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非遺保護在贛南|感受東河戲裏的贛南古韻
2023-07-13 17:14: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震寰責編:尹紅燕

  7月12日,“非遺保護在贛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江西贛州舉行。活動當天,採訪團走進贛州贛縣南塘鎮勞田村,近距離觀看古老戲劇——東河戲,感受贛南文化古韻。

  伴隨高亢激昂的鑼鼓聲,精彩大戲拉開帷幕,《孟良搬兵》《小尼思凡》等經典劇目唱段輪番上演,韻律十足的伴奏、委婉轉折的唱腔、生動的表演形式,將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演繹得淋漓盡致。臺上民間藝人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唱、念、做、打,盡顯功底,台下觀眾看得目不轉睛、津津有味、連連拍手叫好。

非遺保護在贛南|感受東河戲裏的贛南古韻_fororder_31

演員在臺上表演東河戲《孟良搬兵》

  東河戲,俗稱贛州大戲,是江西古老劇種之一,起源明嘉靖年間,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因其發源並流傳于贛州東河(貢水)流域而得名。東河戲集高、昆、彈等多種聲腔之大成,博採眾長。表演語言以“贛州官話”為主,用客家方言插科打諢,樸實生動,又富有民間生活氣息,是贛南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2014年,東河戲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保護在贛南|感受東河戲裏的贛南古韻_fororder_32

東河戲傳統配樂班子

  近年來,贛縣區不斷創新傳承方式,拓寬傳承渠道,創編東河戲韻律操、編輯東河戲漫畫、編排東河戲音樂表演,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成立民間東河戲劇團、設立東河戲傳承所等,讓戲曲文化根植民間,走進尋常百姓家,讓古老戲曲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推動戲曲可持續發展。(文/圖 譚思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