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近四十家企業爭相簽約,簽約金額超百億元——招商會上,他們為何都“相中”江蘇

江蘇展區人氣爆棚。新華日報 記者 吳俊 攝
“我們選擇合作的地市必須位於都市圈,是旅遊目的地城市,要有深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和達標的消費能力。”20日下午,在2025江蘇數字文化産業招商推介會上,剛參加完蘇州市愛奇藝主題樂園合作項目簽約的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簽約代表陳樂對新華日報記者説,“蘇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人民消費水準較高。”
“去年江蘇人均GDP已經達到16.07萬元,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了5.5萬元,文化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江蘇電影票房一直穩居全國第二,文化旅遊呈現爆發態勢,旅遊人數、銀聯顯示的消費數據均居全國第一,特別是‘蘇超’火爆出圈,比賽期間全省納入監測的文旅場所共接待遊客5.18億人次,遊客消費總額達2279.81億元。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好産品就有消費,有消費就能助力産業的興旺。”簽約前,省委宣傳部領導在致辭中説的這段話,恰是陳樂“相中”江蘇的最佳“助攻”。
和陳樂一樣,來自省內外近40家企業都“相中”了江蘇的城市。在他們眼中,江蘇是全面發展的優等生。上海深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陳宏博對記者説,“正如致辭所説,江蘇具有三大優勢,豐富的文化資源、良好的産業基礎、廣闊的消費市場。”
陳宏博此次來和鹽城市簽約“紅色記憶XR沉浸式體驗項目”。“鹽城豐富的紅色文旅與生態資源,與我們‘數字科技+文化體驗’的業務方向高度契合,讓我們對紮根鹽城、共謀發展充滿信心。”陳宏博介紹,目前,深湖智慧已經決定將研發總部落戶鹽城,並聯合當地文創、設備企業組建合作團隊,共同開發文旅衍生品與技術方案,帶動上下游産業發展。
與深厚的資源稟賦相比,江蘇的産業集聚優勢同樣讓這些外來企業心動。深圳市智聯盛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招商會上與徐州順利“牽手”,將共同打造智慧穿戴設備生産項目。簽約代表馮先生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此次落戶徐州睢寧,是看中該地已經形成一定的産業集聚,上下游企業齊備,産業鏈配套能大幅降本增效,“此外徐州‘雙高鐵+機場’的立體交通優勢與高效的‘幫辦代辦’服務,讓我們對合作共贏充滿信心。”
説到産業鏈條完整,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産業園建立了IP孵化的全産業鏈集聚。在招商推介會上,長空數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簽約落戶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産業園,簽約代表説起“華萊塢”的好處如數家珍:擁有15座專業影棚、國內首個5G智慧虛擬攝影聯合實驗室,以及幾乎能覆蓋電影全生命週期的全鏈條服務能力……
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文化類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19家、瞪羚企業7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3家。無論是傳統産業還是新興産業,都形成了健全的産業鏈,這種底氣是實實在在的。
創新理念吸引更多同行者,通用決策智慧研究所團隊與常州市因“長三角文娛通用智慧體項目”結緣。在他們眼中,江蘇産業根基深厚、AI發展佈局清晰,為通用決策智慧技術落地提供了廣闊場景。“常州更是創新熱土,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國際社區搭建的‘4+6+X’創新生態體系支撐有力,創業氛圍開放包容,還有高度契合的未來産業發展願景,讓團隊堅定了落戶決心。”相關負責人説。
落戶鎮江市的“文韜武略”文化兵棋推演系統研發與産業化項目,吸引了星易通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理工大學。“落戶江蘇,我們看中的是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活躍的創新基因完美融合。政府對新質生産力的重視與務實高效的服務,為我們提供了最理想的試驗場和應用場景。”來自西安的簽約代表説。
面對100多億元的簽約額,省委宣傳部文化産業處相關同志坦言,江蘇省數字文化産業發展迅速,但也存在短板,比如在規上數字文化企業增加數、營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的同時,數字文化新業態發展還有所欠缺。“因此,今年省委宣傳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江蘇省數字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構建了‘4916’數字文化産業發展體系,這次招商推介會就是來落實推進好‘三年行動計劃’的。”
既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也有拒絕“撿到籃子裏都是菜”的勇氣,這是新華日報記者在此次招商推介會上的最大感受。會場外,13個設區市的招商展板上都列出了自己發展數字文化産業的核心定位和具體的招商需求。“要的不僅是投資,更是要通過聚焦産業鏈強鏈補鏈和集聚區優質産業集聚”——這一理念已逐漸形成共識。所以,與其説是江蘇被“相中”,不如説是雙方情投意合,讓江蘇的數字文化産業行穩致遠。(新華日報 記者 徐 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