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常州武進區的一家紡織廠裏,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正忙著趕制一批外貿訂單。“多虧了中信銀行那筆454萬元的‘救命錢’,讓我們渡過難關。”常州市瀚發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道。2024年底,這家傳統紡織行業小微企業,因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深陷財務報表惡化的困境,如今卻走出困境,煥發出新的生機。
“7天放款”解燃眉之急 銀政協同構建服務新生態
回憶起當時的困境,常州市瀚發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仍心有餘悸:“原料價格波動大,客戶回款週期又拉長,我們這種小企業根本扛不住。”更讓他焦慮的是,由於財務報表不理想,跑了好幾家銀行都吃了閉門羹。
轉機出現在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的“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中。2024年11月,客戶經理在走訪中了解到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後,沒有簡單以財務報表“論英雄”,而是通過工商、稅務、社保等多維數據還原企業真實信用狀況。最終,僅用7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從申請到放款的全流程,量身定制的“保證+抵押”組合方案,讓企業重獲生機。
據了解,中信銀行南京分行深度融入江蘇省“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創新建立“五專五強化”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專項方案、優化專屬産品、開展專題活動、配套專門政策,形成總分支三級聯動服務體系,聯動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該行還主動對接省發改委、江蘇金管局、南京市發改委等政府部門,推動轄內二級分行全面加入地方工作專班,構建起覆蓋全轄的普惠金融服務網絡。
供應鏈上的“及時雨” 創新産品激活産業鏈發展動能
在鎮江,農業機械供應商張老闆最近也松了口氣。作為沃得農機的上游配套企業,他們常因“擔保難、融資難”的困境發愁。“以前接大單又喜又憂,喜的是生意來了,憂的是沒錢備貨。”
國內農業機械龍頭企業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游供應商多為分佈在各地的小微企業,傳統融資方式難以滿足其“短、頻、急”的資金需求。中信銀行南京分行創新的“商票e貸”産品解決了這個痛點。該産品依託核心企業信用,供應商憑商業承兌匯票就能快速獲得融資。“現在手機點點就能申請,資金即時到賬,利率還比往常低。”張老闆笑著説,最近他們又接下沃得農機一大筆訂單,再也不用為週轉資金髮愁了。截至目前,運用“商票e貸”産品,該行已累計為沃得農機28戶上游供應商投放多筆貸款,充分體現了普惠金融的精準性和包容性。
企業出海的“避風港” 全方位服務護航外貿企業
外貿企業同樣感受到了中信銀行南京分行有溫度的金融服務。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該行為外貿小微企業構建了從融資到避險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體系。創新推出的專項授信方案讓小微企業辦理遠期結售匯等業務時享受免抵押、免保證金優惠;基於海關、信保大數據開發的“信保貸”産品實現全流程線上化操作。
2025年2月,南通某出口型零售企業因海外客戶付款週期延長出現流動資金缺口。了解到企業的實際情況,3月份,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聯合中國信保,通過“信保貸”産品為企業提供純信用融資,從申請到放款僅用3個工作日,且利率較同類産品低1.5個百分點,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構建立體化風控模型 科技賦能讓服務更貼心
“我們整合了工商、稅務、社保、海關等十余個維度的政務數據,就像給企業做‘CT掃描’。”中信銀行南京分行普惠金融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該行構建小微企業立體化風控模型。同時,深化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創新推出政策性金融産品。如成功落地轄內首筆“蘇質貸”業務,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南通長江電器實業有限公司提供信貸支持,並協助申請政府貼息,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立足江蘇區域經濟特色,中信銀行南京分行通過政銀企協同、産品創新、科技賦能三大舉措,探索出一條“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新路徑。2025年上半年,該行通過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累計走訪企業4712戶,為3990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貸款投放規模超270億元。
未來,中信銀行南京分行將繼續秉持“金融為民”的初心使命,堅持普惠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工作效能,為江蘇省小微企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強動能,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展現更大作為,讓金融活水真正潤澤千企萬戶,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中信力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