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遷市泗洪縣積極探索法治建設,創新法治舉措,把鄉村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助力鄉村振興寫新篇,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法治思維,讓鎮村“一把手”成為法治“多面手”。推動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組織鄉鎮、街道幹部參與旁聽庭審、落實鄉鎮、街道幹部定期學法、任前考法等制度。創新開展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提升了全縣領導幹部、行政執法人員法治素養。在領導幹部述法制度基礎上,還探索了“現場重點述”“書面普遍述”“小切口專項述”“網絡公開述”四位一體述法模式,推出“一把手談法治”訪談節目,組織全縣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負責人、醫療衛生機構主要負責人專項述法。“一把手”述法評議網絡直播做法獲中央依法治國辦肯定。
創新法治舉措,讓“執法隊伍”成為“服務大軍”。探索實施了司法協理員制度“泗洪模式”,推動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向服務轉型,建立縣鄉聯動、高效協同的執法服務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監督協作聯席會議、“12345”政務熱線涉法投訴重點事項專題研討會等,推進落實《江蘇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推動基本公共法律服務100%全覆蓋,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及時解決群眾法治訴求。同時,還推進鄉鎮、街道合法合規審向村社區延伸,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根據工作實際擴大合法性審查的範圍,把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引入合法性審查工作。
創新法治路徑,讓“最後一公里”成為“最暢一公里”。把法治建設的觸角向基層一線和重點群體延伸,構建到邊到底的法治服務保障網絡。實施“精網微格”提升工程,組建銀發調解工作室,打造“工助話吧”等職工維權陣地。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健全法制輔導員制度,持續開展網絡“清朗”專項行動,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還深化了村居、社區“法律明白人”與“農村學法用法示範戶”培育工作。“法律明白人”李練在全國“法律明白人”示範培訓班上作為江蘇代表上臺交流經驗。同時,還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促使95%以上的矛盾糾紛在基層得到化解。全縣332個村居均建立了法律援助聯絡點,配備村居法律顧問,“法援惠民生”農民工維權項目,成功入選江蘇省首批“法援惠民生”服務品牌,泗洪縣法治政府建設被評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文 孫修軍 包正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