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朱虹 傅曉暉:元宇宙生態下紅色文化傳播的創新
2024-04-08 15:09:4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張震寰責編:尹紅燕

  新時期的紅色文化傳播,必須探索新方式。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元宇宙作為近些年數字技術領域的新興技術,在學界和業界都備受關注。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生態所具有的數字孿生技術、虛實融生技術、虛擬原生技術為創新紅色文化傳播形態、彌合紅色文化傳播的時空差異、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技術落地空間。

  元宇宙並不代表某一種新技術,而是多種技術的數字集合空間。元宇宙基於虛擬現實技術、區塊鏈、數字孿生、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科學技術,從而實現虛擬與現實的融合。紅色文化作為人民群眾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充分利用元宇宙生態下的技術力量,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實現技術與人文的有機融合,切實助力紅色文化傳播提質增效。場景體驗是元宇宙生態的關鍵詞,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使得歷史人物和歷史場景具象化,借用多元動態介質符號可進一步外顯紅色文化的意象構境,從而調動多維感官體驗,打造多模態話語模式下的紅色文化感知場域,喚醒文化自覺;而多種穿戴式設備也可拓展紅色文化傳播的元信息收集渠道,擴大紅色文化傳播範圍,優化傳播效果。

  一、多方主體遷移,構建文化感知空間

  一方面,紅色文化空間包含物質形態空間,如博物館、紀念館、街道等;另一方面,紅色文化空間也包含承載紅色精神的開放式空間,這類空間跨越地理區域的限制,融合一系列物質載體,如長征文化路線等。打造紅色文化空間需要依託有形的革命物質形態空間,如革命舊址、革命文物等,方能為紅色文化精神內核的呈現提供物質基礎。但由於革命老區的地域特殊性,其紅色文化資源並不能在全國範圍內完全複製。那麼,在元宇宙生態下,紅色文化傳播可以依託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紅色文化元空間,將革命舊址、革命文物等紅色文化資源複製,在元宇宙中真實映射物理空間;利用虛實融生技術還原革命場景,與現存的革命資源互補;依託虛擬數字人技術,實現歷史人物虛擬化,彌補紅色文化傳播中革命人物的缺席。

  元宇宙生態給予紅色文化傳播更為廣泛的虛擬紅色文化活動空間,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傳統物理空間和網絡虛擬空間的交互聯動,並通過元宇宙空間的虛擬人數字敘事和用戶參與者的具身實踐,促進紅色文化傳播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元宇宙空間,用戶可以通過具身體驗,包括革命場景、革命人物、革命舊址等,來解讀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領悟每一個革命場景的象徵意義。正如消費品成為被渴望的東西,需要象徵意義的加持;而場所的可參觀性需要文化身份的加入。無論是虛擬歷史場景、虛擬數字人,還是線下的歷史文化場所和文物,都依託其所蘊含的紅色文化使其具備參觀價值。由此可見,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內涵才是元宇宙生態下紅色文化傳播的精髓所在。在元宇宙生態下的紅色文化空間裏,借助穿越時空的對話,受眾可以體驗具體的革命情景,重溫革命事件中驚心動魄的時刻,在紅色文化的洗禮中汲取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數字技術和紅色文化價值內涵的碰撞中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進而增進全社會對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感認同。

  二、多模態話語交互,增強紅色文化認同

  紅色文化感知空間還需要具象化的介質符號。紅色文化內涵、紅色文化精神需要通過介質符號的傳播,方能喚起人們的文化記憶。人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等感知器官分別對應的是視覺模態、聽覺模態、嗅覺模態、味覺模態和觸覺模態五種交際模態。在日常的信息交換中,人們時常會使用多種交際模態。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單一的模態話語難以滿足特定文化傳播中意義解碼的需要。在紅色文化傳播活動中,紅色文化精神內核的表達不僅需要語言符號,更需強調多類符號系統的優化整合,以此來調動多種交際模態,産生更加豐富的個人紅色文化體驗,共塑紅色文化認同。元宇宙生態下,紅色文化通過具象的介質符號得以呈現,輔以體感技術,調動人體的多維感官體驗。

  紅色文化傳播困境之一在於歷史的時空情境與現代生活的脫離,加之紅色文化精神內核的抽象化,使其更加陷於困頓之中。因此,若要打破這種困境,更需要將紅色文化通過具象的介質符號加以表現,從而喚起人們的紅色記憶。在元宇宙中,紅色文化傳播的介質符號較為豐富:書本上的歷史臺詞轉化為虛擬主體口中生動的話語表達和人物配音,革命歷史圖片轉化為動態的影像,革命文物轉化為數字藏品,輔助後期加配的背景音樂,重構紅色文化傳播新形態。元宇宙生態下的體感技術能夠打開紅色文化傳播中的味覺模態、嗅覺模態和觸覺模態;體感技術可以打開紅色文化傳播的新思路,“憶苦思甜”將不再是紙上談兵。借助體感技術,親身體驗革命戰爭時期的艱苦環境,如冰天雪地行軍、“品嘗”凍硬的饅頭等,用戶都可以在元宇宙中體驗艱苦奮鬥的真正含義,使得革命精神深入人心。通過元宇宙生態下的新興技術,傳播者可以凝練紅色文化內核,將紅色文化的精髓外化于介質符號,打破歷史文本表達的局限性,豐富紅色文化傳播的表達方式,多維度延伸元宇宙的感官體驗,實現從用戶感知紅色文化到理解記憶紅色文化的重大跨越,更大程度上保證紅色文化符號意義的有效傳達。

  三、提供多種渠道設備,提供精準文化服務

  紅色文化傳播內容較為嚴肅,一直以來,紅色文化的傳播偏向硬性內容宣傳,忽視對紅色文化中軟性內容的發掘;同時,從事紅色文化傳播的工作人員未能精準分析紅色文化的用戶定位,對紅色文化的用戶信息偏好不明確,從而影響紅色文化傳播效果。在紅色文化傳播智慧化轉型過程中,元宇宙生態下的信息推送可以利用穿戴式設備和體感設備收集用戶的感知數據,通過分析感知數據來提取用戶的情感變數,情感變數是察覺用戶對於紅色文化興趣點和關注點的重要切入口。因此,傳播平臺在信息分發的過程中,可抓住用戶的個人信息偏好,定制化傳播各類紅色文化內容,引發用戶的情感共鳴,使得信息傳播觸達至用戶的知覺層面。同時,借助終端設備的定位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對線下物理空間場景的精準把控,提供針對不同場景的個性化推送,將紅色文化傳播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提升紅色文化的代入感和共鳴感,繼而實現線上場景感知和線下場景感知的雙向配合,共塑紅色文化情感認同,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紅色文化存在時空阻隔,如何增進紅色文化認同一直是紅色文化傳播面臨的難題。紅色文化的講述角度頗多,諸如紅色歷史故事、紅色歷史文物來源、革命先烈生平等,不同的講述角度所帶來的情緒反應不同,所喚起的紅色記憶也不盡相同。通過體感數據的收集,傳播平臺可以清晰感知到用戶對紅色文化內容的喜好程度和接受程度,真正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私人定制化的文化傳播服務。如何進行貼合用戶興趣的內容生産,一直是內容生産者努力的方向,對於紅色文化傳播工作者亦是如此。收集用戶信息使用數據,感知用戶情感變數、反饋用戶體驗數據為傳播環節所用,實現元宇宙生態下紅色文化的閉環傳播。紅色文化傳播工作者可以利用元宇宙空間中所收集到的用戶情感數據,分析用戶對不同紅色文化傳播內容的情感變化,從而將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和用戶的信息偏好相結合,生産更具傳播力的紅色文化內容,豐富紅色文化的傳播內容,進一步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

  結語

  “信息技術革命的各種新技術,目標願景都不同,似乎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而元宇宙給這些不同方向的技術一個統一的願景。”正如前文所言,元宇宙給予技術革命一個整合的想像空間,而元宇宙之於紅色文化傳播也是給予紅色文化傳播新的技術機遇。紅色文化傳播搭載元宇宙生態,將在傳播內容、傳播形式、傳播效果等多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從社會角度而言,元宇宙生態下的各類新興技術為社會信息流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互條件,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傳播、利用提供了新平臺,而本著技術向善的目標,將技術應用到紅色文化傳播的方方面面,凝聚社會思想文化共識,也代表著向實現弘揚主旋律的目標前進。

  (作者係南昌大學新聞于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