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江蘇,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商圈人頭攢動,夜市煙火升騰,“蘇超”第二現場的吶喊聲、碰杯聲此起彼伏;宿遷電子商務産業園區的跨境電商倉庫內,寵物用品、戶外裝備等商品源源不斷運往全球各地;港口碼頭,吊裝臂不停運轉,滿載光伏組件的貨輪不斷啟運……一個個生動的場景,共同勾勒出江蘇上半年經濟“結構向優、動能向新”的鮮活圖景。
2025年以來,面對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和多重挑戰,江蘇積極擴內需、抓項目、暢循環,以“快人一步”的政策舉措暢通經濟循環,不斷增強發展韌性。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全省實現社零總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5%;進出口總值達2.81萬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5.2%。內需與外需“雙輪驅動”,推動江蘇經濟穩健前行。
底盤穩——內需發力延續向好態勢
上半年是“兩新”政策全面落地的關鍵期,江蘇精準施策,一場以“國補”為支點的消費浪潮煥發市場活力。
“在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中,我們突出‘惠民生’這個關鍵,擴大補貼範圍,優化補貼流程。”省商務廳運行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江蘇省在“國補”基礎上加推32類“省補”産品,開放雲閃付等多平臺立減模式,帶動銷售飆升。2025年1—6月,江蘇汽車、家電、3C數碼、家居四類商品合計零售額達3857.2億元,同比增長9.5%,為內需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接續“以舊換新”的火熱勢頭,5月10日開賽的“蘇超”,如一匹拉動消費的“黑馬”,為拓展內需踢出一記“旋風球”。
省商務廳數據顯示,6月14日—15日舉行的“蘇超”第四輪5場比賽中,主場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銷售額較上個週末增長48%,客流量增長43%,印證了賽事的消費拉動效應。跟著賽事去旅遊,成為江蘇人的“週末日常”,“跨城引流”不斷推動文旅體商融合再升級。
賽場輸贏之外,文旅皆是贏家。徐州博物館特展參觀人數同比增長380%,宿遷“穿越楚漢”演出收入增長217%。網友玩梗“借筆畫”等互動話題播放量破110億次,帶動上海、浙江等外地遊客主動參與,形成獨特的“情緒消費”轉化鏈。
如今,全省13市聯動推出“全域主場”策略,淮安人造草坪企業訂單激增,賽事直播平臺累計觸達數億人次。“賽事+”融合創新,讓“蘇超”不僅直接拉動5—6月消費,更通過政策協同、産業聯動,形成長效閉環。據預測,全賽季將創超3億元效益,為“體育驅動內需”提供樣本,也為鞏固江蘇“消費壓艙石”注入動能。
步伐實——重大項目引領增長提速
重大項目正成為江蘇撬動增長提速的核心杠桿。其中,作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關鍵紐帶的外資重大項目,更是在這片開放熱土上釋放出澎湃動能,有效連結全球資源與本土市場。
有著近百年曆史的全球食用菌技術領軍企業施爾豐(Sylvan),在淮安建設亞洲首家、全球最大的現代化菌種繁育中心,填補國內中高端菌種研發生産空白。2025年1月,美國KKR集團啟動對施爾豐的股權投資,5700萬美元外資到賬後用於施爾豐亞太區研發中心建設。
這樣的外資項目落地與發展並非個例。2025年上半年,江蘇省到資1億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達12個,新增入選全國標誌性重大外資項目3個,累計達17個,居全國第一。
這份“成績單”背後,是江蘇聚力打造引資強磁場的持續努力。江蘇省辦好重大投資促進活動,打造高水準引資平臺,同時,加大利潤再投資挖潛力度,把握外資利潤再投資新政策紅利,做好重點企業挖潛對接,並穩步擴大股權投資,幫助74家有意向的企業精準對接境外主權基金、吸引優質股權投資,強化項目落地保障。
外資重大項目的蓬勃勢頭,是全省各類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的生動縮影。位於蘇州的松下電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新工廠項目現場眼下一片火熱,400多名工人在幕墻吊裝、機電安裝等工作崗位上忙碌……為適應高性能半導體市場的發展需求,企業新建了半導體封裝基板材料及高信賴性無鹵基板材料的生産工廠,項目預計在2026年第二季度正式投産。這一佈局既是外資加碼江蘇、深度融入本土産業鏈的體現,也彰顯了重大項目對産業升級的關鍵支撐。
截至6月底,274個計劃新開工的省重大項目已開工226個,開工率82.5%,超額完成任務目標,500個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607億元,完成率55.3%。省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切實讓優質資源保障優質項目,為穩投資、穩增長增添動能。
循環暢——內外貿聯動增強韌性
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江蘇積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內外兼修、“雙線”破局,不僅穩住外貿基本盤,更在變局中鍛造出強大韌性,為穩增長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牙刷之都”——揚州杭集鎮的工廠車間裏,機器聲再度密集響起,全球每3支牙刷就有1支産自這裡。江蘇華騰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連續16年為沃爾瑪供貨,卻在今年遭遇美國訂單停滯的困境。“得益於外貿優品振興計劃,企業順利對接永輝超市,僅用一週完成産品包裝、宣傳物料的本土化改造,牙刷、牙線迅速登陸國內、省內多個門店。”公司事業部總監穆龍生介紹,企業積極拓展巴西市場,不久前斬獲500余萬元訂單,生産線、業務線全面恢復運轉。
這種出口轉內銷、開拓新興市場的“雙線”策略,成為江蘇外貿企業破局的典型路徑。在全球貿易壁壘加劇的背景下,“外貿優品中華行”首場活動落子江蘇:商務部牽頭組織京東、永輝、淘天等80余家頭部採購商,省商務廳同步聯動200余家專業採購商,與220多家外貿企業面對面對接,不僅當場簽下920萬元訂單,更是通過“急速上架”“0元入駐”等綠色通道,推動88家企業“絲滑”接入國內電商平臺,實現內外貿市場的快速切換。
擺脫單一市場依賴,江蘇正以多元佈局打開外貿新空間。從傳統紡織到高端製造,企業借政策東風與平臺之力破浪前行:鎮江金之泰紡織通過展會與B2B平臺,將業務拓展至日本、澳大利亞等市場,非美地區業務增長超20%;江蘇瑞鐵軌道裝備對非洲出口額激增412.4%,整車首入坦桑尼亞;無錫全裕電子鋰電池出口歐洲30余批次,出口額超2024年全年……南京海關數據統計,上半年,江蘇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39萬億元,增長9.5%,其中,對東盟進出口5100億元,增長21.8%。
物流通道的升級,讓江蘇拓展全球“再提速”。4月,無錫開通“中吉烏”鐵公聯運班列,構建蘇南至中亞新通道,光伏組件等貨物運輸成本較全程鐵路降低10%;5月,鹽城“空空中轉”多式聯運啟動,跨境電商商品通過無縫轉運,單票物流成本直降三成,顯著提升跨境出口的國際競爭力。
從外貿優品轉身國貨精品,從單一市場邁向全球版圖,江蘇以“內外聯動、雙向賦能”的循環之暢,在複雜形勢中闖出一條新路,讓“江蘇製造”在全球價值鏈中持續攀升,成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鮮活注腳。(新華日報 記者 王夢然 許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