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滋養文明,山陵見證滄桑。被譽為“天下文樞”的南京,正以藝術之姿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近日,由南京市藝術基金立項資助,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主辦的“金陵新意——南京主題藝術展”在金陵美術館3號廳開展。展覽持續至10月20日,以近百件多元佳作,邀市民共赴金陵文化之約。
展覽現場 供圖 金陵美術館
本次展覽由劉春傑擔任學術主持,蔣艾佳、趙怡文、韓非任展覽總監,張雪婷、王曦策展,匯聚了多方創作力量。展品來源豐富多元,既有南京書畫院及青年畫院藝術家紮根本土的潛心之作,以專業筆觸解析城市文化肌理;也有特邀藝術家的探索與嘗試,以多元視角激發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更不乏金陵美術館館藏的南京主題作品,讓典藏活化的藝術生命持續生輝;尤為動人的是孩子們筆下的南京印象,以純真視覺勾勒出城市的明媚輪廓。
展覽現場 供圖 金陵美術館
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多媒體互動影像等多種媒介,打破年齡與領域的邊界,通過“古韻·城痕”“當代·城脈”“煙火·城音”“未來·城象”四大板塊,串聯起南京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展覽現場 供圖 金陵美術館
走進“古韻·城痕”,藝術家們以深厚的傳統功底,讓六朝風華、明都氣象成為能與觀眾對話的鮮活圖景,訴説著這座城市的千年文脈;轉入“當代·城脈”,南京的現代活力撲面而來,雞鳴寺的內外古今等作品傳遞出南京作為“創新名城”與“文學之都”的蓬勃朝氣,讓觀眾直觀感受新時代的城市活力;“煙火·城音”則聚焦城市中鮮活的人文溫度,每一件作品猶如一幀城市生活切片,傳遞出南京質樸動人的市井情懷;而在“未來·城象”中,數字藝術與多媒體裝置展開對明天的暢想,彰顯了南京在時代浪潮中勇於探索、追求卓越的城市風貌。
展覽現場 供圖 金陵美術館
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理論研究部主任張雪婷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藝術盛宴,更是文化自信的踐行,希望以“金陵新意”為紐帶,讓觀眾在作品中觸摸歷史厚度、感知城市脈動、體味人間溫情、憧憬未來可能,遇見既古老又年輕的金陵。她誠邀廣大市民走進展廳,開啟這場充滿新意與詩意的藝術之旅。(文 王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