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京:穿越“中亞之門” 直通經貿“新絲路”
2025-09-23 09:31:56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原標題:從“中心”到“平臺”,這裡可以“買遍”中亞五國——穿越“中亞之門”,直通經貿“新絲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a7de8f4-1eea-4025-be88-134c7591ee5c

2025年江蘇—中亞青年首屆聯誼會現場。新華日報 記者 邵丹 攝

  哈薩克斯坦的駝奶粉、吉爾吉斯斯坦的蜂蜜、塔吉克斯坦的伏特加、土庫曼斯坦的工藝品、烏茲別克斯坦的蠶絲……在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的“玄武之光”4號樓,中亞五國産品在展銷區內漸次鋪陳。從“地方平臺”到服務國家戰略的“樞紐堡壘”,由江蘇中亞中心升級而來的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就坐落於此。

  除了為農産品、礦産品進出口貿易搭建平臺橋梁,在這個佔地2.3萬平方米的7層空間內,中亞五國産品展銷區、貿易服務區、絲路電商區等五大展區齊聚,各類國際貿易服務機構駐南京辦事處在此接江蘇乃至全國的技術項目資源。9月20日,“活力中國調研行”團隊探訪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了解一個平臺如何撬動兩域全方位開放合作。

  “文化圈+經貿圈”,融合拓深圈層交往

  採訪團到訪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當天,恰逢2025年江蘇—中亞青年首屆聯誼會在這裡舉辦。主會場玄武國際交流中心,是9月11日剛剛啟用的國際交流會客廳。現場,來自中亞和周邊地區10個國家的近120名青年留學生,同中國青年一起朗誦詩文、表演樂器,氣氛十分熱烈。聯誼會發放的伴手禮也獨具特色:一本大學生文學期刊《青春》雜誌、一幅書法卷軸、一個文創筆記本,把文化交流延伸至活動以外。

  交流始於文化,但不止于文化。“文化和貿易通常是相伴相通的,從張騫出使西域打通橫貫東西的古絲綢之路可以看到,以文化為紐帶能讓人心相聯通,貿易就會自然地産生,並與文化交流相融合。”聯誼會承辦方蘇豪文化集團董事長岳良説。

  “這是來自我們國家的駝奶粉,堪稱‘奶中黃金’。”下午4時許,在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産品展銷區,“中亞之家”直播間已經開播,為國內消費者打開“中亞之門”,來自金陵科技學院的留學生在鏡頭前熱情地介紹家鄉特産。與之相呼應,大樓有一座實體的“中亞之門”,穿過這扇極具中亞風格的大門,來訪者可以在線下近距離了解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資源稟賦。

  以文促貿,以貿帶文。由蘇豪控股集團與南京市玄武區政府攜手共建的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2025年以來通過多元方式,推動平臺功能從貿易暢通向文化共享、情感聯結與青年生態培育延伸,為江蘇與中亞合作注入可持續發展動能。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文化圈+經貿圈”的圈層融合,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增添活力,拓展區域交流合作新路徑。

  “大樞紐+小節點”,連結世界各地客商

  樓下有産品展廳,樓上有交流中心,7層空間中部,還有專為國際貿易服務機構開闢的辦公區域。

  2025年1月,哈薩克斯坦貿易政策發展中心駐南京辦事處在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成立,目前已經開展對華業務。辦事處負責人阿斯卡爾·達伊羅夫7月起常駐辦公,他介紹,辦事處已促成許多與江蘇企業的項目合作,“達成的協議中,技術領域項目規模就超過了500萬美元,涉及化工特別是塑膠行業的合作。”

  中哈合作是平臺對接中亞五國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資源和需求的內容之一。“中亞五國擁有豐富的優勢資源,而在中亞需要的光伏組件等産業方面,江蘇乃至中國則優勢明顯。”蘇豪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乃至中國在貿易投資、綠色農業、國際物流等領域與中亞國家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需求有對應供給,資源有互補優勢,這個平臺如何接世界各地的客商?

  首先看定位,從區域性的貿易樞紐到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平臺的資源集聚力、産業帶動力、活動輻射力均大幅提升,在國際貿易文化交流中發揮著“大樞紐”的用。

  其次看區位,平臺坐落玄武、牽動南京、輻射江蘇、聯繫全國,服務型功能成熟健全,是促進需求對接、推動項目落地的成果轉化載體,可依託入駐機構和所在區域總部企業搭建串聯更多“小節點”的合作網絡。

  “很多央企、省級製造企業將總部放在南京、放在玄武,他們發揮瞭望塔的作用,可以連結到全省所有的製造業。”南京市玄武區商務局局長呂夢旦説,平臺主要招引貿易和服務類型的節點式、樞紐式企業,在這裡可以開展一對多的貿易連結,加之玄武區的現代服務業支撐,高效貿易交往生態圈業已形成。

  “優服務+強支撐”,提昇平臺輻射能級

  “推動貿易合作、促進産業作、助力産教出海、加強傳播交流”,這是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的功能定位。江蘇中亞中心2024年9月正式運行,不到一年便升級為國家級經貿合作平臺。通過平臺連結,與哈薩克斯坦等國開展的農産品、礦産品以及二手車等進出口貿易目前在手意向訂單規模達數億美元。

  作為平臺的共同建設方,蘇豪控股集團積極支持平臺建設,先後推出了“蘇豪雲”跨境電商服務型平臺,發揮旗下蘇豪雲商、亞歐互聯等外貿企業優勢,既帶著中亞物産登上“中國貨架”,也引領“江蘇製造”翻越關山。

  蘇豪亞歐互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平臺的具體運營方,執行董事顧南燕介紹,2025年6月舉辦的2025江蘇(阿斯塔納)進出口商品展覽會,共吸引60余家國內企業參與,3天時間共接待5000多位客商,促成8億元訂單。《新華日報》記者了解到,2025年1—8月,蘇豪控股集團對中亞進出口同比增長67%。

  圍繞貿易合作、文化交流、宣傳展示等核心功能,平臺積極推動雙邊經貿往來,搭建民間互聯互通橋梁,為江蘇和中亞企業提供市場開拓、金融投資等服務,以跨境電商賦能進出口貿易。蘇豪控股集團通過自建獨立站群模式,自主研發了蘇豪通系統,培育跨境出口B2B生態,並依託邊境倉、海外倉、海外團隊,以及集團所屬省國際貨運班列公司,為傳統貿易企業開展中亞業務保駕護航。就在9月11日,蘇豪亞歐互聯與智慧清潔領域龍頭追覓科技達成戰略合作,以代理商的身份助力“江蘇製造”開拓中亞市場。

  據南京海關統計,2025年1—7月,江蘇對中亞五國進出口189.4億元,同比增長3.4%。顧南燕介紹,到今年年底,平臺入駐的國際貿易服務機構預計將由現在的14家增至30余家,數量實現翻倍。(新華日報 記者 李嘉豪 盛文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