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單一窗口”八年築基,打造國際貿易“智慧強引擎”
2025-11-25 09:51:49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原標題:從“能通關”到“慧貿易”的江蘇實踐——江蘇“單一窗口”八年築基,打造國際貿易“智慧強引擎”

  在太倉港碼頭,滿載貨物的遠洋巨輪緩緩入港,岸橋上的巨大機械臂有條不紊地精準抓取集裝箱,高效的自動化作業系統正成為長江外貿第一大港的新名片。

  在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報關員輕擊鍵盤,原本需要多人分別向不同部門申報貨物信息,眼下只需一人操作“一次填報、一次提交”,就能無縫流轉、實時追蹤。

  在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數據中心,智慧金融系統全天候運行,經過授權的進出口數據不斷匯聚於此,實時勾勒出企業的“資信與風險畫像”,成為金融科技的一道生動注腳……

  11月24日,分佈于江蘇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場景的貿易動態都建立在中國(江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以下簡稱“江蘇‘單一窗口’”)這個共同的數字底座上。作為依託電子口岸平臺建設的國際貿易領域統一服務平臺,“單一窗口”實現企業“一點接入、一次提交”標準化申報,相關部門數據共享、協同管理,處理狀態(結果)統一反饋給申報人。海量的數據洪流匯聚至此,在江蘇省電子口岸有限公司數據中心展示大屏上清晰有序地勾勒出江蘇外貿的強勁脈搏。

  八年磨一“窗” 百餘項功能助力企業節省成本超8億元

  “監管+服務”“通關+物流”“外貿+金融”,江蘇“單一窗口”平臺目前已上線28大類百餘項功能,覆蓋口岸通關全流程、全業態,對接海關、海事、稅務等單位,互聯互通數據通道31條,累計為超過19萬家企業用戶提供免費申報服務,為企業節約申報成本超8億元。在效率提升層面,助力已對接的航空口岸國際航班通關時間縮短50%,部分水運口岸貨物通關效率提升三分之二。此外,客服熱線人工接通率、電話解決率均達98%以上,常年穩居全國並列第一,以高效服務響應企業的跨境貿易需求。

  這一系列高效便捷的亮眼成績單,是江蘇對過往外貿發展瓶頸的有力突破。江蘇作為外貿大省,曾因龐大的外貿業務量讓傳統“紙片報關、人工跑單”的口岸監管與服務模式壓力倍增,流程環節多、貿易成本高,成為制約外貿效能提升的掣肘。隨著貿易便利化協定(TFA)生效和中國“放管服”改革深化,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成為江蘇破局的關鍵。

  江蘇省委、省政府順勢而為、前瞻佈局,2009年6月,在江蘇省商務廳、江蘇省貿促會、南京海關、原江蘇檢驗檢疫局、江蘇海事局等部門的指導下,江蘇省電子口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自此,公司承擔起省級電子口岸的建設和運營重任,肩負起全省外貿大數據中心、外貿數據重要樞紐與口岸數字化、智慧化開拓者的戰略使命。

  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外貿行業蓬勃發展,2017年,根據國家口岸辦統一部署,江蘇“單一窗口”正式上線運行,由省電子口岸公司負責運營、推廣。平臺不僅為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在線免費通關服務,還滿足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系統建設、科學決策等個性化需求,逐步構建了覆蓋政務、物流、數據和特色服務的全鏈條數字化解決方案,真正將“一‘窗’通關、‘窗’惠萬企”的理念照進現實。

  歷經8年深耕,江蘇“單一窗口”以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重塑傳統貿易生態。這離不開清晰的政策指引:2021年,《江蘇省“十四五”貿易高品質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廣應用中國(江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貿易信息化服務;2024年,海關總署等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智慧口岸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強化“單一窗口”標準版與地方特色應用集成,深化“通關+物流”“貿易+金融”建設,覆蓋跨境貿易全鏈條業務。江蘇“單一窗口”在系統貫通、數據融合等方面實現關鍵突破,不僅築牢了智慧口岸的運行根基,更為未來的縱深發展開闢了道路。

  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江蘇“單一窗口”構築智慧貿易新高地

  服務企業方面,江蘇“單一窗口”是點石成金的“創新引擎”,通過整合通關、物流、金融等核心服務,持續賦能企業高品質發展——

  “平臺便捷高效,貨物申報和通關時間大提速。”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員工説,省電子口岸公司組建了客服技術團隊,為企業提供即問即答服務和突發性問題的解決方法。得益於江蘇“單一窗口”特色應用,常州外輪代理有限公司關務經理王俊高興地説,“如今企業既能在線上了解查驗狀態,還能一鍵申請船邊直提等業務,精簡環節、節約時間,實實在在減輕了負擔。”

  這樣便利、順暢、高效的運轉場景處處上演——在祿口機場,通過航空物流公共服務平臺,海關與貨站系統進行實時交互信息,對於需要查驗的進出境貨物直接分流到指定查驗區,形成從申報、查驗到放行的全鏈條信息流轉,同時實現行李前置查驗及信息自動匹配,幫助旅客“無感通關”;在江蘇省班列公司,企業一次登錄江蘇“單一窗口”中歐班列專區即可進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告別以往在多業務系統中反復切換的複雜流程;在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江蘇“單一窗口”創新的“外貿+金融”模式,既讓優質企業更快更便捷獲得資金支持,也幫助銀行構築起智慧風控屏障。目前,該服務已聯動外省平臺覆蓋超2萬家企業,金融服務規模超200億美元。

  服務國家戰略方面,江蘇“單一窗口”是高效精準的“智慧大腦”,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關鍵支撐——

  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口岸建設試點,太倉港規劃到2027年,年集裝箱吞吐量有望超1000萬標箱,年貨物吞吐量超3億噸,這對口岸的承載效能與智慧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太倉港口管委會科信辦負責人表示,將充分利用江蘇“單一窗口”的數據底座,打造太倉口岸通關AI大模型服務應用,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的效率,以開放共享進一步促進國際供應鏈暢通。

  一路遍佈挑戰,一路繁花盛開。省電子口岸公司與上海、浙江、安徽等兄弟省市緊密合作,積極融入長三角“單一窗口”合作共建,成功上線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專區,還實現了長三角地區客服工單一體化,不斷織密長三角地區高效口岸服務網。

  服務政府方面,江蘇“單一窗口”是洞察全局的“數據羅盤”,依託數據驅動深刻構建政務服務與科學決策的新範式——

  江蘇“單一窗口”積累的海量數據資源可以為政府部門提供集監測、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口岸數字化服務。省電子口岸公司聯合南京市交通運輸發展中心,完成省內首個南京區域外貿集裝箱流量流向數據報告。“有了這項報告,我們能更直觀掌握外貿集裝箱的流量流向,也有利於開展港口集裝箱業務和進行航運企業航線規劃,為行業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意見。”南京市交通運輸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曉健説。

  建設南京海關惠企政策精準推送系統和跨境貿易數據服務平臺,讓政策紅利精準快速直達企業主體;首創省級“單一窗口”服務貿易綜合平臺,實現服貿業務“一站式”辦理;首創省級FTA進出口稅率查詢平臺,累計服務企業超70萬次……8年來,江蘇“單一窗口”用一次次創新與突破,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江蘇的外貿企業在全球競爭中輕裝上陣。

  奮楫篤行、勇立潮頭 展現開放新答卷背後的“蘇式擔當”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新篇待啟。《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範式變革。

  展望未來,江蘇“單一窗口”將進一步夯實數字底座,積極把握國際貿易數字化發展大趨勢,全面推進數智化升級,充分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聚焦用戶需求,深化AI通關智慧體、智慧輔助申報、智慧客服、智慧搜索等服務建設,開發更多集成性智慧化便捷服務功能。此外,平臺將致力於實現從“一站式”到“集約協同”的服務躍遷,結合智慧口岸建設,促進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同時,加強數據治理、挖掘、分析等能力建設,進一步升級企業跨境貿易檔案、金融服務、智慧精準推送等應用。

  “我們將持續深化‘單一窗口’功能迭代升級,加快構建‘數字口岸+智慧貿易’新生態,為江蘇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注入更強數字動能,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書寫更多彰顯‘蘇式擔當’的優異答卷。”省電子口岸公司負責人説。

  江蘇,通江達海,連結全球。數字浪潮澎湃不息,江蘇“單一窗口”也將以創新為槳、數據為帆,助力外貿巨輪破浪前行,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新華日報 作者 陸輝 喻婷 韋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