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生態破局,創變共生”第十五屆國際卓越運營大會在蘇州圓滿落幕
2025-11-09 16:11: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2025年11月8日,第十五屆國際卓越運營大會在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畔舉辦。本屆大會圍繞“生態破局,創變共生”這一主題展開,邀請到四十多位國內外名企高管、知名學者參與主題分享和對話。政府領導、企業高管、生態企業、媒體記者超1000人出席,線上直播超過220萬人參與。

  本屆大會由國際卓越運營協會(新加坡)江蘇代表處、蘇州市企業卓越運營協會主辦,蘇州致遠翊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蘇州致遠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歐校友會蘇州分會、中歐校友會南京分會協辦,並得到了增宜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年度戰略合作單位支持,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術支持,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等60多家新聞媒體報道,以及近千家協會生態企業的踴躍參與。

null

蘇州英可瀾精密機械全球總裁、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獨立理事楊震主持大會

  上午9點,大會主持人、蘇州英可瀾精密機械全球總裁、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獨立理事楊震向出席大會的各位領導、嘉賓、參會者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並向大家介紹了15位特邀嘉賓。

null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理事長、致遠集團董事長楊洲致歡迎辭

  凝聚共識:構築企業發展的韌性生態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理事長、致遠集團董事長楊洲代表大會主席團致歡迎辭,他以“生態破局 創變共生”為主題,引領與會者共同思考大變局下的發展路徑。楊洲回顧了協會十五年來的堅守與成長,並指出當前企業普遍感受到的“內卷”之困——市場增長乏力、創新瓶頸與資源孤島,如此困局之下,企業單打獨鬥已難以應對,唯有跳出傳統思維,從生態系統視角尋求協同發展。

  為此,楊洲提出構建“生態競爭力”的三重維度:以“精益築基”鍛造企業的內生韌性,以“數智賦能”打通價值鏈經絡,以“信任連結”推動共創共生。他呼籲與會者在接下來的議程中積極思考、深度連結,以精益為基、數智為翼、信任為橋,共同開拓屬於中國企業的廣闊藍海。

  同時,楊洲在大會上發佈致遠翊卓越運營系統EBS大模型。該模型通過三大工具及三大運營體系的支撐,結合數字化技術手段,旨在持續改善企業經營品質,促進企業管理變革。

null

增宜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獲“年度生態戰略合作夥伴”授牌

  生態戰略合作夥伴授牌儀式上,由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理事長、致遠集團董事長楊洲為優秀企業增宜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授予“年度生態戰略合作夥伴”牌匾。“生態戰略合作夥伴”是和協會形成一個長期的、穩定的、互利的合作關係,通過資源的共享、技術協作和市場推廣方式,共同推動卓越運營生態的繁榮和發展。協會秉持“建立基於信任的深度連結”這一使命,歡迎更多“生態戰略合作夥伴”的加入。

null

聯席會長授證儀式

  大會的聯席會長授證儀式環節,楊洲為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石安頒發了聯席會長證書。石安對協會的信任表示了誠摯的感謝,並表達了對未來合作的期待與信心。他堅信,未來將有更多優秀企業加入卓越運營生態圈,共同推動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null

第十五屆國際卓越運營大會啟動儀式

  隨後,與會領導和嘉賓代表共同點亮啟動儀式,正式開啟本屆大會。

  智慧激蕩:破局之道的多維探索

  主題分享環節,思想的火花如星火閃爍。

null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桑坦德經濟學教席教授、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朱天帶來主題分享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桑坦德經濟學教席教授、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朱天通過數據分析,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核心挑戰的兩個突出特徵:短期需求不足引發的通貨緊縮與工業企業利潤的持續下滑。他強調,這種感覺上的“低迷”源於“名義GDP增速”低於“實際GDP增速”,導致企業“增量不增利”。

  朱天強調長期增長取決於供給端能力,即投資、教育和技術進步。中國在這些方面具有優勢(高儲蓄率、高品質基礎教育、快速技術進步),這也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根本。他認為,中國需要的是針對短期需求的宏觀政策,而非試圖改變長期經濟結構,只要厘清認知,採取精準的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中國經濟有能力重啟增長。

null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會長、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石安帶來主題分享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會長、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石安指出卓越運營已突破“工廠四面墻”的局限,正邁向産業鏈協同與價值鏈躍遷的新階段。他提出,精益的本質在於持續解決問題,而真正的突破需實現從“節流”到“開源”再到“商業模式顛覆”的跨越。

  面對AI浪潮,他強調技術終須回歸産業本質——不為炫技,而為創造真實價值。他認為,新需求源於未被解決的問題,“問題越大,商機越大”。同時他在演講中提出了AIoT的理念,並通過冷鏈自動化、第四代電池、冰淇淋柔性産線等案例,展現如何通過AIoT打通科創到商業化的瓶頸,在全球化佈局中構建不可替代的差異化競爭力。最後,他呼籲各方攜手“升維突破”,以利他之心共建生態,賦能中國製造走向高品質發展的未來。

null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究院院長胡曉帶來主題分享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究院院長胡曉分享了施耐德電氣全球化治理智慧,始終緊扣時代脈搏。企業主動重構業務版圖,將産品轉向系統交付與軟體服務,完成從設備供應商到能源技術合作夥伴的戰略升維。

  面對全球格局變遷,施耐德創新構建多中心治理模式,在美、歐、中、印設立四大創新樞紐,賦予本土研發路線圖決策權,實現“全球技術基因”與“本土創新血脈”的深度融合。中國市場的實踐尤為矚目——憑藉極致的産品迭代速度、完整的供應鏈生態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不僅實現了從國産化替代到原創技術的跨越,更將“中國速度”轉化為全球競爭力,展現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價值躍遷。揭示了卓越的全球化企業管理本質——在多元世界中構建生態有機體。

       巔峰對話:在碰撞中尋找光明

  巔峰對話環節在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理事長、致遠集團董事長楊洲的主持下拉開了帷幕。

  以“生態破局 創變共生”為主題,大會邀請了4位重量級嘉賓,他們思想交鋒,如不同河流在此交匯。

null

巔峰對話環節

null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理事長、致遠集團董事長楊洲主持巔峰對話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理事長、致遠集團董事長楊洲提出,聚焦生態破局與跨界協同,強調通過平臺連結上下游企業,以信任背書推動産業鏈協作,在不確定環境中凝聚合力、共創價值。

null

高測股份CEO張秀濤參與巔峰對話

  高測股份CEO張秀濤以光伏行業的跌宕歷程為鑒,揭示了“裝備+耗材+服務”三駕馬車的商業智慧。“創新就是以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模式實現成本降低”,他這番擲地有聲的發言,道出了企業在産業週期中穩健前行的核心密碼。

null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會長、SMC中國區總經理馬清海參與巔峰對話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會長、SMC中國區總經理馬清海則將目光投向市場最前沿,“回歸客戶本質,深耕市場需求”,他強調在個性化需求日益旺盛的今天,企業必須加大研發投入,通過節流促開源,在變革中尋找增長新路徑。其言諄諄,令人深思。

null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桑坦德經濟學教席教授、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朱天參與巔峰對話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桑坦德經濟學教席教授、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朱天從教育生態角度切入,描繪了一幅“認真、創新、追求卓越”的成長圖景。他闡釋了多元化校友網絡如何成為知識共享的沃土,讓跨行業學習成為可能,為企業家終身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null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會長、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石安參與巔峰對話

  國際卓越運營協會聯席會長、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石安以“上善若水,跨界升維”作結,點明生態協作的精髓。他提出,唯有通過組織再造與生態協作,突破人性局限,方能打通産業鏈壁壘,實現系統性創新。這番見解為在座企業家打開了新的思維格局。

null

  而本次對話的引導者楊洲則如同一位智慧的織網者,精準串起每位嘉賓的思想明珠,深刻點明“打開視野、延展能力”的核心,通過平臺連結上下游企業,以信任背書推動産業鏈協作,在不確定環境中凝聚合力、共創價值,方能突破企業成長的天花板。

  整場對話金句頻出,思想交鋒如星火碰撞。五位嘉賓從各自領域出發,卻共同指向同一個方向: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單打獨鬥已成過往,生態協同才是破局之道。他們的真知灼見,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破局新思路,更點燃了企業攜手共進、創變未來的信心與希望。

null

大會現場觀眾

null

大會現場觀眾

null

大會合影

  這場智慧交融的對話,恰如獨墅湖的波光,在思想的碰撞中盪漾開去,照亮了中國企業卓越運營的新征程。

  午後,四大平行主題論壇同時開啟,如四條溪流各自奔涌,又在同一片海洋匯聚。從全球化佈局到人力資源優化,從供應鏈重塑到領軍者修煉,二十余位分享者的真知灼見,在與會者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

  邁向未來:卓越之路永無止境

  華燈初上,第十五屆國際卓越運營大會在思想的余韻中落下帷幕,但卓越運營的征程永遠向前。那些關於突破與創新、堅守與變革的思考,將繼續在企業的實踐中生根發芽,在時代的浪潮中綻放光芒。正如獨墅湖的煙雨,看似平靜,卻始終向著更廣闊的未來流淌。(文/圖 韓宇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