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養蜂達人”王國輝:帶領蜂農一起致富
2024-06-14 17:53: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震寰責編:尹紅燕

  6月12日,陽光明媚,江西省銅鼓縣三都鎮村民王玨駕駛著滿載500斤蜂蜜的小貨車,來到棋坪鎮幽居蜂蜜加工廠銷售。王玨笑著説:“現在我們家門口有了蜂蜜加工廠,多虧了王國輝,我們再也不用愁蜂蜜的銷路了!”

  追花奪蜜,蜂蜜産量是別人的三倍

  幽居蜂蜜加工廠廠長王國輝今年46歲,2001年從部隊退役後,他做過保安,賣過菜,擺過地攤,養過雞。2006年,他的人生迎來了重要轉折,他遇到湖南株洲退役老兵何長生,在何長生的鼓勵與指導下,他開啟了林下養蜂事業。他買來50箱蜂,在何長生的幫助下選好山場建蜂場,從此踏上林下養蜂創業之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21

王國輝查看蜜蜂生長情況

  王國輝勤奮好學,不僅從新華書店買來養蜂技術書籍自學,還到周邊各地向養蜂師傅請教,甚至多次自費到外地參加養蜂專業技術培訓學習,順利拿到資格證書。僅僅幾年,他就成為銅鼓縣技術最好、名氣最大的養蜂人。

  這幾年,王國輝“追花奪蜜”,走遍了湖南、湖北、重慶、浙江、福建的山山水水。冬天只有南方有花,王國輝就帶著蜜蜂到廣東、廣西、海南去過冬。王國輝介紹,在銅鼓縣定點養蜂,一箱蜂一年大約只能産20斤蜂蜜,通過“追花奪蜜”,每箱能産蜜60斤以上,養蜂效益是別人的3倍以上。他這些年養蜂數量維持在150箱左右,年收入30多萬元。

  線上線下,無償分享養蜂技術

  在銅鼓縣棋坪鎮觀田村林下養蜂基地裏,一個個木質蜂箱整齊排列。每天上午9:00,王國輝站在蜂箱前,開始一天的抖音直播——教蜂農怎麼養蜂、怎麼銷售。對於網友提出的各種問題,他總是不厭其煩地一一作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22

王國輝直播教網友養蜂技巧

  2019年抖音直播興起,王國輝就開始學習抖音直播。蜜蜂繁殖不起來怎麼辦,蜜蜂突然缺王怎麼辦,怎麼分蜂箱,怎麼轉地飼養……在直播間,王國輝連線回答蜂農的各種問題,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養蜂經驗分享給每一位養蜂的粉絲,讓他們少走彎路。

  2019年7月,四川省巴中市的李和洲與王國輝通過抖音直播相識,李和洲一心要拜王國輝為師學習養蜂技藝,而王國輝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此後的6年,李和洲養殖的蜜蜂穩定在150箱左右,每年能有20多萬元的純收入。銅鼓縣下崗職工王玨在王國輝的精心指導下,養蜂40多箱,每年純收入近3萬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23

王國輝在棋坪鎮興辦的幽居蜂蜜加工廠

  王國輝堅持做直播,讓他在行業內聲名遠揚。湖南桂東縣農業農村局、福建寧德元宏合作社、湖南常德野華嶺蜂業公司等十幾家單位,紛紛邀請他擔任專業技術顧問,還請他為蜂農進行專業培訓。

  如今,王國輝的抖音粉絲已有3.7萬,其中60%都是蜂農。眾多外地蜂農不辭辛勞用卡車拉著蜜蜂趕到銅鼓縣,只為得到他的現場指導。王國輝在縣外進行了250多場技術培訓,到現場向他學習養蜂技術的有2000多人。王國輝是銅鼓縣農業農村局和銅鼓縣林業局特聘的農技員,在過去的3年裏,在縣內就培訓50多場,線下指導農戶養蜂達300多人。

  建起工廠,千名蜂農銷售不再難

  銅鼓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8.04%,養蜂有著天然的優勢。全縣近千名蜂農,每年可産蜂蜜200噸以上。但由於當地農戶的蜂蜜沒有通過SC認證,致使産品難以進入超市、商場、直播間、網店等主流銷售渠道,只能低價當作土特産銷售,銷售渠道的局限讓銷售難的問題始終困擾著銅鼓縣的蜂農。

  如何幫助銅鼓縣蜂農把蜂蜜賣出去,且能賣一個好價錢?2024年,王國輝決定在銅鼓縣建設一個蜂蜜加工廠,並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

  今年3月,王國輝在棋坪鎮幽居村租賃廠房,正式建起了蜂蜜加工廠。這個加工廠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其內部分區合理,包括生産區、成品擺放區、蜂蜜文化展示區和辦公區。生産區採用了無塵車間設計,是標準的現代化車間,其中的全自動蜂蜜提純包裝生産線,每日可加工蜂蜜3000余斤。

  王國輝的蜂蜜加工廠是宜春市最具規模的標準化加工廠,嚴格按照蜂産品品質規範生産,産品直接送農業農村部蜂産品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送檢檢測項目多達16項,涵蓋果糖、葡萄糖、蔗糖、水分、酸度、澱粉酶活性、土黴素、四環素、氯黴素等。

  如今,該加工廠已正式投産運營,提供了20個工作崗位,有效解決了村內部分村民的就近就業問題,同時,將“消化”銅鼓縣蜂農生産的60%以上的蜂蜜。王國輝説,他希望自己能帶動更多的蜂農一起致富。(文/圖 劉舒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