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美食之都”淮安,運河邊張羅“一桌好飯”
2025-09-22 09:53:56來源:人民網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去年11月動工,今年8月試生産,全面達産後年産能將突破4.2億瓶。”江蘇淮安清江浦區黃碼港産業園,無錫華躍生物科技董事長蘇瑞指著滿負荷運轉的無菌灌裝線,向記者細數項目推進的“淮安速度”。

  華躍淮安項目簽約時,黃碼港産業園還像個大工地,塔吊林立,挖機轟鳴,路網尚未完全貫通。蘇瑞並不覺得他們的選擇是一場賭注;彼時,益海嘉裏、蘇糧集團已經捷足先登。

  企業用腳投票,恰與淮安的産業藍圖同頻。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當地正將飲食文化底蘊與“運河之都”的樞紐優勢擰成一股勁,依託黃碼港打造長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糧食儲運中心。運河邊的這桌“好飯”,當地靠什麼張羅成“滿漢全席”?

“美食之都”淮安,運河邊張羅“一桌好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2093454

航拍黃碼港産業園。蔣童攝

  硬實力打底,軟底蘊撐場

  走進華躍果蔬汁生産加工基地,麥冬、蘆根、蓮藕、雪梨與荸薺的原漿在密閉管道中流轉,經殺菌、提取、離心等工序後,變身為一瓶瓶即食“五汁飲”。

  “這款産品研發的靈感源自淮安歷史名人吳鞠通的中醫理念,精選淮安特色農産品研製而來。”蘇瑞坦言,選擇從蘇南遷來淮安,看中的正是黃碼港“看得見、摸得著”的綜合優勢——提前就緒的高壓電力、蒸汽供應,量身定制的多層廠房,讓企業“拎包入住”;地處主城“白菜心”,人力資源充沛,項目迅速招到100多名技術工人;園區聚焦食品賽道的定位,也給了企業心無旁騖搞生産的信心。

  黃碼港的底氣,紮根于清江浦千年漕運的歷史積澱。作為京杭大運河上的黃金節點,清江浦素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稱。明清漕運鼎盛時,這裡商船扎堆、糧倉連片,每年經此轉運的漕糧佔全國總量的1/4。

  進入21世紀以來,淮安啟動岸線綜合整治,清退百餘座散亂碼頭。2022年4月,清江浦區在連片沼澤、魚塘與農田上啟動建設總佔地1200畝、規劃29個千噸級泊位的黃碼港。

  “我們要的不只是‘港口園區化、園區産業化’,更要産業綠、生態美。”清江浦區黃碼港産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黃碼鎮鎮長周青龍介紹,目前,園區基建與港口建設累計投入近30億元,路網、水、氣、電、熱及污水處理設施一應俱全,“真金白銀的投入,就是淮安做好這桌‘好飯’的決心。”

  這裡落地的第一個大項目來自益海嘉裏。5年前,與金龍魚A股上市同步,益海嘉裏淮安食品産業園簽約,總投資50億元,覆蓋米麵油加工、中央廚房及食品供應鏈全環節。

  2022年春節後,益海嘉裏(淮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超從上海趕來赴任時,眼前雖還是一片待開發的土地,心裏卻不含糊:“淮安是魚米之鄉,緊鄰優質稻米産區,出米率和口感俱佳;大運河黃金水道還能降低物流成本,競爭力是天生的。”

  正如清江浦區委常委、黃碼港産業園管委會主任王榮生所説,“淮安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副産品深加工基地以及華東地區生豬産業強市,糧食、畜禽、水産三大産業産值均過百億元,能為食品工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原料。”

  從“一粒米”到“一桌菜”

  走進益海嘉裏淮安項目生産車間,原糧經碾磨脫殼、精細拋光、高精度色選等工序,最終變成晶瑩的米粒。

  一個細節藏著産業協同的密碼:原糧經由全封閉輸送帶直達糧倉,最大運力達300噸/小時。這些輸送帶不僅連接起生産廠房、港口泊位與陸運車輛,還無縫對接了蘇糧淮安糧食倉儲物流項目,一張高效協同的糧食物流網絡就此成型。

  蘇糧項目正是這張網絡裏的“大糧倉”。

  站在黃碼港碼頭望去,30座高39.5米、直徑25米的銀色淺圓倉格外顯眼,它們可儲存30萬噸糧食。“我們和益海嘉前後腳落戶,早已形成深度合作。”蘇糧淮安糧食産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山韜説,“儲貿加一體化”減少了中間運輸環節,單物流成本就降了不少,雙方實現互利共贏。

  打造“一桌好飯”,當地既看重大塊頭的“硬菜”項目,也積極接納適合“拼盤”的成長型企業。為此,園區專門打造了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的綠色食品“園中園”,建設標準化加工車間、冷庫和檢測車間。陳忠介紹,“畝均投資強度不低於400萬元,‘園中園’既能避免企業自建重復設施,未來淘汰落後産能也有規範路徑,能最大限度減少糾紛。”

  9月以來,源彬(淮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開啟“夜間模式”:28名工人分工協作,每晚處理約2噸凈菜,分揀超10噸幹雜與肉果,確保次日清晨送抵當地80所學校。

  這個食材分揀項目的順利引進,與益海嘉裏淮安項目同樣密不可分。“2023年底,經益海嘉裏推薦,我們來到黃碼港産業園實地考察。”項目負責人莊藝玲説,園區專業的配套服務和龍頭企業的協同潛力,最終讓他們下定決心落戶。

  “好口碑就是獨家秘方。”黃碼港産業園投資招商部負責人陳忠説,對每個簽約項目,園區都會成立專班,從施工協調、手續辦理到配套設施建設,全程跟進服務。眼下,園區還推行“基地+基金”“以商引商”,借助食博會、淮商大會等平臺,圍繞食品加工、糧食儲運延鏈補鏈,努力實現從“一粒米”到“一杯飲”“一桌菜”的産業延伸。

  “我們力爭5年內,讓食品加工與糧食儲運産業在黃碼港集聚成勢,實現年産值超百億元。”王榮生説,這不僅是産業發展的目標,也意在重現清江浦“天下糧倉”的盛景。(人民網 記者 馬曉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