名碩士獲頒入企實踐合格證書。近兩年,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聯合18家共建高校、52家聯合培養單位構築起強大的航空“人才鏈”。當前,揚州集聚航空産業人才千余名,200余項國家科研項目落地,諸多航空科研核心成果在揚州首發。
央地合作是揚州發展航空事業的關鍵“落子”。2019年,揚州引進落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揚首個重點科創項目——瀋陽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隨後不到一年,中航機載共性技術中心、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項目陸續落戶,在揚州構建起紮實的航空産業基礎框架。6年來,揚州航空産業規上工業企業達63家,涵蓋整機集成、機載零部件、複合新材料、航空航天線纜等領域,今年上半年規上工業産值突破120億元。
錨定“航向”加速起飛 躋身萬億級航空産業版圖
7月4日,揚州市航空産業發展推進大會暨第三屆長三角航空科技創新産業聯盟大會拉開帷幕。會場外烈日晴空,參加展示的各種飛行器科技感十足;會場內熱火朝天,一個個鏈上企業精準找到供需對接。邗江航空産業園首發項目、廣陵最終前沿深空科技、經開區星聯芯通、生態科技新城低空經濟産業園等一批前沿項目現場簽約。揚州市市長潘國強表示,該市將進一步加強與大院名校緊密合作,突破關鍵技術攻關,打造顛覆性技術創新高地,加快推動航空産業集聚發展。
難以想像,一個城市産業體系的“首群首鏈”在6年前還是“一張白紙”。記者採訪到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全程參與項目推進的相關負責人,他對於彼時的決策場景仍然印象深刻,“當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考慮佈局産業的城市有很多,揚州市主要領導數次登門爭取,捧出誠意滿滿的政策,我們深切感受到揚州發展航空産業的堅定決心。”
6年來,揚州用優質服務兌現央企投出的“信任票”:瀋陽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承接國家部委級科研項目200余項;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建成科研實踐實驗室12個,在校生規模突破1500人;中航機載共性技術中心承接國家民機重大專項,在機載系統研製體系與“機載研雲”工業雲平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並實現型號研製應用……揚州航空産業集群加速起飛,在萬億級航空産業版圖上擁有席位。
央地協同牽引下,全省首只航空航天産業16億元專項母基金落地揚州,全國首個省市聯動“低空飛行服務中心”投入運營。航空科技揚州實驗室迅速推進,航空先進製造産業園、航空物流園、低空經濟産業園加速佈局,高郵、邗江兩個通用機場建設日新月異。今年3月,航空谷設計研發中心交付,揚州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所繼續牽手“續約”。揚州以1隻基金、2大通用機場、3個專業園區和若干專項支持政策的“1+2+3+N”的政策保障體系,續寫央地合作新篇章。
苦練內功搶灘市場 進軍“大飛機”製造産業鏈
當下,各地航空産業“卡位賽”持續升級,揚州一批本土企業“乘勢而上”重新洗牌,用“攀高逐新”的産品搶灘航空産業市場。
走進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各類航空電線電纜和電氣線路互聯繫統科技感滿滿。揚州龍頭線纜生産企業發力低空經濟賽道,已成為C909、C919系列産品的合格供應商,目前還是C919防波套産品國內唯一的合格供應商。總工程師陳大勇介紹,“企業將航空電氣互聯繫統設計能力延伸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領域,産品涵蓋電力傳輸、信號控制等核心模組,今年以來航空領域訂單同比增長超40%。”
揚州現有航空産業規上工業企業63家,較去年增長117.2%,形成以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為引領、裝備製造為支撐,以低空經濟、通用航空、民航運輸為特色的“2+3”航空産業發展格局,“材料—零部件—組件—系統件—整機”一體化産業鏈初步形成。今年6月,中航機載“共性技術平臺研發基地”項目開工,這是揚州融入國家大飛機戰略的重要創新項目,將推動一批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在揚州轉移轉化。
從零部件到大飛機配套,從專注核心研究成果到推動企業轉型……揚州航空産業劃出獨特的“飛行曲線”。揚州市發改委主任陸安亞表示,“我們將進一步謀劃航空産業多領域深層次合作,打造航空工業區域高端研發中心和全國人才集中培養基地,破題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讓揚州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航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策源地,全力打造‘長三角航空産業新城’。”
逐夢星辰步履不停 多重場景解鎖“空中視角”
“蘇超”賽事如火如荼,第四輪揚州對陣泰州,賽前5架輕型飛機編隊劃過賽場上空,機尾拉出彩色煙霧在暮色中暈開,引擎轟鳴聲與球場歡呼聲融為一體。這5架輕型運動飛機來自揚州高新區企業江蘇亞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揚州低空經濟一躍成為“蘇超”的獨特風景線。面對巨大流量,公司負責人坦言,希望更多人了解航空、加入航空。
《揚州市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實施意見》去年發佈,提出將催生更多“低空經濟+”新業態,力爭到2026年形成以低空科創製造為核心、以低空檢測應用為特色的低空經濟産業體系。如今在揚州,可以來到全省首個模擬駕駛艙,跟隨飛行教員在高性能邊界模擬器裏模擬飛行;可以來到生態科技新城打上“飛的”,飽覽三河六岸美景;未來還將體驗直升機應急醫療服務、應急救援、無人機培訓等更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烈日炎炎,揚州航空館人流如織,巨大的飛機模型前圍滿一張張好奇的臉。“轟!”“哇,了不起!”館裏響起孩子們一陣一陣驚嘆聲,昔日遙遠的“航天夢”觸手可及。了解航空發展史、參觀飛機模型,一撥撥研學孩子化身“小小航空員”,在揚州航空館與揚泰機場航空研學營地近距離領略飛機翱翔,逐夢航天的種子悄然種在心間。
“面向未來,揚州將全力打造更具揚州標識度的航空産業集群,為産業科創名城建設提供強勁支撐力。”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表示,揚州進一步聚焦關鍵、持續發力,圍繞飛機設計研發、機載系統、低空經濟等重點,在航空製造、成果轉化、人才培育、技能培訓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動航空産業鏈上下游快速集聚、協同發展、做大做強。(新華日報 記者 周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