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無錫市濱湖區司法局、馬山街道、拈花灣文旅聯合打造的無錫市首個法治文旅體驗線“法韻拈花灣”于10月24日下午在無錫拈花灣景區正式發佈。無錫市司法局、濱湖區委政法委員會、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濱湖區司法局、無錫拈花灣文旅、無錫拈花灣景區等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活動,濱湖區部分普法成員單位分管領導、拈花灣景區職工代表共7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
發佈活動上,無錫市濱湖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章曉明發表致辭。拈花灣景區負責人對“法韻拈花灣”法治體驗線情況進行介紹。無錫市司法局局長謝海華與無錫市拈花灣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朱嬿共同為“法韻拈花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上還頒發了首批法治推薦官聘書,向基地贈送法治書籍,簽署“黨建+法治”聯建協議。與會領導共同上臺宣佈“法韻拈花灣”法治體驗線正式運行。

“法韻拈花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揭牌

“黨建+法治”聯建協議簽約現場
活動現場,由區法院、區委政法委、區文體旅遊局、區衛健委、區應急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總工會、區稅務局聯合打造的法治集市和法律服務活動也火熱開啟。針對廣大遊客和群眾普遍關注的文化旅遊、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等生産生活所需的相關法律知識,提供現場專業諮詢與指導,發放法治宣傳手冊、法治宣傳品300余份。

法治集市普法宣傳現場
活動最後,與會嘉賓共同體驗“法韻拈花灣”法治線路。
“法韻拈花灣”法治體驗線是濱湖區深化法治宣傳進基層活動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濱湖區積極探索“法治宣傳+文旅融合”的新路徑。該體驗線依託拈花灣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以景為媒、以路喻法,將法治元素有機融入山水文旅與人文景觀之中,讓遊客在移步換景中感悟法治精神,在沉浸體驗中增強法治意識,讓法律知識可觀、可感、可參與,實現法治精神與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
“法韻拈花灣”法治體驗線由半山銜日、禪生活中心、拈花廣場、遠山堂、鹿鳴谷、無塵等六個點位串聯而成。遊客可以在半山銜日感受“水潤萬物而不爭”,“法者,平之如水”的深刻寓意。在禪生活中心同唱法治吳歌,感受非遺魅力。在拈花廣場望高塔、聞塔鈴、時刻築牢法治意識。在遠山堂溫誓言、寫誓詞、觀視頻,感受法治洗禮。在鹿鳴谷“聽古詩解法意”,在無塵“做拂塵賞非遺”,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景致之美與法治之韻。
未來,“法韻拈花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將成為全市法治宣傳活動的重要陣地。我們將不定期在此舉辦涵蓋旅遊消費、出行安全、環境保護等主題的法治集市、廣場法律諮詢等活動,有效提升遊客的法治素養,營造文明旅遊的法治氛圍。濱湖區將進一步擴大法治文化體驗線路的影響力和覆蓋範圍,吸引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到法治文化建設中來。通過將各板塊的陣地以點帶面、串聯成線,構建更加系統、全面的法治文化網絡,使法治文化接地氣、入人心,讓法治成為濱湖亮麗名片。(文/圖 王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